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食为民天,耕地乃国之命脉。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棋眼,保护耕地工作至关重要。2017年以来,面对后备耕地特别是水田资源十分匮乏的严峻形势,杭州市西湖区以双浦、三墩等区域为重点,秉承“真保护、实恢复、强管理、快实施”的思路,自力更生,首开中心城区垦造耕地之先河,取得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方位的良好效果。据悉,为保证垦造耕地工作的顺利推进,西湖区根据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深入田间地头,在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卫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图件,经多次挑选论证,选取了条件最为适合的垦造区域。通过重点区域布局早规划、项目规划早建库、提前完成项目测量任务、项目资金下达前招投标先行、抓住施工黄金季节早施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保障项目高效实施的基础上,注重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由政府主导项目建设和管理,将垦造耕地与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水利建设等相结合的协作联建模式,统筹开展垦造水田、旱地改水田和耕地质量提升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2017年新增水田1153亩,新增旱地114亩,旱改水131亩,耕地质量提升496亩·等。2018年新增水田1413亩、旱改水42亩、耕地质量提升1902亩 · 等。为确保工作质量,西湖区坚持实行高压监管,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推出了每位区领导联系1至2个垦造耕地村社的“包联”责任制,以加强组织领导。同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加大督查调度并全面建立起施工监管台账,严格开展施工单位质量监管、监理单位现场监管和职能部门不定期抽查,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施工建设,严格考核。在日常质量巡查中,对除杂清障、表土剥离、土方调配及原土层的平整夯实、土地平整、犁底层构筑和渗透试验、耕作层回填、土壤改良、田埂修筑和排水渠等附属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在竣工时严格组织监理单位、镇政府、村委会、专业机构进行质量验收,实现了工作进度与质量保障齐头并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区充分发挥垦造耕地在土地全域整治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坚持与土地流转同步推进,“迁村腾地”与农民转移同步实施,项目建设与政策整合同步安排,实现了与土地功能腾挪、城市面貌更新、群众居住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仅以双浦镇为例,连片耕地总数从677个降至170个,平均单块面积从1.71公顷增加到12.95公顷。农村建设用地块数从525个下降到86个,单个面积从2.39公顷增加到5.89公顷。双浦镇建设用地减少17.77公顷,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从194平方米下降到122平方米,甲鱼养殖场等污染环境的业态全部拆除,乱搭乱建等全部消失,最大程度保护了耕地,有效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极大地增进了民生福祉——双浦镇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2600元,三墩镇华联村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4199元,绕城村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3638元。西湖区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同时,营造了保护耕地,发展现代农业,共享“三农”红利的良好氛围。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西湖分局 谢宏
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总目标,抢抓大湾区建设和拥江发展战略机遇,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政的有力支撑下,大胆探索,积极谋划,充分挖潜,多措并举推动土地利用方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盘活为主转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年提高,并走在全市前列。一是推进创新型用地再开发。江干区依据近年来省市出台的“亩产倍增”“低效用地”“创新型产业”“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等相关产业用地政策促成了全杭州市首宗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并深度谋划,统筹布局,通过联合论证、正向引导等多种形式推进存量项目转型升级发展道路。目前有9宗存量升级项目正在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经初步测算,在原有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容积率的提高,建筑面积平均增幅达66.47%,预计亩产税收达2014万元/亩。二是谋划地下空间再拓展。为提高江干区空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地下空间的高效利用,江干区将地下空间建设与地上空间利用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加强项目的地下空间开发拓展力度,充分挖掘老旧建成区中的学校、公园、绿地等基础配套的地下空间潜力,合理布局公共停车设施,据统计,全区已建地下停车场项目17宗,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28个。结合杭州的地铁规划布局,充分统筹公共交通资源,将商业与交通连成一片,深度谋划形成总用地面积达40万方的地下隐形城市——连堡丰城,不断“加强”和“升级”地下开发强度,从而形成地上地下有机结合发展模式。三是全过程落实清查工作。按照“摸清底数、全面清理、系统梳理、分类处理”的原则,加班加点逐宗清查未供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原因等,分类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和闲置土地处置,全面落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大清查工作任务,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目标任务。2018年,江干区 “三块地”清理消化名列全市前茅,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647亩,完成率132%;完成批而未供消化1316亩,完成率120%;推动供而为用开工4398亩,完成率126%。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干分局 牟律云 徐士澄
