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芳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 教研室,云南 临沧 677000)
茶叶是临沧市第一个跨出山门、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的产品,是集生态、富民、品牌、特色于一体的临沧优势传统产业,也是临沧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临沧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世界茶树重要的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茶产业为临沧市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临沧茶产业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这一黄金战略机遇,进一步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促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打造成为临沧城市名片,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经济贸易通道的优势产业,是临沧市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传统茶的产业价值链看,上游原料资源价值越大,茶叶的资源属性越明显,拥有资源的区域越能成为该产业最有力的竞争者,临沧市就是一个具有这种资源优势的地区。
1.茶叶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二。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茶园种植面积150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比例的24%,位居全省第二。茶叶总产量13.6万吨,其中精制茶产量8.7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全市8县(区)、70多个乡(镇)、600多个村产茶,共有茶农33万多户,涉茶人口达143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全市茶叶总产值达2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于茶叶产业。全市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园10多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80多万亩,其中,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集中连片1.2万亩,[2]是国内最大的连片野生古茶树群;凤庆香竹箐大茶树,是世界上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超过3200年。
2.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临沧市地处北回归线上,高海拔、低纬度,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受海洋季风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最适宜茶树生长。凤庆、双江、永德、临翔等主要产茶区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洁净,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5,可谓典型的“四季如春”之地,有利于茶叶干物质的转化积累,质量优良。
3.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经植物学家、山茶科分类专家和中国茶科所、云南茶科所鉴定,临沧市有茶组植物4个系,7个种,分别为:大理条、大苞茶、五柱茶、滇缅茶、勐腊条茶和普洱茶,其中,大苞茶为临沧市独有。全市主要栽培的名茶种有:勐库、凤庆、邦东和忙肺大叶种、云抗10号、香归银毫、清水3号。[3]双江冰岛古茶园是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的发源地,位居云南大叶茶榜首,被中国茶界专家称为“大叶茶品种的英豪”“云南大叶种茶的正宗”。
4.茶叶品质上乘。临沧市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原生地,茶芽叶肥壮、发芽早、白毫多、育芽力强、生长期长、叶质柔软,茶多酚、儿茶素、水浸出物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含量较高。独有的勐库大叶种茶,作为国家级有性系良种,位居云南大叶茶榜首,内含物质丰富,其主要成分含量:茶多酚34.7%、咖啡碱4.9%、氨基酸2.4%、水浸出物49.8%,远高于其他品种,[4]是我国最畅销的茶叶品种之一,素有“茶之味精”的美誉。
临沧市获国家生产许可认证的茶叶精制加工企业230户,茶叶初制所3572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19户、规模以上企业40户,茶叶生产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居全省第一。以滇红集团、云白药天颐茶品、龙润茶业、六大茶山、戎氏茶厂、玉鲜茶业、紫玉茶厂和乾峰茶业为代表的制茶企业集群已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凤庆、双江和永德三个以茶叶为主的工业园区。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灵魂,是一个产品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支柱。近年来,临沧市委、政府加大对“临茶”品牌的打造,积极开展商标品牌培育建设。目前,“天下茶尊”文字商标已注册成功,图形商标进入复审;“10·17”牵手号普洱茶商标进入复审;双江“勐库”牌普洱茶(生茶)和滇红“凤”牌经典58红茶分别被评为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茶”第二名和第六名。全市已经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凤牌、勐库、龙润、澜沧江、三宁),1件中华老字号(凤牌滇红茶),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凤庆滇红茶,镇康马鞍山茶),38件云南省著名商标,19件云南省著名农产品,勐库大叶种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中国红”“红瑞徕”“经典58”等红茶品牌,“王子冠”“玉鲜”“刘家坡”“银竹”“太华茶”等绿茶品牌和“冰岛”“昔归”等普洱茶品牌已广为人知。
