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进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224100)
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环节的优化控制上极为关键,为了较好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管理效果,采取精益管理模式成为比较重要的基本手段,这种管理模式在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中的运用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成为未来研究和推广的重要方式。
工位是生产的最小单位,是作业管理的最小单元,其包含了进程、质量、安全、成本、设备等基本管理内容,是生产“六要素”管理的落脚点,也是整个生产管理的基石,只有构建标准化工位,才能实现管理和生产流程的标准化,为高效运转的生产线打好基础。
构建标准工位,就是围绕5M1E 管理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实施管理标准化,通过工位人员组成职责的标准化组织,工位设备点检保养标准化执行,工位物料标准化投放和使用,工位工艺方法以及工装工具标准化使用,工作环境现场标准化要求,物料使用前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检验,形成系统的标准工位管理模式。
标准工位的构建,还需要以系统化的管理表单和规范的目视化看板为有效媒介,将管理各要素运行情况展现出来,并在运行中持续开展优化和改善。
构建节拍化生产线,首先要进行节拍设计,根据客户需求确定生产节拍(节拍时间=每日工作时间/每日客户需求数量);其次要工位设计,节拍化生产线由一个个标准工位串联而成,这里就要根据产品制造周期和生产节拍确定合理的工位数量(工位数量=产品制造周期/生产节拍);再次要进行生产线合理布局,根据厂房大小及位置,按照生产流程布局合理、紧凑、有利于生产操作的生产线,常用的布局方式有直线、U 形线、L 形线等;最后就是通过严谨的生产组织策划,配套准时化物流配送,形成拉动生产模式。
构建精益工厂重点在于建立和完善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各项管理,包括精益制度的编制与完善、准时化生产管理、物流配送管理、TPM 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打通整个生产管理链条,形成上下贯通、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精益管理体系。
另外,为确保精益工厂的有效运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精益指标体系,指标重点关注质量、效率、效益和安全,既要保持其先进性,同时也要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便于统计分析,能衡量实际绩效,有利于工厂提高管理水平[1]。
装备制造业精益管理中高效节拍化生产线的应用,可以较好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为装备制造企业赢得更高的利润。当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生产过程更为复杂,不仅涉及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具体装配工艺同样也较为复杂,如果没有高效的节拍化精益生产方式,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装备制造业的有序生产,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进而带来明显的资金损失。基于此,在装备制造生产过程中借助于精益管理模式,必然也就可以较好优化整个生产流程,对于各个常见隐患进行重点防控,最终实现经济损失的控制,优化生产成本。
装备制造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还可以较好确保相应生产装备的质量,这也是装备制造业相对比较关心的重要目标。当前装备制造业在生产中往往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产品需求,所需要生产的产品在结构以及品种上较为复杂,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相应产品的质量很难得到较好保障,因此带来的问题和缺陷也就比较明显。精益管理中标准工位及标准化作业的应用可以针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实现了各类常见隐患问题的有效规避,最终保障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装备制造业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同样也表现出了明显优势,进而促使相应装备制造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使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更为有序流畅,如此也就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在经济效益方面必然也就可以取得一定优势,作用价值较为明显。另外,随着装备制造企业精益管理对现场管理的要求,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同样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装备制造业精益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重要的一个手段,这种精益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围绕构建“点—线—面”精益载体,形成完整的精益管理体系,最终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