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60年追梦传奇

2019-01-27 11:43:13浙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董盛明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浙江省

□ 浙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董盛明

有这么一家地勘单位,扎根于“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浙江省宁波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火”到今天——这家地勘单位就是闻名遐迩的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浙江水文队”)。

浙江水文队是原地矿部的先进典型,曾在整个地勘行业刮起过一阵又一阵“旋风”——

1986年组建第一家队属国有企业浙江省工程勘察院,第一个搞起海上工程勘察施工,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金、银、铜奖各一项;早期兴办多家集体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时风靡全国地勘系统;1993年,实现年度利润500万元,不仅在全省独领风骚,也轰动了原国家地矿部系统。地勘单位实施属地化管理后,这个单位视改革为机遇,把困难当历练,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在市场中做大做强。2009年,这个队成为浙江地勘系统第一家年度利润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地勘单位。2013年,增挂“浙江省海洋勘测研究院”牌子。

进入新时代,浙江水文队的传奇仍在继续——

除了继续保持以往的优势,在海洋地质、公益地质、商业地质、工勘测绘施工、基地建设与开发等领域异军突起,统筹并进。2017年完成结算收入10亿元,实际净资产超过10亿元,实现利润超过70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超过5000万元,数字上的“1175”是这个队地勘事业发展新时代,为前一甲子划上的圆满句号。

“水土之间,山川之上,1958我们启航……陆海统筹,保障资源……数据之间,智慧之上,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这是浙江水文队日前为迎接建队60周年,新创作的队歌《新时代地质之光》。字里行间展示的是一部专业地勘队伍起步、发展、转型、领域、愿景等要素,以精神富矿传递着队伍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正能量。

荣誉篇:以奋斗与奉献书写光荣与梦想

1987年首批浙江省文明单位,1988年部级双文明单位,1991年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1991年部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993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995年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997年部级文明单位,1998年全国质量管理优秀企业,2007年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至今完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海洋地质等各类项目超过24800项,其中173个项目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大会奖2项,国家级优秀勘察金、银、铜奖各一项,浙江省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1项,浙江省“钱江杯”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6项。

诞生全国劳模3名,省部级劳动模范19人(次),培育和涌现一大批优秀人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6名,省级勘察大师2名,全国能化系统“大国工匠”1名,二级教授2名,教授级高工、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学科带头人28名,离队调任副厅级及以上领导干部10名。

发展篇:先行者的足迹坚实而辽阔

上世纪80年代,地勘行业陷入困境时,浙江水文队率先走向市场,在省内同行争得“第一市场意识”,以工程勘察、打水井为突破口,投身市场经济大潮,开始新的奋斗征程。东方大港——宁波北仑港,30多年前还是一片海涂,国务院关于开放北仑港的指示一下达,浙江水文队一马当先,当时的大队党委书记亲自上前线给大家搞后期保障工作,除承担矿石中转码头的全部陆域勘察外,还承担难度极大的海上勘探钻探施工,完成钻孔222只,进尺8528米,以优质高速为大港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北仑港矿石中转码头工程勘察也因此获得国家“银奖”和浙江省特等奖。

浙江水文队自1984年走向市场以来,依托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优势,1986年就组建了浙江省工程勘察院,1990年成立浙江省岩土基础公司,这就是产业链的最初雏形,随后的产业链格局也是围绕工程勘察向两头延伸。

“大地质”领域长袖善舞。近年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领域先后承担了《宁波市国家级地质环境综合监测与管理示范区建设规划》《宁波市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一期)(二期)》《浙江金衢红层盆地1∶5万环境地质调查 》《宁波都市圈(北部)1∶5万环境地质调查》等一大批项目,技术成果领先。

矿产与基础地质方面屡有斩获。浙江水文队先后完成天台晚白垩世盆地恐龙化石地质古生物调查研究;开展温州幅1∶25万地质填图工作;仙居盆地金银矿外围地质普查,发现3条金(银)矿体和21条矿化体;完成浙江省海岛资源调查,查明海岛断裂构造性质、形态、规模及分布规律,新发现铅、锌、银、铜矿点7处;运用新理论、新方法阐述浙东沿海火山—侵入活动、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为矿产勘查开发提出新方向和新思路。天台县龙溪乡银坑矿区铅锌已探明储量为9.64万吨,达到中型矿水平。承担《浙江省温(州)-镇(海)断裂带地热资源成矿规律研究及远景预测》《宁波市横溪-纯湖地区地热资源勘查》,完成长乐幅1∶5万地质调查项目。

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领域大展身手。至目前已完成2000多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成公益性地质灾害调查400多项。宁波首个县(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浙江省首个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都是由该队完成。近年来,积极配合《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民”三年行动计划》,在地灾评估、勘查、设计等领域广泛开展工作,赢得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好评。每逢汛期来临,大队积极参与并及时为灾情和治灾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浙江水文队还走出省内,服务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旅游地质方兴未艾,大有作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新昌硅化木地质公园由该队完成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工作,发掘硅化木数量达300棵,树干之粗在国内属首位,最大直径3.5米,最高达14米,并于1998年列入上海吉尼斯纪录。由该队勘查的天台地质公园,目前已出土的恐龙蛋超过1万枚,经鉴定的有5个类型的恐龙9种蛋化石,4个新种,特大巨型长形蛋国内罕见,天台恐龙蛋化石已弛名中外。2004年9月,又在新昌发现早白垩世恐龙化石,这在浙江省尚属首次,意义重大。

