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鄞州分局 董静静
申请人要求公开的“信息”的描述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并不指向单一载体,行政机关需要对该内容进行分析辨识,若申请人所要求公开的信息需要查阅相关卷宗后进行汇总、加工和重新制作,则属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 号)第二条第三项的情形,行政机关对此类申请可不予提供,申请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形裁定不予受理。
原告杨某某等三人于2018 年7月初以“查明事实真相、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履行村民代表职责”为由向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宁波市资规局)申请信息公开,申请的内容为:自2005 年1 月1 日至2015 年12 月30 日,原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现变更为宁波市资规局)对原洞桥镇王家桥村经济合作社所属土地上所有单位和个人违法用地的所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资规局经审查,认为原告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需要汇总、加工、重新制作,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 号)第二条第三项和《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书面告知其对其申请的上述政府信息不予提供。
杨某某不服答复,以处罚决定信息已客观存在,不需要加工汇总和重新制作为由申请复议。复议机关认为:申请人以“查明事实真相、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履行村民代表职责”为由过于宽泛,缺乏特定事由和明确目的,根据国办发〔2008〕36 号文件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的政府信息,可以不予提供。宁波市资规局的答复理由欠妥,但结果并无不当,故决定予以维持。
原告对复议结果不服,将宁波市资规局诉至人民法院。案件经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两级法院审理,一审法院判宁波市资规局败诉,二审中院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起诉。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作为王家桥村村民及村民代表,违法用地信息与其利益相关,有权要求行政机关予以公开。其申请公开的信息内容明确具体,行政机关不能以无法从档案检索系统输入特定关键词检索、需人工纸质检索为由不予提供。故判决撤销被告的信息公开答复,并责令限期重新答复。
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依法上诉至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被告上诉认为:1.原告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是某一类符合特定要求的信息包或信息数据集合,该信息包或信息数据集合的公开也应以客观存在为前提。2.行政处罚结果信息虽然属于应予公开的政府信息,但不能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机关有按照申请人设置的任何条件,从而提供符合条件的处罚结果信息包的义务。3.因被告处于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处罚电子文档库,被告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必须花费大量人力去进行分析和汇总,属于一个再造信息的过程。4.被诉政府信息公开答复于2018 年7 月作出,应适用当时有效的2007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审判决适用于2019 年5 月15 日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属于适用法律错误。5.按照原告的申请,涉及的相关信息有1800 多条,共计90 余页,需要多个工作人员花费很长时间汇总、制作,会给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带来困扰,不应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应有义务。故要求二审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原告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为2005 年1 月1 日至2015年12 月30 日期间,被告对涉及原洞桥镇王家桥村经济合作社所属土地上所有单位和个人违法用地的所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该政府信息公开指向的是在原洞桥镇王家桥村范围内违法用地行为的处罚决定书,根据该指向的要求,上诉人无法通过“王家桥村”直接检索出符合原告要求的政府信息,被告须通过对违法地点的比对分析来确定处罚决定书所裁的违法行为是否发生在王家桥村范围内,故对原告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查找并不属于检索的范畴,而属于需要进行加工、分析、整理的政府信息,宁波市资规局作出的答复行为并无不当,判决撤销一审判决。
该案经过复议、一审、二审,宁波市资规局的信息公开答复最终获得二审法院支持,但过程却是一波三折,案件中也确实有很多争议观点,后续在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
笔者认为,在申请人设置某类条件要求公开某种特定信息时,即使实质上可能涉及对信息的分析整理等工作,对其处理也应当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对简单判断与分析即可处理完毕的申请,应当尽量予以满足;对需要进行分析辨识,查阅相关卷宗后进行汇总、加工和重新制作的申请可不予提供,但需书面告知,并详细说明理由,避免引起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