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兼斌
2019年学刊的夏季号,伴着青青校园渐渐响起的骊歌声,如期出现在大家面前。
本期内容包括一个专题四个栏目共11篇文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要节点之年。作为以“全球传媒”研究为己任的学刊,我们本期推出的主打专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外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由四篇长文组成。李希光教授《走在新旧中国之间——美国记者西蒙·托平及夫人奥黛丽·托平》一文,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回顾描述了托平夫妇这对与现代中国对外传播史密切关联、极具传奇色彩的“新闻夫妻伴侣”,历经数十年、横跨多个阶段向世界报道新旧中国的精彩故事,于细微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这是李希光教授基于过去20年间他与托平夫妇十多次交往所积累的访谈笔记以及大量宝贵史料而写成的一篇特稿,包含了大量有趣而重要的历史细节,大时代的恢弘、战场的残酷、历史事件的偶然和必然,以及置身其中的各种人物的风采和命运,在李希光教授蒙太奇般时空穿插的叙述中,渐次涌现,又悄然淡去。以特稿入学刊,堪称本刊“以无法为有法”的一次破例,盖因这篇独特的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研究和史料价值,以及其与本期“对外传播”专题的内在契合和关联性。史安斌和张耀钟的《新中国形象的再建构:70年对外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路径》一文,视对外传播事业为“认同政治”之载体,提出了一个认识和梳理新中国70年对外传播理论和实践的框架,即1949—1978年基于“对外宣传”理念重点建构“红色中国”形象,1979—2008年基于“国际传播”理念重点建构“开放中国”形象,2009年至今基于“全球传播”理念重点建构“全球中国”形象,脉络清晰,极具启发性。这个专题的第三篇文章是姜飞和张楠的《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他们基于对中国对外传播主体、传播平台、传播政策变迁等维度的梳理,对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对外传播历史提出了自己的阶段划分,认为过去40年间我国的对外传播政策、理论与实践历经了三次浪潮。读者可以把上述两篇论文放在一起来看,从中感受学者们各具特色的原创性思考和认知角度。周庆安和聂悄语的《认同构建与制度转型:中国对外传播70年的新制度主义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对我国70年对外传播制度之演变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对外传播的制度,总体上呈现“渐进式转型”之特征,而这种转型变迁的轨迹,是不同阶段作为内部因素的国家认同建构和作为外部因素的国际政治情景交相作用的结果。
本期的“学术对谈”栏目,是著名的技术社会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今年3月12日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作的题为《网络社会与传播力》的同名演讲之整理稿,由本刊全体编辑同仁协力整理完成。在这个“金句迭出”(演讲主持人史安斌教授语)的演讲中,卡斯特尔以他一贯的洞察力和批评精神,指出在我们如今所处的日益全球化的网络时代,传播仍然是权力的核心要件,而政府、资本和技术作为网络时代的强势者,通过对民众和用户各种名目的监控和消费引导,正在相互竞合中重新编织其权力网络;而后真相时代“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网络“现实”,正在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政府、企业、技术、权威等的信任和信心,由此,某种形式的根本性秩序重建势在必行。
本期的第二个栏目“哲学、理论与批判”,推出两篇有关传播的物质性转向的文章。我们首先组织翻译了著名媒介学者格雷厄姆·默多克的《媒介物质性:机器的道德经济》一文。在这篇一经发表即受到广泛关注的文章中,默多克教授分析了过去几十年随着看似“轻无一物”的数字传播和数字经济的兴起,人们对卑微地居于数字传播高光背后的媒介物质性现实的历史性忽视或选择性遮蔽,使之成为“主流传播研究的盲点”。从数字技术的环境成本,到生产时尚的苹果手机背后社会劳动力的重组和强制性的血汗工厂,默多克教授硬生生把我们注意力的镁光灯,指向了通常被炫目的数字幻象所屏蔽的物质的“隐蔽地带”,那是海面下的冰山,它们和漂浮在海面上的那部分冰山一起,才是真实的全部。这篇于无声处振聋发聩的文章,也许可以让读者在享受只须举手之劳就召之即来的各种快递快送服务的时候,意识到这一切的快捷便利,终究是要以遍布都市、在霓虹灯下拼命穿梭的万千快递小哥的身影为基础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默多克认为,一切经济本质上都是道德经济。
而章戈浩和张磊的《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则聚焦当下正在发生的传播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梳理了各种相关的理论源流和思想派别,以及中国语境下进行相关研究的可能视角和路径选择。
本期的“传播与社会变迁”栏目包含两篇论文。首先是郭镇之教授的《理论溯源:文化地理学与文化间传播》一文。在这篇论文中,郭镇之教授把她对于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溯源,放在如何更好进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这个大背景中,认为文化地理学中文化的区域概念、区域文化的社群概念、地域文化的融合概念、文化的接近性概念,都是我们进行文化间传播研究时可资借用的理论资源。“传播与社会变迁”栏目的第二篇文章,是张铮和吴福仲所完成的一个实证研究:《从社会分层到文化消费分层:基于职业视角的考察》。他们以个体的职业状态作为切入视角,探究社会分层如何影响文化消费分层,发现职业状态的群体差异,对文化消费的分层有显著的影响。显然,他们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各种形式的分层、鸿沟等结构层面的特点及其内在关联性,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本期的最后一个专栏是“传播与科技”,同样包含两篇文章。林升栋教授指导的厦门大学学生研究团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对我国新闻传播学15本核心期刊的互引分析,以及这15本核心期刊与其他学科核心期刊的互引分析,探究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内与学科间的知识流动和互动情况。向安玲和沈阳则基于近年来影响日大的清博大数据平台的运行实践,介绍了一种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方法。
综上,本期内容,既有大时代背景下的宏观梳理,也不乏基于具体问题的精微深究;既有充满人情温暖和伦理关怀的记叙和批评,也有客观冷峻的经验性分析和推演。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各取所需,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延续,正如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正是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作为多重主体的每一个我们,在这个我们共同营造的学术生态系统中可以诗意地栖息、建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