临沧市以会展营销为重点,组织企业在巩固提升广州、深圳、东莞、济南等重点茶叶市场的基础上,开拓西北、华北、东北、东南、西南等一、二、三线城市市场。支持企业在全国建设销售网点,同时大力发展电商营销网络,线上线下营销立体推,支持企业沿“一带一路”开拓国际市场。[5]目前,市场营销网络初步构成。
临沧市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主要地区,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境内世居的布朗族、拉祜族、德昂族、佤族的共同祖先濮人,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农之一。他们不仅种茶、制茶、饮茶,而且知茶、爱茶、敬茶。这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着以茶会友、以茶和亲、以茶待客、以茶祭祖、以茶奉神、以茶驱邪的习俗。他们发明了烧茶、烤茶、擂茶、糟茶、竹筒茶等各种各样的喝茶方法,为茶的发现利用和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从历史久远的茶马古道,到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镇;从诸葛兴茶的传说,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临沧之行月下品太华茶的记载,临沧市境内的茶文化历史遗迹不胜枚举。[6]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茶商、茶人到临沧品茶、赏茶、买茶。
虽然临沧市在2008年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中已经明确要求严禁在茶园中套种核桃、桉树和其他危害茶树生长和茶叶质量的植物。[7]但是,为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核桃和茶叶套种情况在全市8个县(区) 都存在,全市套种面积约70万亩。研究证明:核桃茶树间作模式,虽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但土壤环境将影响茶树生长。特别是在核桃树已有10年以上的茶园中,土壤pH值更不利于茶树生长。加之核桃树冠大,遮光过强,对茶叶品质负面影响较大:核桃茶叶间作茶园鲜叶采摘轮次少、产量低、口感和品质不佳。目前,在茶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的地方,一些茶农已自发对套种核桃进行移植,但大多数茶农普遍面临“双趋冲突”的心理困境。[8]
1.基地管理无序,原材料质量安全管控压力大。第一,临沧市大部分产茶基地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设备落后,仅靠人员走访巡视,难以严防农药、化肥的施用。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价格常年走低,带来就业机会减少,无法给农户创造足够的价值,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在乡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短缺,导致农户在茶地维护上不得不使用农药等手段,带来原材料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第二,茶农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更看重眼前利益,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管护茶园,茶叶价格上涨的年份,大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以提高产量;茶叶价格低迷的年份,则对茶园弃管弃采,安全生态的茶叶品质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第三,大部分小区域名山头茶,因市场炒作等原因,价格暴涨,茶农为追求短期产量、眼前利益,把茶叶采摘权按棵或地块分期卖给茶商,茶商买断后进行竭泽而渔式的过度采摘,导致小区域名山头茶赖以生存的小产地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茶园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茶叶品质下滑。
2.初制加工清洁化、规范化、标准化程低,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临沧市茶叶加工依靠的仍然是传统的工艺,技术和投资门槛低,再加上茶叶生产小农经济色彩浓厚,生产环节分散,各地初制所跟风兴起。从调研情况看,多数初制所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以家庭作坊粗加工为主,标准难统一。而且,全市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在茶叶质量安全上缺乏专门机构、人员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对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3.茶叶行业生产经营无序竞争突出。部分产品以次充好、用外来茶加工包装后冒充临沧茶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虽然有商标使用标准、市场规范等,但在打击仿冒产品、规范市场秩序上执行力度不够,对独立研发的产品保护不足。茶叶行业生产经营的无序竞争,极大伤害了正规企业的生产经营。据调查,全国“冰岛”、“昔归”、“凤”牌滇红茶假冒伪劣触目惊心,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市场尤为突出,严重破坏临沧市茶产业的品牌美誉度,所以,产品打假、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亟待加强。
当今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到品牌与文化品位的竞争。[9]过去,茶叶消费者关注的是价格,现在更多的是注重质量、品位和档次。临沧市虽然有对外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冰岛、昔归和滇红三大品牌,但是,茶叶协会和政府管理部门对冰岛、昔归、滇红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身份认同等附加价值挖掘不够,对临沧茶文化品牌的认同度不高,各县(区)对区域标识性文化建筑和临沧茶品牌展示不多,公共品牌附加值仍未得到提升。再加上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在公共品牌建设上乏力,小微茶企维护品牌的意识薄弱、品牌观念落后,导致质量管理难度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以至于个别企业产品出现问题而玷污了整个品牌,甚至虽然出台了公共品牌使用标准,但损害品牌信誉的贴牌销售、盗用品牌等乱象依然严重。
