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Ⅰ传播阻断县达标前后疫情变化分析
林丹丹,吴晓华,朱蓉,等
摘要:目的:为总结我国血吸虫病防控经验,分析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传阻)前后的疫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修订我国血吸虫病传阻标准以及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我们对已达到血吸虫病传阻标准的地区,组织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工作,以分析传阻县达标前后的疫情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全国 9个省 17个血吸虫病传阻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传控)前 10年和以后各年(截止2008年或2009年)疫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分析、比较达标前后不同流行类型和地区的各疫情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在浙江、江西和安徽等省各抽1个达标县进行预调查,梳理血吸虫病疫情历史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并设计“血吸虫病达标县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软件包。调查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SPSS 13.0和GraphPad Prism 5.0等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图。结果:调查共涉及9个省(自治区)17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1094个流行村。17个调查县中湖沼型、山丘型和水网型地区分别为4、11个和2个,涵盖了我国血吸虫病湖沼、山丘和水网等 3种类型疫区;17个调查县均为20世纪 80年代后陆续达到传阻的地区,其中传阻达标最早为安徽省太湖县(1983年),最晚为安徽省天长市(2008年),主要集中在1983—1987年(4/17)、1992—1997年(8/17)和2000—2008年(5/17)3个时段。17个调查县的总体疫情均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而逐步下降。达传阻后,各类型疫区人群感染率均降至最低水平,少部分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分别在传阻后4年和9年有小幅上升,但均<1%。湖沼型和水网型疫区活螺密度较高、变化较大,山丘型则较低并在传阻前后4年间降至最低;湖沼型疫区感染性钉螺时有发现,水网型和山丘型疫区则分别在达传阻后6年和 10年发现有感染性钉螺复现。17个调查县从传控至传阻所历时间平均为 17年。疫情非回升县达传阻前无感染性钉螺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1±1.10)年,其中湖沼型疫区为(3.80±1.43)年。结论:达传阻后人群感染水平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疫情回升主要表现在螺情回升。感染性钉螺可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包括传染源控制等防治工作成效以及流行与传播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标。持续而有效地控制感染性钉螺,是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阻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条件下,可将连续5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作为传阻标准之一。
来源出版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23(2):114-120
入选年份:2016
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Ⅱ传播控制县达标前后疫情变化分析
朱蓉,林丹丹,吴晓华,等
摘要:目的:为总结我国血吸虫病防控经验,分析我国传播控制(传控)地区病情和螺情逐年变化过程,探索达到传控标准前后钉螺指标变化对病情影响的规律,为今后我国修订血吸虫病传控标准中钉螺等相关指标以及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我们对已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地区,组织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工作,以分析传阻县达标前后的疫情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全国8个省21个已达传播控制或传播阻断(传阻)阶段的湖沼型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调查县达到传控标准前 10年和以后各年的疫情资料,建立全国疫情回顾性调查数据库;分析不同年份钉螺和感染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等变化趋势,以及达标前后不同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地区螺情和人群感染率等疫情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在浙江、江西和安徽等省各抽1个达标县进行预调查,梳理血吸虫病疫情历史资料,制定调查方案,并设计“血吸虫病达标县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软件包。调查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SPSS 13.0和GraphPad Prism 5.0等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图。结果:调查涉及全国8个省(自治区)21个湖沼型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1269个流行村。各调查县在达传控标准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湖沼型流行区人群平均感染率在达传控前4年左右已降至<5%,山丘型流行区则在达标前8年左右已降至<3%;两类地区在传控达标年平均感染率分别降至2.10%和1.45%,但在达传控后3~4年开始出现回升,且回升多发生在湖沼型流行区。湖沼和山丘型流行区钉螺分布面积和密度,均在达传控前 10年开始逐年下降,其中有螺面积占历史累计有螺面积较传控达标年分别降至最低点的 2.75%和 0.55%,活螺平均密度在达传控前 3~4年至达传控后 9~10年间保持较低水平;但在传控达标年后 6~7年开始出现新发现钉螺环境,9~12年后出现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回升。结论:湖沼和山丘型流行区在达传控后螺情能维持 10年左右的较低水平而无明显波动,但病情在达传控后5年左右即出现反弹。在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措施时,仍应重视对钉螺的控制和监测工作,并建议今后在修订我国血吸虫病传控标准时,应将“钉螺面积下降比例”和“感染性钉螺控制”作为达标验收指标。
来源出版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23(3):237-242
入选年份:2016
2006—2011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及防控策略
李凯杰,黄光全,张华勋,等
摘要: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湖北省因经贸、旅游和务工出国流动人员与日剧增,导致输入性疟疾疫情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解本省输入性疟疾特点,提高输入性疟疾诊治与管理水平,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健康,本文对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本省所有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疫情资料;电话采访 2010年以来发现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同时制定输入性疟疾重症病例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大类共23个方面;对2011年5月后发现的输入性疟疾病例采用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将输入性疟疾病例中的住院治疗病例定义为重症疟疾病例,对重症病例文化程度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影响重症病例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7日本省共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例195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12月发病流行曲线无明显高峰,无明显季节性。19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平均38岁。这些病例从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为0~102 d,中位时间间隔为4 d,其中恶性疟病例从发病到诊断中位时间间隔为 4 d。文化程度较高者从发病到诊断的中位时间间隔为 2 d,文化程度较低者为 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P<0.01);重症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中位时间间隔为3 d,非重症病例为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19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文化程度较低者占64.1%(125/195),文化程度较高者占35.9%(70/195)。文化程度较低者重症疟疾发病率为70.4%(88/125),文化程度较高者重症疟疾发病率为 82.9%(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1)。输入性疟疾住院病例中,干部占30%,工人占30%,农民占17%,民工占16%,这 4种职业人群占输入性疟疾住院病例总数的93%。4对2010年后发现的8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电话采访或面谈,其中62例为重症病例,25例非重症病例。对6个影响重症病例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国发热后是否自己买药吃而不就医、出国前是否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综合医院首诊考虑是否包含疟疾对重症疟疾发生有影响。结论: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加大医疗机构疟原虫血检工作、提高从非洲或东南亚回国人员的疟疾诊断首诊率是确保输入性疟疾早期发现、早期救治及消除疟疾的重要措施。在巩固国内疟疾防治已取得成果的同时,应不断推进将疟防工作关口前移到境外。
来源出版物: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3, 25(3):259-262
入选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