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六个聚焦点

2019-01-27 09:59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肖 霜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广东 佛山 528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这里首次在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中提到了“组织力”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基本内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法,笔者基于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工作、基本任务和功能定位的规定,认为可作如下定义:“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是基层党组织为完成其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任务,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凭借自身构建起来的组织架构和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通过组织运行整合、协调各种资源,实现对党员、群众和其他基层组织的引导、团结、凝聚、号召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包括政治领导力、有效覆盖力、自我革新力、组织凝聚力、统筹整合力、发展推动力”。本文基于这六力来探讨全面提升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具体途径。

一、聚焦政治功能、提升中心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提升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首先必须聚焦其政治功能,提升其中心地位,增强其政治领导力。

(一)以思想统一为先导,在知行合一中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基层党组织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责任意识,一方面做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知行合一中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做到对党忠诚,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尤其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须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要坚如磐石。

(二)以重要事权介入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政治功能作用的充分彰显,离不开核心地位的巩固。”[2]为切实保障各类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组织和一切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我们要明确有利于巩固各类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重要事权,尤其是明晰在实施重要事权中发挥各类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方式和基本流程,突出各类基层党组织先知先议先做和领导把关的重要作用,使各类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但又不包办、不代替各类基层组织的职责,切实发挥好各类基层党组织“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的作用。

(三)以强化政治功能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基层党组织要将主要精力聚焦于强化政治功能上,功能得以实现方能正确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为此,基层党组织就要不折不扣地履行党章赋予的全部功能和职责,坚定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定力,强化政治引领。根据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将这种政治引领细化、具体化、形象化、地方化,让党的旗帜时刻飘扬于各类基层党组织的主阵地上。

对还未处于领导地位的基层党组织,要及时宣传好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力军作用,助力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发挥其应有的政治核心作用,从而避免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缺位”现象的出现。

对政治领导地位已经明确的基层党组织,要探索进一步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思想上进一步强化对政治工作的领导,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明确领导地位,为提升政治领导力保驾护航,行动上进一步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遵守党规党纪的检查和监督。

二、聚焦两个覆盖、做到“形体”兼具,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力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组织力,如果缺少载体和形式,必然遁形,更不用说感受其力量所在,所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和形式,即做到“形体”兼具,才能真正发力。载体要借助组织体系,形式需要借助开展活动,因此,有效覆盖力应包括“组织覆盖力”和“工作覆盖力”。

(一)正确认识有效覆盖力的基本内容,有效指导聚焦实践

“组织覆盖力”,就是指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基层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工作覆盖力”,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为实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职责任务而有效开展各种党组织活动、进行党建工作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哪里有组织,哪里就有活动”。而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力的提升,必须靠完善的组织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工作的整体力量来支撑,即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双覆盖,因此,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力,我们需要聚焦“两个”覆盖。

(二) 从“应建尽建”转变为“应建必建”,“点线面结合”,构建基层党组织“网络模型”体系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率,我们应当坚持“应建必建”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特点,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组建形式和管理方式,采取以点带面、点面成网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率。第一,我们要在符合单独组建条件的基层组织中“布点”,单独成立基层党组织。按照党章规定,有党员三人以上、有条件的,就可以成立党支部,从过去的“应建尽建”转变为“应建必建”。第二,我们要进行“拉线”,对于不具备单独组建基层党组织的基层组织,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探索建立联合性质的基层党组织。第三,“成面”,即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紧密相连的基层党组织体系。第四,“点线面结合”,构建整体“网络模型”,构建以地方基层党委为中心的基层党组织网络,做到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地将党组织神经末梢延伸至最末端、最基层。

(三) 从优化组织设置入手,按时开展组织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工作覆盖力

基层党组织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坚持政治基本原则不动摇的情况下,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设置和运行的调整,适应新情况,从解决组织设置不适应、不合理、不科学,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不积极等问题入手,缩小活动单元,通过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理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隶属关系,探索按网格、年龄、工作性质、兴趣爱好、行业协会等合理设置党总支、党支部、划分党小组,形成体系严密、设置合理、灵活应变的组织体系,按时定期开展组织活动,以确保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得到有效运行,提升其工作覆盖力,努力实现党组织的有效工作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避免出现有组织无党员的“空壳”现象,或者有组织有党员无活动的“空转”现象。

三、聚焦自身建设、抓住主要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

“党如果对自身建设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各级党的组织对党的建设如果不重视,或者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把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作为硬指标,把党的建设当作虚指标,党的建设长期处于宽松软的软弱无力状态,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党的建设这个根本性的也是基础性的工程没有做好。”[3]因此,想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就必须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抓,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纠,强化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三大主体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一)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1.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对标对表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指引,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各类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体系和检查监督机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将各类基层党组织“工作任务清单化、质量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和推进责任化,从阵地、载体、手段等方面”,[4]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从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和基本保障五大方面,找准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着力点,提高分类指导的工作质量,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动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力的全面提升。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按照《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扎实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上级党组织要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叫停或责令重搞,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二)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自身建设,增强自我革新力