近日,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了《在全系统开展“学习丁秋美、开展‘三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启动服务企业暖心行动、服务群众连心行动、服务基层贴心行动三大行动。旨在通过“三服务”活动,推动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基层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收获满满、让基层活力迸发。同时,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四大工作法,聚焦重点、深耕细作,扎实推进活动走细走实。一是凝心聚力谋良策,党建引领工作法。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以党建引领开展“三服务”活动新格局。通过日常了解、走访“两代表一委员”、访企入户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基层在企业提升改造、审核审批、抵押融资,基层在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群众在农民建房、征地补偿、土地承包、农房确权等方面的需求,逐项梳理研究,着力指导解决。二是精准服务促长效,健全常态走访法。采取“党委+科室+站所”的模式,结合“一室两站”工作要求,成立“三服务活动小分队”,一名局领导带领一支活动小分队联系1个镇街道、2个村社区、2家企业、2户农户,每周至少下基层1次。把转变干部作风、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突出问题、做好基层工作、争取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有针对性走访和日常走访相融合的常态化走访机制。三是咬定目标抓落实,带头破难会商法。建立局“三服务”活动问题汇总和交办运行机制,落实“问题清单”的解决,持续跟踪督促,确保问题解决不拖沓、不积压、不敷衍。对企业、群众、基层反映的实际问题,能够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带回来会商解决,要件件有回应。建立破难会商制度,及时会商处置,紧盯问题,做好问题收集、汇总、分析、破题、消号等工作,将问题细化量化项目化,实打实推进难题的破解。建立“三服务”信息收集、汇交、宣传制度。四是部门协作提实效,创新上下联动法。对接市级相关部门开展的聚焦问题“回头看”行动、企业发展“精准服务”行动、民生实事“项目化推进”行动、基层信访“最多跑一次”行动、服务阵地“全面开放增效”等行动。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镇街道的联系协调,加强系统内科室站所的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工作实效。
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逸
全域旅游是余姚市推进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余姚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余姚市局立足部门职责,严守底线、强化保障、优化服务,全力支持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一是规划引领发展,优化空间布局。重视规划引领作用,积极参与项目用地论证和方案设计,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的建设用地需求,留足留好产业发展空间。修编市域总体规划,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完成余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宁波率先实现三名保护规划全覆盖;谋划阳明古镇项目,编制完成《阳明古镇概念规划》和《姚江文化产业带概念性规划》;按照多规合一、分类推进要求,编制村庄规划,开展村庄设计,凸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村庄特色;提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主题,启动全省首个村庄振兴规划(横坎头村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主动高效服务,保障项目用地。对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旅游项目、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实施项目提供充足土地保障,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确保全市旅游项目顺利开工建设,2018年保障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供地超过160亩。经积极争取,梁弄镇横坎头村的“山水绿活”旅游度假区、“半山民宿”2个项目顺利列入全省“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有效破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目前,“山水绿活”项目已做好初步方案,总用地范围约4700亩,适用于“坡地村镇”范围515亩,新增建设用地107亩;“半山民宿”项目正在招商之中,总用地范围约240亩,拟新增建设用地50亩。三是实施土地整治,激活闲置资源。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通过深挖潜、强盘活、综合用等多种整治方式,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促进产业提档、品质提升、农民富裕。启动实施梁弄镇和河姆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其中梁弄镇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该镇通过“土地整治+产业导入”“土地整治+空间盘活”“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模式,建成了百果园等一批现代农业园,引进了蝶来紫溪原舍等一批康养新业态,打造了四明湖滨水湿地等一批生态项目,开创了以土地整治支撑牵引美丽乡村建设的“余姚模式”。
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史双娟
