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空间
——从平面设计到视频设计

2019-01-28 07:15:53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纯色空间信息

(武汉理工大学 430000)

一、留白

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尤其是中国古典艺术,留白是稀疏平常的手法。在艺术创作中,以空白的方式表达意境,不需言明,却给人留出想象空间。该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也颇为常见。

当我们纵观中外艺术作品,留白手法主要分为两种。一,在艺术作品中直接留下空白,不作任何处理和雕琢;二,在艺术作品中用极少的修饰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包括简单的颜色以及纸张本身的质感纹理。从中国古典的墨色,对应出焦、浓、重、淡、清就可看出,不同程度的灰,可以表达多重含义,不同层次的组合叠加,勾画出灿烂的中国古典书画艺术。最有代表性的留白当属宋代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这幅画作者仅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叶扁舟、一位老翁、数笔水纹,剩下的空白空间作留白处理,结合纸张纹理让这幅画产生烟波浩渺、宏大震撼的场面。画家的留白处,恰巧给观众想象的空间,留白反而比画了实景在画面上展现更多的情感。这便是留白巧妙之处。

这样的方式在西方设计当中的也有异曲同工的特点。在西方建筑艺术家米斯•凡•德罗所提出理论的 Less is more,即少就是多,他的作品也成为极简主义的典范之作。从当时的装饰艺术建筑设计到今天的平面设计中这样的设计理念被全世界的设计师奉为圭臬。

二、平面设计中的留白

从最初的报纸传达信息到现在的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行业已经从最初的信息的简单呈现发展到讲求质感、观感、传播性、设计感、阅读性等等的一系列规则原则的综合性行业。为了能在有限空间内做更多尝试,用不同的形式传达更多的信息,设计师们跟随着工业设计发展的步伐和风格不断进行尝试和革新,从威廉•莫里斯的自然图形到高蒂的米拉公寓;从查尔斯•马金托什的高背椅到彼得•贝伦斯的AEG电器设计;从沃尔特•格罗佩斯的第一栋玻璃幕墙建筑到包豪斯米斯•凡•德洛的“少即是多”;从瓦西里椅子到贝聿铭苏州博物馆,设计行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越来越简化的风格。化繁为简,不仅在某一设计领域,而是在整个设计行业都有极其丰富的体现,而平面设计的留白,就是简化的最经典形式之一。留白的空间给排版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为设计师追求众多原则提供了沃土。与最初的招贴设计不同,现在的平面设计有了更多的审美追求,讲求同一平面在被不同人看到的时候呈现不同的信息,经过不同步骤的探索,方得最终结果。比如一张展会的海报,可能距离十米的人看到展会的主题,距离五米的人看到展会的内容信息,距离一米的人看到展会的时间地点等细节信息。信息按照一定的等级顺序呈现给观者,同样在设计过程中,不同等级的信息得到不同处理,让设计过程变得丰富,给设计师更多发挥的空间,同时提高设计作品的独特性、艺术性,这些都是留白带给设计行业的改变,也是顺应设计潮流和工业革命后全行业的整体转变。

而留白在平面设计中另外一种体现方式则为负空间。负空间与正空间对应,往往在设计或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都会关注在需要设计和艺术加工等主体上,对主体等形象、形式进行不同塑造,突出主体形象,弱化背景。而背景的空间就是负空间,在不影响主体形象时,将背景空间也进行艺术加工或艺术创作,让背景也就是负空间呈现一定的含义,表达作者的意图。正负空间运用最为经典等案例为“鲁宾瓶”,黑白两色,不需特意指定某一部分为正空间或负空间,观众将白色作为正空间,则主体为瓶子,人脸为负空间,反之亦然。这样的正负空间在心理学上也有相当普遍的运用。像这样,将留白的部分同样当作主要内容进行创作,这与中国书法中的“计白当黑”不谋而合。当正负空间都传达信息时,也会让整个设计作品提升传播效率,事半功倍。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也有经典的利用正负空间的而创作的海报设计,为某百货公司设计的海报,用正负形构成了男女的腿,画面没有其他赘述,干净明朗,展现出百货公司的特性和欢迎所有人群的姿态。这样的设计既完成设计的初衷,同时以幽默风趣的设计成为了设计师自身强有力的设计符号。

三、探索视频中的留白设计

如今,随着各种信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平面设计的应用早已不能单单存在在一张纸上或某一个普通的平面,视频越来越多的被年轻人运用到生活中记录生活。短视频、Vlog的蓬勃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人都可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视频的创作,人人也通过这样的形式接触新的产品、广告以及新闻,所以视频的每一帧设计如同曾经平面设计一样需被重视。此处我们讨论的不是故事情节的留白,而是针对视频设计的画面而言。

