《风华正茂》:解读青年毛泽东的信仰抉择

2019-01-28 08:32黎红霞
中国出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湖湘湖南小说

□文│黎红霞

1918年,小说《风华正茂》(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的故事从这里展开。彼时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湖南政局动荡,百业凋敝、满目疮痍,教育更是饱受摧残。一帮怀有救国济民志向的湖湘学子毕业后几乎都找不到工作,就连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奇才的毛泽东,求一小学教员职位也接连碰壁。他们当时都信奉无政府主义,在求职无果、实践工读互助失败后,一时之间面临何去何从的艰难抉择。就在他们为前途迷茫无助时,老师杨昌济的北京来信,点燃了一帮湖湘热血青年的希望,他们先后赴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

这是毛泽东人生历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这是他第一次走出湖南、走向中国、着眼世界。正是在北京这个新文化运动中心,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但各种思潮和主义的激荡,使处于思想迷茫期的毛泽东无法确定自己的信仰。他异常苦闷,深感对中国问题太缺乏了解和研究,于是果断放弃赴法留学,留下来研究“中国的问题”。回到长沙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在湖南促成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同时创办《湘江评论》以犀利的笔伐抨击军阀和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对湖南督军张敬尧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毅然张举“驱张”旗帜。但“驱张”运动也好,湖南自治运动也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湘现状,湖南的路子怎么走?改造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国家何以富强?人民何以幸福?

小说《风华正茂》书写了一份壮怀激烈的时代答卷。从1918年至1921年,正值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青春华年,他们激情洋溢、才情纵横。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进入社会后竟如此艰难,那种报国无门、就业无路的艰难困境,让他们的人生糟糕到了极点,但他们从来不言放弃,而是怀揣一腔报国之志,越挫越勇,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探索、抗争与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找到救国救民之路。在那风华正茂的人生岁月,在中国前途命运的重要关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无论多苦多难,他们始终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重。

小说《风华正茂》谱写了一阕荡气回肠的青春长歌。小说以一代热血青年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起的人生情感故事,其中对青年毛泽东的人物描画最为丰满。他至纯至孝,在放弃赴法留学后专程回韶山为母亲侍奉汤药,后在长沙火热创办《湘江评论》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立即放下所有的事情连夜赶回韶山。他大勇大爱,与好友萧子升、陶斯咏,因为信仰分歧注定分道扬镳,但他说主义归主义,朋友还是朋友;去保定会曹锟前夕,收到父亲病故的电报,他如遭重击,因无法为父送终痛得不可抑止,再回北京恩师也故去了,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模样,那般隐忍的痛苦,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从25岁到28岁,这一段人生与情感的急剧变化,让毛泽东的成长之路有了更加厚重的附丽。

小说《风华正茂》描摹了一幅清丽脱俗的艺术长卷。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小说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其中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提炼入情入理、栩栩如生。为了表现毛泽东的个人魅力,作者选择的几个重要历史事件,都是独具匠心的。比如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会名流、智取李石曾、驱张会曹锟、与萧子升打架等,展示了青年毛泽东求知若渴、隐忍坚韧、大智大勇的鲜明人格。在毛泽东与萧子升、陶斯咏的关系中可以看到真诚的友情与萌动的爱情,但友情和爱情最终让位于革命需要,表现了毛泽东平凡之中的伟大之处。同时,小说人物的刻画很见功力。其中几个细节的描写尤其出神入化,如陈独秀摔茶杯、一边搓脚趾一边写文章,毛泽东不善外语及挨骂等,别出心裁又恰到好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岁月穿透百年铅影瞬间定格,时光缓缓而行,今天的青年一代如何创造新时代的青春辉煌同样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湖湘湖南小说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
岁月
略论湖湘诗歌史上的近现代女诗人—— 《湖南女士诗钞》导言
湖南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