为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跟市局、县委工作部署,围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强化政治统领,运用“123”工作法,着力夯实机关党建基础,积极助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把握“一条主线”,推进理论武装入心入脑。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系统理论武装的主线,结合嘉善县践行新思想、深化“八八战略”的生动案例和先进典型,充分利用“论坛学+座谈学+笔谈学”的“三学融合”模式,依托党委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红船旁的空中党校、党员学习交流群、自然夜讲堂等学习载体,推广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抓严、抓实、抓细大学习、大培训,突出抓好党委班子“关键少数”和青年党员干部的学习。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学习培训8期,累计培训党员60余人次,党员参训率达95.08%。二是践行“两个维护”,推进基层党建做实做细。注重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做实做细。注重上好理论武装这堂“必修课”。从局党委到各科室层层落实,签订《党建目标考核责任书》,制定《党建工作要点》,以大学习武装头脑,以大宣讲凝聚共识,以大培训深化理解,以大调研谋划举措,以大落实检验成效,努力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去年7月组织党员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陈云纪念馆,并进行集体宣誓,今年4月组织全体党员赴嘉善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注重上好知行合一这堂“实践课”。三是深化“三个关键”,推进机关作风做硬做强。结合党建服务品牌的升级,立足机构改革后的新职能,切实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党员中形成勤学善行、遵规守纪、勇于担当、务实高效的良好风气。围绕“学、查、改”关键环节,落实到具体工作,抠细节重过程,力争“规定动作”不漏项。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关键步骤,做好干部廉政鉴定和任前廉政谈话,从源头上纯净干部队伍,严防“带病提拔”。落实“及时整改,建章立制”关键措施,以“三服务”“双诺双签”“经济薄弱村帮扶”等活动为抓手,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打造勤政、高效、务实的机关干部队伍。
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富羽丝
近日,中央财政部下达2019年度海岛及海域保护资金预算通知。浙江省一共有台州和温州两个项目入选中央海域使用资金补助项目,其中台州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共申请3亿元资金补助,目前第一批财政补助资金1.46亿元已就位。临海市白沙湾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为台州市蓝色海湾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575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补助1.8亿元,建设工期约20个月。计划在白沙湾滨海湿地开展人工沙滩修复、水环境治理、岸线植被恢复三项工作。人工沙滩修复方面,沿岸线选用海沙回填方式布置全长2472米,宽100米的人工沙滩。水环境治理方面,按照食物链和生态净化原理,在白沙湾内合理配置动植物、增氧曝气设配和水交换泵站设施、清除污染底泥,实现滨海湿地恢复面积200公顷,岸线修复2840米。岸线植被恢复方面,计划修复植被面积28公顷,主要包括生态海堤、岸线植被恢复工程。植被恢复苗木以木麻黄、白榆、苦楝等构筑防海风、抗盐碱的绿化层次,强化耐盐碱地被,采用碱蓬草、马鞭草、紫花鼠尾草等抗海风耐盐碱地被,兼顾景观效果。下阶段,临海市将按照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修复工程修复滨海生态系统,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岸带,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临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陈诚烨
近年来,江山市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狠抓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把“生产、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打造美丽田园。2018年底,贺村镇达埂等村石排山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总面积722.84亩基本完工。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等措施,674.61亩耕地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并及时谋划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给种田大户种植管理,目前,20多亩油菜已成熟待割,400多亩早稻秧苗长势喜人。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既要整好土地,又要护好生态的理念,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中把生态修复工作作为重要一环。如达埂村石排山畈高标田建设项目区,特别是在棠坂溪改造中,防洪堤挡墙采用面石浆砌,挡墙与基础之间专门设置鱼槽,对挡墙上方防洪提土护坡专门进行种草复绿;同时,还对原棠坂溪边的古樟树进行保留保护,既使村民们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又保护了生态和美丽田园风貌。整治后的达埂村石排山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相通、渠相连,溪水清澈,绿草如茵,白鹭飞翔,既突出了田园自然美景,又增强了项目区的抗旱、排涝能力,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增收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山市已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0.28万亩。下一步,将继续按照既要整好土地,又要护好生态的理念,把前期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到全市土地开发、全域整治项目中去。
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陈小军
