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耘
2013年秋天,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六年共建,“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绩。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穆迪公司的报告从专业角度证实,“一带一路”参与各方在构建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方面,正组合成为“一带一路”经济体,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板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就表示:中国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也表示:中国有一句俗话,“要想富,先修路”,我想现在可以说,“要繁荣,先联通”。从古至今,丝绸之路本就是一条物流之路,如今在“一带一路”这两条“丝绸之路”上,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和沿线国家一道,在港口、铁路、公路、电力、航空、通信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这些国家的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目前我国港口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海运互联互通指数保持全球第一。海运服务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沿海国家。譬如,参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34个国家42个港口的建设经营。在铁路联通上,截止到今年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了14691列,联通了中国62个城市和欧洲15个国家的51个城市,铺行的路线达到68条。现在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通过中国西部的阿拉善口,东部的满洲里,中部的二连浩特,到达欧洲任何一个国家。
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线,一大批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畅通了物流、商流,综合效益已经陆续显现。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2018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
物流花开“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物流的兴盛,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沿着“一带一路”这两条物流之路,我们与沿线国家正在构建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