1.功能齐全、有影响力的大型茶叶交易中心(市场)缺乏。全市虽有茶叶交易市场9个(其中,临翔区4个、凤庆县1个、云县2个、双江县2个),但市场规划滞后、规模散小、专业性不强、功能不全、知名度低,不能有效发挥专业市场的聚散功能;有的市场甚至已经转变功能,名存实亡。落后的茶叶交易市场现状与临沧茶叶产业的规模优势、品质优势和“天下茶尊”的定位极不对称,导致临沧茶叶在市场竞争中信息反馈滞后、知名度不高,面临市场自主定价权丧失等被动状况。[10]
2.营销渠道拓展缓慢,营销方式相对单一。临沧茶产业新型商业模式运用不足,营销缺乏创新。第一,本土企业营销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无明确营销策划。第二,大部分企业营销方式仍停留在专营店、市场批发等传统模式上,对线上营销、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模式利用不足。部分企业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官方网页,线上淘宝等平台无旗舰店,有官网的企业,也因缺乏后期维护,在品牌介绍和文化宣传上没有吸引力,致使电商占据全市茶叶销售总额的比例较低。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虽然组织茶企外出参展营销,但宣传意识仅停留在媒体报道上,缺乏概念营销等创新营销方式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沧茶叶“走出去”的步伐。
随着消费者对大健康、大保健的关注,茶产业已呈现从农业产业向工业加工快速迈进和向文化产业演进的发展趋势,工业价值最终会向文化产业发展,完成价值的演变。茶叶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名片之一,具有最大的文化潜力和历史价值。由茶叶生产带动茶文化产业升级、流通和营销,拓展附属行业、服务业、茶叶旅游等相关产业,最终实现茶叶从一产到三产融合发展,已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主流。从临沧茶产业发展现状看,茶文化旅游开发规模小,产业功能拓展不够,茶区多以品茶、欣赏茶艺为主,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体验购物等茶旅结合项目开发滞后,没有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具有临沧特色的茶山景区(点)和茶文化旅游产品,致使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缓慢,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11]
临沧市茶叶面积和产量均居云南省前列,但与产茶大市相比,茶叶标准化精细化种管差距较大,致使临沧茶产业一直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率”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相关技术规程执行不到位。因此,应下决心推进茶园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
1.妥善处理好核桃茶叶套种问题。事实证明,核桃茶叶套种对茶叶品质负面影响较大,为保证临沧茶叶的优良品质,必须妥善处理好核桃茶叶套种问题。对茶叶和核桃都各具优势的区域,可实行按山头、到地块进行取舍;对茶叶品质较好、比较优势明显的区域,应引导农民移除茶园内的核桃树;对海拔较高(2000米以上)核桃产业优势区域和对坡度大于25度的茶叶分布区域,要有计划地退出茶叶种植,确保茶叶优良品质持续稳定。
2.实行最严格的管护标准和质量管控。要从严执行《临沧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按照有机茶生产标准,实施质量管控工程,打造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第一,建立严格的认证机制,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提高茶园标准化水平,提高已有茶园通过各类认证的比例,推动有机茶园认证、雨林认证、无公害认证与绿色食品认证。第二,通过实行改良树种、改良土壤、嫁接优良茶叶品种等技术措施、合理采摘、综合防治病虫害、建立茶园预警预报系统等茶园管理措施,提高茶园标准化程度,进而提高平均亩产。第三,大力提高茶园综合防治能力,包括推广应用生物、物理等技术,综合防治有害生物,大力推动生物农药应用,降低农药使用量及农残水平。积极推广平衡施肥和有机肥施用技术,降低化肥使用量,降低和消除化肥对茶园土壤及水资源的环境污染。第四,广泛推广应用茶园合理修剪、施用充分熟化有机肥、及时分批采摘、蔬枝清园等农业措施。
当今世界是品牌角逐的舞台,区域公共品牌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要成就一个强大的临沧茶产业,必须创建自己的区域公共品牌。这是一种追求茶叶高附加值,提高茶叶产业效率的营销策略,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12]目前,临沧市虽然有对外影响力较大的冰岛、昔归、滇红三大品牌,但应该认识到,冰岛、昔归这两大品牌的茶叶,即使每公斤卖到10万元,也因产量有限,难以做成大产业,“滇红”更是长期处于大品牌小产业的局面,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因此,要下决心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临沧茶叶产业。
1.把冰岛、昔归、滇红作为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临沧市普洱茶应以冰岛、昔归为公共品牌,红茶应以“滇红”为公共品牌,并制定公共品牌行业标准,分区域、分级分类按统一的冰岛普洱茶、昔归普洱茶和滇红红茶公共品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和包装,严格进行规范的工商登记注册,统一对外进行品牌宣传,并对市场上盗用乱用冰岛、昔归、滇红品牌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和维权。
2.提升公共品牌的符号价值。冰岛、昔归、滇红优质产地的优质产品是其成为品牌的先决条件,但是,地理标志性品牌只是个开端,品牌的内涵还在于其被赋予了文化身份、文化精神,提供了某种价值观的认同。临沧市作为滇红茶的发源地和普洱茶原料大本营,冰岛、昔归、滇红,既是外交友好“国茶”的形象,又是临沧人民实业爱国和锐意创新的实证;既是皇室和政要珍藏的高端艺术品,又是给人心带来安慰的“慰客”佳品;既有高端人士作为代言人,又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薪火相传,能够为冰岛、昔归、滇红提供丰富的符号象征,赋予各类品牌不同的文化意义、身份象征和价值认同。因此,临沧茶公共品牌的打造,应在“凤庆滇红、双江冰岛、临翔昔归”公用品牌、地理标志性品牌的基础上,赋予他们身份和价值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把原产地的标识和文化的标识结合起来。
