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作用路径探究

2019-01-28 01:58康若心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1期
关键词:愿景人格校园文化

□刘 硕 郑 璐 康若心

如何强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是增强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础,是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发展需要。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Bateman(1993)在探讨组织行为中的主动性时,首次提出了主动性人格的概念,即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的倾向,主动性个体较少受环境的约束,而是主动改变环境。刘密(2007)提出主动性人格与独立的大五人格不同,是一种稳定的主动行为倾向,对个体工作绩效、职业生涯成功、团队绩效、创业意向产生积极影响,在中国情境下扩大且深化了主动性人格内涵。

创新是一种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投资,没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毅力,没有乐观的心态,没有对创新充满希望的人格是难以完成的。已有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密切相关,但受早期创造力研究的影响,多聚焦于个体层面的创造力研究。本文侧重分析创新行为的二级维度,从外部环境因素着手,发现其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而推进创新行为。

一、关系的建构

Thompson(2005)从社会资本角度提出,主动性个体为达到工作上的成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关系建构,即主动性个体倾向于寻找同盟来支持其个人主动性,并且与拥有较高权力、较多信息资源的人建立关系。王炳成、张士强(2016)得出创新行为和创新合法性对工作绩效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建构不仅表现为关系的形成、加深及利用,还会在互动双方形成“共识”,强调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及共同建构的特性。汪丽(2006)提出共同愿景可以增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组织成员在共同愿景的引导下能够加强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协调的能力和意愿。因此,在校园背景下,具有主动性的学生会主动与教师建立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定特定的任务目标,有目的地使学生感知并关注到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与教师形成共同愿景,推动创新行为。个体创新行为不仅依赖于认知风格、内在激励和心理资本,也取决于外部环境有效刺激,特别是上级的支持和激发。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具有长久影响力的校园文化体系,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产生积极作用。苏国红(2009)提出大学校园文化借由其外化的多种形式,如:在办学理念、创新精神、学术氛围等方面发挥其强大的渗透力,对以学生为主体有较大影响[11]。校园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扮演“支持”角色,提高师生关系建构的质量,有助于推动大学生采取主动行动,增强大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NVIVO质性检验及讨论

本文运用NVIVO10质性研究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编码和模型构建。以河北省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正,通过部分到整体、从经验事实到理论的路径进行研究与模型搭建,最终得出分析结果。首先根据已有文献,对“荟萃”后的影响大学生主动创新的因素初步分析,对H大学的学生分层后随机抽样,选取样本30人。根据子节点参考点数得出,修订结构后,删除少提及的“身心适应”维度并增加“年级结构”维度。第二阶段正式测量将样本扩大为河北地方高校,通过对预检测结果的普适性进行再次检验。通过对问卷整理、录入、编码、分析与导出,对照预测评结果进行匹配分析,总体样本落在子节点和相对应的树节点上,理论构建的检测效度良好。

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校园文化的调节作用

通过调查语境的分析、语言内在逻辑顺序的辨析得到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新行为影响各因素的内部逻辑关系,根据Thompson(2005)社会资本角度模型,结合高校大学生主动创新结构数据模型,通过分析“主动行为”树节点中各个子节点的关系,得出“关系建构”“共同愿景”在大学生主动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嵌入到整体框架中。同时,将“校园氛围”“外部环境”总结整理为“校园文化”维度,具体细化为“师生关系”与“关系辅助”两大重要维度,拟定关系建构机制模型,见上图。一方面,“主动性人格”与“校园人文环境”交互作用于“主动行为”,进而影响了“创新行为”水平;另一方面,“创新行为”对“校园文化”又有重要的反哺作用,集中体现在对于校园创新氛围及学校基础设施的影响,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影响的过程。

三、主动型人格视角的大学生创新行为强化建议

1.重视关系建构,把握共同愿景。关系建构中的共同愿景需要经历模糊初显、远景传播与明晰、执行及共同微调三个阶段,所以,在初始阶段,要注意推动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形成统一的情境,进而有效地根据情境指导关系建构。同时,在愿景明晰阶段,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沟通中校、师、生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进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合作”关系,这是关系建构的一个关键过程。共同愿景明确后,就是执行阶段,学生在共同愿景的方向指引下,在师生“合作”的情境下,主动地进行学习,主动地采取行动,进而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创新行为的产生。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校园文化主要由师生关系、关系辅助两大维度构成。学校政策、校园生活学习环境等辅助类设施建设都是为了构建更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为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师生关系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素质因素很重要,尤其是优秀教师主动的引导行为是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与考核,打破传统的“说教式”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分享的环节,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要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建立联系、学生与学生加强合作,通过政策支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明确大学生创新成果的界定及奖励措施,加强对团队型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大学生跨专业合作,增加校内创新创业支持软硬件环境的建设。总之,发挥新生代大学生创新主动性强的时代优势,加强鼓励创新的宣传,营造尊重传统、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增设开放式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创新行为。同时发挥主动性人格强的大学生的优势,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同时,大学生创新氛围也必反哺校园人文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综上所述,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关系显著,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在进行创新活动过程中,会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个体进行关系建构及共同愿景建立的过程中,校园氛围及外部环境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引导是一件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校方的氛围营造,尤其是教师在师生关系建构中的主观引导,当然,学生的主动性是基本决定因素之一。发挥新生代大学生创新主动性强的时代优势,营造尊重传统、鼓励创新的氛围,促进在校大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大学生更多地采取创新行为,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的建议与结论是基于河北省部分高校样本的探索性构建,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检验。

猜你喜欢
愿景人格校园文化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