1.构图留白

构图留白是视频设计过程中最简单也最直接的留白方式。无论每秒是25帧还是24帧,都可将每秒看成24或25张平面图片,将视频这样拆分成静止的画面,每一个画面的构图和留白,就构成了整个视频的构图,在这个过程中探讨留白,就相当于将视频的每一帧平面化,在这样的状态下纠结留白的问题,最直接,最具体也最一目了然。这样,在视频设计过程中,将视频场景拆分,像做平面留白一样来设计视频的构图和画面,可以有效提升视频的质感和整体效果。可想而知,短短一段15秒的小视频,若其每一场景、每一秒甚至每一帧,都经过如平面设计般精致的推敲、细致的分析,这样的一条推广的小视频,何愁没有点击量和观看量。

这一过程看似复杂,但可看作是分镜头创作的过程。将视频的镜头归纳、统一,将场景划分为多个大的场景,相似场景合并进行统一设计,这样在视频拍摄过程中更加方便,细致,也保证了视频的品质,为后期调整的工作做好铺垫。如同某些电影,最后拍摄制作的画面和分镜头设计时的画稿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别,简言之做到了所见即所得,这能保证该电影的最终画面和导演原本的最初设想做到一致。

2.纯色留白

纯色留白与构图留白最大的区别在于设计目的不同。构图的留白一般服务于画面的美感,合理的构图传达合适的情感,使画面整体无论从艺术效果和可能存在的商业价值都有所提升。而纯色留白更多的是代入观众的情绪和情节转折。简言之,构图留白服务于画面,纯色留白服务于内容。

很多电影电视开头时会有一个纯色的画面使观众能从自我的意识中迅速将意识关注到屏幕上的内容;这里说的纯色留白,不一定是单色的一秒画面,可能是蓝天、黑底白字或纯白的画面等。常见的例子如:画面开始从蓝天摇到地面,镜头蓝天的几秒就是一种留白的体现,将观众的意识收回,也表达故事即将发生的时间地点;很多新闻常用的蓝底白字同样是将观众意识一下拉到屏幕上的白字上,并且非常迅速的让观众了解到最有用的信息;很多电视剧常用的从虚焦纯白色的画面变焦至发光的蜡烛、太阳等光源,也是将观众带入故事情节的常用手法。除了观众的意识收集,纯色留白还有一种常见的用法是情节发生重大转折,算是转场特技中的应用。主角失忆前的纯白留白、穿越时的颜色留白、拉近特写头发到从发丝拉开转场等电视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都属于留白的应用。

无论是带入观众的情绪、还是情节的转折,都可算作为转场服务的留白状态,带入观众情绪可以看作是将观众从现实世界转入视频画面的转场,而情节转折更是不言而喻。同样,当设计制作视频时,能将这一部分留白的情况作提前规划,对视频的故事发展和后期推广的应用留足空间。这样的留白在纪录片的拍摄中也颇为普遍,用特别场景的空镜头描绘拍摄主体的状态或当地的天气、风土人情等不需特意严明,但几个镜头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3.节目必备

节目必备的留白在各类综艺节目、新闻报道中较为常见。我们看电视时不难发现,任何电视台的绝大多数节目都有左上角的台标;右下角的节目logo;新闻左下角的手语翻译;电视剧下方的字幕;有时画面的最下面还有当日的新闻、天气、股票等信息循环播放,这些都是电视上节目的必备素材,而制作这类视频、新闻、电视时就需我们提前留好空间,如电视剧构图设计时将赞助厂商的产品放置在画面右下角刚好被电视剧的logo挡住,则会对电视台、节目制作方引发不小的问题等,所以这一类视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后期视频播放的场合,对构图提前进行留白。现在的很多摄像机也有了显示留白框的功能,在拍摄时,就能提醒摄影师注意到该类问题。

四、结语

极简是一种极奢。简化繁琐留下空白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留白是一种手段,无论是平面还是屏幕,最终的目的是让观众关注我们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让设计作品得到更大程度的传播。当代社会除了原始的平面设计载体,涌现出很多不同的新媒体、融媒体、短视频、VLOG等视频呈现形式,这些和传统的设计相比,更是能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甚至迅速传播,所以我们,原始的信息传播人或有意识的或被迫的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无论在平面还是屏幕,都遵循设计的原则,探寻更多的表现形式,达到我们的既定目的,利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纯色空间信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趣味针织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纯色更出彩
纯色空间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纯色背景
Q现代艺术(2013年5期)2013-04-29 00:44:03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