今年以来,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以开展“一户多宅”清理专项行动为抓手,做好“四个结合”持续推进“一户多宅”清理工作。结合农村宅基地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摸清家底,建立“一户多宅”的项目库,从日常土地巡查和地籍变更登记入手,从源头予以管控;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对已认定的“一户多宅”的危房、旧房先行拆除,对影响创建以及村容村貌的,通过自拆、帮拆等形式予以拆除,1-4月已在富强、英雄、东上林等村拆除100余处;结合平台建设,对已经签约、已腾空的,集中进行拆除,1-4月已组织4次集中拆除农房86户;结合农房集聚点的建设,按照建新拆旧的要求,在李家河、圣驾桥等拆除农房27户;通过“一户多宅”清理工作,腾出了工业平台空间,夯实了美丽乡村创建基础,也复垦出了用地指标。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浔经济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所 沈小民
今年以来,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围绕“三个年”活动,抓好机构改革红利,聚力重点项目推进,全面深化机构融合,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申嘉湖高速孝源至唐舍段征地拆迁、安置地选址、失地农民参保指标下拨等前期工作,较一期工程提速50%。一是组织建立一套服务班子,高效对接。紧抓机构改革有力契机,突破以往“县领导+N个部门分管领导”推进模式,组建“局分管领导+N个职能科室负责人”全流程跟踪管理服务班子,实行联合踏勘、联合内审、联合审批等系列服务,一方面实现了“内部优化循环”,另一方面确保了“外部高效对接”。二是优化再造一套审批流程,稳步推进。针对工程涉及的4个乡镇、17个村的8个安置地选址事宜,探索再造内部审批流程,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地质灾害评估、林地审批、土地审批环环相扣的“串联审批”模式为“一站式”集中办公的“并联审批”模式,仅5天时间就全面完成安置点选址审批。三是创新构建一套推进机制,统一执行。创新建立“五方”确认机制(“五方”即吉宁高速公路公司、申嘉湖高速二期指挥部、县资源规划局、乡镇(街道办)和被征地村(社区)),对该工程征地中涉及征地权属、地类、边角地等相关事宜统一进行会商确认,切实解决申嘉湖高速安吉孝源至唐舍段部分交地节点征地地类差异和部分区块土地权属不清问题,有效化解征地矛盾纠纷,全面保障被征地群众权益。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唐姬
5个法人企业买家、130余轮竞价、103.9%的溢价率……近期,金华山原北山林场老场部部分土地及房屋20年租赁权以1000万元价格拍出。这是继双龙宾馆之后,金华山旅游经济区盘活存量资源,高标准推进闲置物业改造再利用,全面提升景区综合承载能力的又一突破和成果。今年起,金华山抓住体制调整的新契机,全面聚焦项目建设和景区发展,实施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开启金华山旅游目的地新时代,令各路投资客信心大振,纷至沓来。去年初金华山开展大调研以来,通过分类排摸,梳理出可用于旅游接待的闲置资产29处,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一方面,大量的闲置物业设施老化和失修,宝贵的接待资源在“睡觉”,另一方面景区的游客接待能力却不足,而且点多分散,遇到大型活动必须依靠主城区宾馆分流接待。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资产,是金华山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婺商回归”工程召唤下,双龙人方小英去年毅然回乡创业,创办金华山远方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接盘位于冰壶洞口的老双龙宾馆改造提升。双龙宾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是金华最高档的宾馆之一,接待过不少名人,但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金华山管委会和投资方,打算以“护好一座老房,怀忆一段历史,融入一片山林,引领一种生活方式”为理念,将双龙宾馆建设成一座隐藏于山林中的精品主题酒店。此次拍卖租赁权的北山林场老场部部分资产,位于黄大仙景区的鹿田村,有闲置平房近4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66万平方米,也是金华山今年改造提升再利用的重点闲置资产之一。在不加建、不扩建的基础上,要求承租人加固、维修和装潢等总体投资达到5000万元,第一年运营前修复改造施工投入资金至少2000万元。尽管条件有些“苛刻”,但20年的租赁权依然吸引了5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前来报名竞拍。起拍价490.4万元,最后成交溢价率超过了100%。据透露,中标方非常看好金华山大发展的前景,计划把北山林场老场部改造提升为一个小型的旅游休闲接待综合体,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出改造方案,尽快实施、尽早投入使用。北山林场方面对拍卖结果也很满意:“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解决了林场老建筑年久失修的问题,修缮和再利用一举两得。”旅游发展离不开资源要素保障。金华山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双龙工人疗养院、双龙宾馆改造提升,北山老林场部分闲置资产租赁权出让为契机,最大限度盘活旅游经济区闲置资源,打造一批展现地域文化与特色的精品酒店、高端民宿,推动金华山回归旅游主业,加快从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旅游转型,力争到202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超100亿元、年旅游总人次超1100万、可接待游客床位数4000张等三个“翻一番”目标。
金华双龙旅游发展总公司 许晨霞
为进一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有关规定,对原城镇基准地价进行了调整更新。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已通过验收并经县政府批准,自2019年5月1日起公布实施,原有基准地价成果同时废止。新一轮的基准地价更新基准日为2018年1月1日。本次基准地价更新范围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允许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在继承原有基准地价成果基础上,根据土地区位和土地市场现状,统一基准地价内涵、基准条件,重新调整级别范围、级别价、商业路线价,建立覆盖景宁畲族自治县全域范围内,包括商业、住宅、工业三类级别用地的基准地价,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分类基准地价系数修正表,为宗地地价评估奠定基础,能较好反映土地市场现实状况及预期发展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