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评论员 │
畅销书以其巨大的销量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体现了一个时代主流的阅读品位和文化追求。新中国70年峥嵘岁月,畅销书在中国出版事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70年来的畅销书出版,深刻体现了出版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根本方针。畅销书对读者的阅读需求把握最充分,是出版业为人民提供的优质精神食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大名著的畅销,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小说的流行,从20世纪90年代通俗读物的异军突起,到新世纪多种媒介融合读物的方兴未艾,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关注的阅读热点在不断变化,但出版业为人民奉献丰富的精神食粮的理念从来没有改变。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出版业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和读者需求,及时以图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奉献精神大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图书的要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高品位、多样化的新需求,出版业不断创新,在主题出版、市场细分、媒介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用畅销书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彰显了新时代出版业的历史使命。
70年来的畅销书出版,充分展现了出版行业改革创新的巨大活力。新中国70年来畅销书的变迁,折射的是出版行业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匮乏,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比较单调,畅销书的数量少,题材也较为单一。这个时期的出版行业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出版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出版业转企改制、出版企业的集团化改造、出版企业上市……一系列改革的举措充分激发了出版行业蕴藏的活力,行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出版业的经营机制日趋灵活,国有出版与民营书业同台竞技,涌现出了一大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出版机构;市场意识更加强烈,对市场阅读热点的捕捉与把握更加准确,选题内容更加精准;营销理念不断强化,图书策划、包装等环节日臻完善。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畅销书主题更加多样、品种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完美,这些都与出版行业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密不可分。
70年来的畅销书出版,突出表现了出版行业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丰硕成果。新中国70年来畅销书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交流不断深化、并且逐渐走向世界出版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20世纪50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与西方世界的交往非常有限,当时引进的海外图书也主要来自于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国出版业的对外交流也在不断深化。在畅销书领域,中国和海外的畅销书出版已经逐步趋于同步,许多来自五大洲的畅销书能够及时引进出版,这既丰富了国内读者的阅读生活,也为进一步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出版业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出版水平的迅速提升,越来越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畅销图书开始走出去,登上海外畅销书的榜单,在世界出版市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也赋予畅销书新的时代内涵。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一部部畅销书记录了70年来中国出版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也展现了中国出版业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犹如一道道闪亮的光谱让共和国的星空更加璀璨夺目。梳理新中国70年畅销书的历史演进,有助于出版业更好地把握出版工作的定位、总结出版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继往开来,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开创中国出版业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