头雁勤,群雁就能“春风一夜到衡阳”;头雁惰,只会“万里寒云雁阵迟”。[5]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就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领头雁”和第一责任人,处在“上通天线、下接地气”的关键环节,吃透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的工作,完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任务,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重要作用的发挥,可以说,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行不行,自我革新力强不强,关键就在于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因此,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组织力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1.严把入口关。“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要在选优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配强党组织书记上下功夫,把信念坚、政治硬、党性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敢担当的党员选拔进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切实把好源头选拔关。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以理论修养的提升、纪律教育的加强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为三个基点,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中锤炼党性,加固打牢理论功底,明晰职能定位,提升履职动力和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优秀的青年人才中选拔后备人选并进行培养,避免出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断层”的现象。

(三)以“严标准、分类管、起作用”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党员的自身建设

党员是党最基本的组成个体,被称为党的肌体细胞。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充分与否,与党员能力的强弱和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1.严标准。第一,严格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突出政治标准,量化政治标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准入原则,严格吸纳制度。第二,严格发展党员的程序,实行自上而下的全线跟踪以及自下而上的全程问责,防止出现弄虚作假、“近亲繁殖”“人情党员”“带病入党”等违规违纪问题。第三,提高执行党员发展计划的精准度,加大对产业工人、青年农民、“两新”组织的倾斜力度,注重做好在村民小组长、经济组织负责人、村民代表、股东代表等群体以及在高校、医院、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2.分类管。我们要探索党员的分类管理,基层党组织由各类党员组成,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共性要求之下还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农村、城市、国企、机关事业单位、高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各自不同的性质,再根据各类党员群体的共性特征,如年龄、职业、特长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3.起作用。我们要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路径,切实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和支持:第一,对在职党员,推广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做法,持续开展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动。第二,对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和村(社区)老党员,要结合他们自身实际,引导其继续发挥作用。第三,对流动党员,要坚持教育为先、个案处理的原则,扎实做好失联党员的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出台并落实党员涉嫌违纪违法信息通报和及时处理工作机制,督促流动党员切实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

四、聚焦文化建设、内化凝心聚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凝聚力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与组织直接相关的观念系统及其表现”。[6]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文化建设,才能够团结党员、增强党员凝聚力,使党员们能够心悦诚服地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集中力量办成大事、实现目标使命。因此,想要由内而外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我们还必须坚持基层党组织内在文化建设,使其内化于党员之心,发挥凝心聚魄之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凝聚力。

(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塑造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党性品格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7]因此,想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凝聚力,首先需要我们在树立信仰、信念、信心一致中塑造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党性品格。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以贯之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过一路在艰难中前行、在挫折中成长,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也最终成就了我们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正是信仰的坚定不移、信念的执着追求,才有了我们现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因此,我们要加强关于信仰、信念、信心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思想、步调一致中解决好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问题,将信仰、信念、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好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党性品格,使其信仰更加笃定、信念更坚定、信心更加稳定。

(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构建“以人为本”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文化体系

党内政治文化是作为政党属性的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对党员起着“聚魂锁”和“同心链”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党组织和党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而组织文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组织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精神性力量”,[8]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9]具体来说,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灵魂,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质等内容。[10]

基层党组织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首先要坚持和弘扬“以人为本”的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和践行的根本价值取向及基本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与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相衔接,与其他组织文化、特色文化、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党组织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构建起以“以人为本”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文化体系。

(三)营造和谐友爱的组织氛围,加强对党员的人文关怀

“组织文化的核心功能是促进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并实现组织的目标。”[11]为了实现这一核心功能,基层党组织就要加强人文关怀,为广大党员努力营造和谐融洽友爱的组织氛围。

1.保障党员权益。我们要切实履行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障好党员的基本权利,维护好党员的合法利益。权利和义务本是相伴而生,而平时我们在党组织工作和生活中更多地强调党员的义务而忽略党员的权利和利益,容易让党员产生和组织的距离感而感觉不到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在让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应当保护好党员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不断地去丰富其内容,在丰富的过程中党组织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正确导向,[12]防止出现党员过度关注物质利益的现象。

2.开展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谈心谈话“应当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13]努力营造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平等、自由、相互尊重的组织氛围。

3.及时关怀疏导。基层党组织“应当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等情况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对受到处分处置以及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14]让广大党员能够时刻感受到组织关怀,增强其归属感和集体感。

五、聚焦资源整合、加强纵横衔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整合力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整合力需要基层党建引领基层各方面的发展,统筹基层治理资源跨层级、跨行业、跨领域的“大融合”“大分配”,实现基层党组织在资源上统筹引领基层治理。