政府和龙头企业要在公共品牌的文化标识设计、文化精神提炼、阐释品牌价值和身份象征上下功夫。在主推某类品牌时,要大力宣传其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天下茶尊”建设中,要突出冰岛、昔归、滇红茶的独特故事,同时也要展示同类企业打造的品牌。
其他小微名茶企,要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发展愿景、产地特点和研发技术等独特因素,分别攫取冰岛、昔归、滇红文化精神的不同层面,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聚集独特文化身份追求和价值认同的市场分类,先开发或主推一款代表性品牌,再设计延伸品牌,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市场分类中主推不同的品牌。
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标志性形象的设计,同时也要得益于具有艺术性的语言标识等。因此,要引入文化设计、文化包装、品牌宣传策划方面的公司和专业团队,设计和研发与冰岛、昔归、滇红茶有关的、标志性的、差异化文化创意产品,延伸冰岛、昔归、滇红茶产业链。一是可以结合茶的饮用、保存、制作等设计实用性和审美价值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茶具、储茶用品、收藏认证标识、纪念祝福型茶品等。二是结合特色小镇、“天下茶尊”建设和乡村旅游打造,设计和研发与冰岛、昔归、滇红茶的历史、故事有关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明信片、女皇茶、纪念手环等类别的创新产品。
临沧市自然气候条件独特,拥有澜沧江、古茶树、茶马古镇、茶园等自然和人文的丰富旅游资源,而且茶叶种植面积广,田园风貌壮观,文化内涵丰富,流传故事感人,民族文化独特,为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推动发展集文化品位、田园风观、生态环境、民俗风情、社交娱乐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业,不仅对茶叶销售渠道拓展、品牌宣传及其他行业发展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初制所和茶园的改造升级。
1.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观光游。依托茶产业基地、古树茶保护中心、茶马古道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茶园、古茶树、茶生产加工观光游。依托名优小产区,在凤庆香竹箐、双江勐库、临翔昔归山等地组建一批特色生态茶叶庄园,提供茶园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高品质茶叶购买等服务。建立生态庄园、产茶基地、茶企同业旅游联盟和茶旅异业联盟,增强企业之间的同业差异化抱团发展和异业之间相互促进,为茶业销售和宣传拓宽渠道。
2.探索参与制茶和茶艺体验游。第一,将部分初制所转变成让游客亲自参与制茶的工作坊,在参与传统制茶的同时,允许体验者依靠自己的个性需求,自己制作产品,从而为游客带来猎奇和探索的乐趣。第二,企业、初制所、茶馆要创新茶艺表演,以良好的茶文化和表演氛围吸引游客、参与茶艺表演,传授饮茶方法,同时支持茶艺爱好者成立俱乐部、建立微信群等,形成浓厚的茶艺氛围。第三,将地势独特、茶叶资源丰富的乡村赋予景观和文化意义,发展乡土茶园景观观光和乡村生活体验,选择信誉和生活条件较好的茶园农户发展民宿经济,吸引向往“田园牧歌”生活的城市游客体验充满趣味的茶园生活和纯朴的乡村生活。
3.打造古风追寻的茶文化游。第一,深入挖掘如凤庆琦璘知府故事、徐霞客故事、冯绍裘实业救国故事等,在茶叶企业、县城等设计主题公园、茶艺文化传习所,吸引追寻冒险精神、爱国精神、实干精神的游客,接受文化洗礼,传承临沧茶文化。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茶文化活动,如举办茶叶节、茶文化研讨会、参观古茶树园活动等等,结合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南伞跨国溶洞、凤庆茶马古镇等旅游区的宣传,让旅客更多的了解临沧的茶叶。还要鼓励和扶持好茶室,开展并维持好茶叶旅游产品专卖店。[13]第三,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天下茶尊”综合体,集成临沧茶博物馆、品鉴中心、交易中心、仓储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研中心和茶文化空间等功能。把“天下茶尊”建成一座市内地标性建筑,成为茶人、旅客到临沧消费、体验、参观必游景点。
1.改善茶叶交易环境。规范市场规则,建立健全茶叶交易市场,在改造升级原有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加快茶叶原产储存交易中心建设,不断提高配套服务水平,促进茶叶交易量的大幅提升。支持企业在全国建设销售网点。
2.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临沧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茶叶消费组织的交流合作,增强临沧茶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同时建立基于国际化的会展、物流、咨询、采购等于一体的茶业推介、宣传、交易平台。
3.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临沧茶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战略也是临沧茶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建立功能齐全、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临沧茶智慧集成交易中心和产销信息发布平台。平台入驻企业组成创新联盟并创新营销模式。线上,在平台之下完善各品牌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建设,开拓产品展示和销售模块,建设供应链(厂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互动社区,及时做好网站运维;线下,建立旗舰店和专营店,构建适应互联网思维的新型移动支付体系,建设休闲体验专区,增加临沧茶真实体验感。最终依托“互联网+”,实现临沧茶由传统营销模式向新型营销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