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
(中电建物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现阶段,我国虽然只是一个处于发展进程中的国家,但已大力提升了相应的综合实力,尤其是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发电厂作为保障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常需要采购较大批量的物资。为了能够使这一过程的各种操作步骤合理化,需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并在监督和管理双管齐下的过程中加强控制,不仅可以集约化使用资源,而且便于保证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的分布随着胡焕庸线的划分整体上呈现出东南地区密集,西北地区分散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发电厂建设也会保持相应的分布趋势。对于处于不同位置、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人口数、不同服务半径的发电厂来说,其规模、机组以及物资的使用标准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是不能够被平衡的。因此,不同的发电厂想要维护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进行相应物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具备的经济条件、对资源的实际需求、使用途径等方面来合理化物资采购的内容[1]。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大多数的发电厂基本上都是只注重自己成本的投入,在采购大宗物资时,会出现过多的情况,最终造成物资使用的标准差出乎意料。这样不仅是对物资的严重浪费,而且出现的经济损失也是后期弥补不了的。
现阶段的发电厂物资采购管理机制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为采购工作需要在充分考虑自身的需求和能力之后,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才能实施,因此,发电厂的物资采购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这在实际应用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需要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够完成采购工作的落实。首先,采购员需要了解发电厂的实际需求,然后按照经济预算做计划表,计划表在做经济控制时需要和市场价格结合起来,然后再确定具体需要的资源数量,这样才能够保证发电厂的基本经济效益不会被浪费。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这样的步骤往往是不能够被完全控制的,总会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出现。
这种比较大型的发电厂物资采购过程一般都会进行公开招标来寻求最佳契合的企业,以经济化的原则为标准来控制整个进程。因此,在选择供货商的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必然事件,而且还要考虑其规模和能力,确保供货商的能力能够满足发电厂在不同时段的不同要求,避免资源匮乏的情况出现。
合同管理即按照签订的合同和合同管理计划进行管理,使得发电厂和供货商之间形成具有法律效益的合作关系。在合同上规定清楚相应的质量要求、产品制造事后控制质量、外界的反馈等,将有助于保障双方利益。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完善,大数据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发电厂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电厂进行大宗物资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战略尤为关键,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精益化管理效果的提升。首先,对于采购前期而言,多样化的数据在实际进行发电厂大宗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过程中会涉及预测、申报采购、管理等业务环节,利用科学化、专业化的技术将其归类,并通过实际调研、工作人员访谈等方法搜集采购物资的资料,并做出质量对比。其次,为了避免出现传统管理手法带来的数据泄露、数据遗失等弊端,将大数据的应用规划付诸在实际的行动中,会使得我国电厂建设项目大宗物资采购管理过程变得越来越完善,相应的科学性、经济性越来越强。
在发电厂所要进行的各项工作中,大宗物资的采购非常普遍,而且涉及金额较多,相应的操作步骤也十分复杂,这就对相应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如今,在发电厂大宗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政策和操作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相应的物资采购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积极有效的路径为标准,才能够保证在最小的成本投入情况之下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电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