(一)从横向上建立区域化党建群链,整合资源,构建大党建引领大治理的机制

建立区域化党建群链,一是在区域内选定“1”个龙头,牵头推进区域党建资源整合,带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形成“党建联合体”。二是完善机制强化区域内“N”类资源融合,加强龙头基层党组织与共建单位的协调联系。三是推动区域外“X”类资源融合下沉,强化服务,补足区域内党建资源短板。由此,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过去的“单线思维”转变为“多线融合”,促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推进大党建引领大治理,从而实现在区域化党建群链的建立和完善中整合资源,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统筹资源的能力。

(二)从纵向上打通上下层级壁垒,形成锁链,联合力量,精准发力

“以镇(街)领导为轴,发挥好桥梁作用,联区接村,盘活地方区镇村三级行政资源,打通区域内层级之间的天然壁垒和间隔”,[15]打造解决问题“上问下答、下问上答、同问共答”的基层治理新机制。让区、镇、村三级行政资源相扣成一条锁链,越是重大的问题越是能扯动更多的链条。第一,区级党组织要发挥好“一线总指挥”的作用,把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整合基层党建资源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中,与中心工作协调推进。第二,镇(街) 党(工) 委要强化抓党建主责主业的意识,履行好对区域党建工作负总责的政治责任,配强抓党建工作专职人员的力量,统筹指导社区党建、区域党建、新兴领域党建等。第三,村(社区)一级基层党组织,要推进群众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对此,要加强与辖区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由村(社区)党组织把跨行业、跨系统的各类资源和辖区党员群众、各类组织和企业的服务需求统筹起来,针对性地列出“资源、需求、服务”三个清单,推动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主动认领服务项目、回应需求,实现资源与服务精准对接。

(三)加强纵横衔接,完善长效机制,为统筹整合资源提供机制保障

第一,要建立“党建联建·共治共享”区域党建机制,以社区或片区为单元,建立区域党建联席会,统筹利用党建资源,协商区域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民生项目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区域治理问题,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要建立健全双向沟通服务机制,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使共建共治共享获得持久生命力。第三,要强化区域内党群交流沟通和工作指导机制,使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的方式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以此整合多方资源,努力形成党建工作合力。第四,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将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情况纳入成员单位党建工作年终述职内容和党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赋予一定分值。

六、聚焦中心工作、坚持内强外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

2018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16]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最终检验标准,就是基层党组织抓重大任务能不能落实。从基层来讲,就是基层党组织能不能聚焦中心工作引领发展,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做到内强制度实力,为发展保驾护航;外融群众力量,增强发展推动力,共同推动基层发展。

(一)服务中心工作,聚力破题,引领基层发展

基层党组织服务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服务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这一层次的中心工作涵盖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的方方面面。第二,服务本地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一层次的中心工作是本地区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而作出的关于本地区发展核心工作的具体部署。第三,服务基层党组织自身的中心工作,包括基层党组织每年主要的工作安排、自身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结合这三个层面,对基层党组织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服务和聚力,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于基层发展之中。

(二) 健全保障制度,为“基层党建促基层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运行是关键,保障是前提。因此,我们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还需要健全保障制度,为“基层党建促基层发展”保驾护航,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

1.建立人员保障制度。要落实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专职副书记配备,配齐配强组织委员和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各类基层党组织根据工作性质、单位实情,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

2.建立经费保障制度。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和基层党务工作者补贴标准,并且设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公立医院、“两新”组织等,要切实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落实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待遇。

3.建立阵地保障制度。要按照“有组织必有阵地”的原则,全面加强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将街道社区、镇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公共建筑配套设施的建设规划,推动城市社区党群利用公有国有物业解决活动阵地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共建共享、规范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

4.建立检查考核保障制度。除了完善基层党组织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开展党日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常规动作以外,要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办法,细化评议考核规则,规范述职评议考核范围,全面落实由下级基层党组织向上级基层党组织作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上级党组织要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落实基层党建做法,牵头开展专项检查和暗访,将其纳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成效考核权重,将述职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评先选优、晋升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号召组织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团结一致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基层党组织处在第一线,广泛分布于党员和群众中间,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和服务群众的任务更加直接具体。对此,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引领作用,党员要发挥好模范先锋作用,在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增强群众号召力,让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

1.举旗帜,让群众感受。要坚持惠民政策由基层党组织宣传,惠民服务由基层党组织推动,惠民举措由基层党组织落实,旗帜鲜明地亮出身份,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惠从党中来”。

2.做宣传,让群众了解。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创新宣传形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介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理论、政策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时刻了解党的动向,感受党组织的力量。

3.列清单,让群众认可。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其他基层组织的小微权力清单,使各基层组织能明晰自身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担当。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赋予基层党组织一定的邀约权,即邀请上级党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到现场提供支持和协助,引入各方资源,推动群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此树立基层党组织权威,让基层党组织工作更加得到群众认可。

4.起作用,让群众看到。我们的党员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好模范先锋作用,推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鼓励党员深入一线,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众。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拉近党组织、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情怀,进而团结一致,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