农业地质异军突起。承担浙东首个试点的“慈溪市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农产品安全评价”项目,为合理布局农业,进行农业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工作区发现大面积的硒元素富集区,引起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并上了省政府《每日要讯》,获省厅领导一致好评。

地质科学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长江三角洲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获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三门湾水工环综合评价》《浙江东部火山岩区成矿系列综合信息及成矿预测》《浙江省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海洋地质捷足先登。2013年,浙江省编办批复同意增挂“浙江省海洋勘测研究院”,正式开启浙江水文队进军海洋地质大幕。该队先后承担了“长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舟山群岛新区)”“宁波市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城市群(嘉兴)地质环境调查”等一批重大涉海地质项目。首次使用了空气枪在舟山本岛沿海进行单道地震作业,成功克服了海域浅层气层不易穿透的难题,开启海底物探新局面。

“大岩土”领域驰骋纵横,服务于城市地质工程地质建设。该队工程勘察三十年来,广泛承揽港口码头、机场核电、能源电力、交通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的重点工程勘察,重点工程的勘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还是规模、效益、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人才篇:厚待人才,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浙江水文队被浙江局领导称为“人才高地、资源重地、品牌领地”,这与大力实施人才强队“一号工程”,厚待人才,走“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全队在职职工69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0人,占职工总数74%,其中中高级以上达到 394人,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学科带头人28名,博士6名,工程类注册师105名,将传统地勘单位人员结构完全颠覆过来,基本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职工队伍。

浙江水文队的“厚待人才,人才强队”战略主要途径有人才吸引战略、人才发展战略、厚待人才战略。通过调产业结构,发展新技术型领域吸纳人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通过将大学办到地质大院,投入重金举办专科、本科、硕士培训班,实施“名师带徒”制,通过系列制度保障收入分配向重要技术岗位人员倾斜,办公硬件设施的改善等都为走知识密集型强队奠定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对浙江省水文队来讲,就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努力构建新常态下的人才与科技优势,续写新常态下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浙江水文队近年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有:首次提出“滨海地区封存型型”地下淡水透体镜,打破传统水文地质理论;首次发现金衢盆地红砂岩中存在溶蚀构造孔隙地下水类型,使水文队红层找水走在全国前列;通过4个地层“柱子孔”,首次建立确定了浙江“第四纪地层层序和第四纪地层底界”;首次在宁波慈溪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存在;新发现恐龙化石12处,发现东南沿海地区罕见恐龙群体化石;《岩土工程规范DB/T1065-2009》的浙江标准中,首次提出全省第四纪地层序列,规范了全省沿海平原区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及统一编码等。自2012年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已申请的国家专利达到20项。

党建篇:贴心的党建温度与文化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队党委领导下,浙江水文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 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实施党建“五五工程”,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因地制宜地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创新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入开展“工程优良、业绩优异、员工优秀”为主要内容的创“三优”活动,对“三优”隆重表彰,弘扬先进,在全队形成人人争创先进的激励机制和工作氛围。在此基础上,形成大队的核心价值观“两知两讲”,即“知荣辱,讲责任,知感恩,讲奉献”。近几年来,大队开展理念核心词建设,如愿景为“促进社会发展 、推动行业进步、实现员工梦想”,使命为“保障资源环境发展 、推动地勘技术进步”,经营理念为“数据真实、技术领先、引领需求、服务到位”,人才理念为“学习育人、实践树人、事业聚人”等等,同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深入职工人心。当前结合改革发展、产业整合、专业整合、经济管理、干部人才工作、浙江局党建“五五工程”、示范党支部建设、主题党日等深入开展党建+系列活动,为浙江局党建工作增添新的温度。

浙江水文队每年都要召开表彰大会,表彰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班组和文明机台、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民工、“十佳”党员、“十佳青年”“十佳好人好事”,形成全队学有榜样,争当先进氛围。还开展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清廉家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地勘先锋、创建文明楼院、五好家庭活动。每年年初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年中召开“七一”纪念建党大会,听取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事迹介绍。年底召开政研会,围绕大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献计献策。“五一”前夕,召开劳模座谈会,安排年度优秀党员、优秀员工外出疗休养,激励先进。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组建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摄影、棋牌、登山、钓鱼等各类文体协会。

此外,浙江水文队党委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培养一支企业家队伍。首先重视队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其次是重视二级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调整、建设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修订完善《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和《后备干部管理办法》。

展望篇:新时代,缔造幸福新境界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六十年薪火相传,六十年弦歌不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地勘先锋”;是一支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是一支不断创造辉煌业绩的地勘“常青树”;是一支非常低调务实的“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前人留下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丰厚的,创业创新财富更是丰厚的,所有成绩和荣誉代表昨天,开弓没有回头路。站在60年时空交汇节点,浙江水文队感受着历史的厚重、现实的责任,未来的思索,将继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理念,奋斗出地勘单位幸福新篇章。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水文浙江省
2022年《中国水文年报》发布
《初心》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46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7期)2018-11-10 03:29:10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4期)2018-08-01 06:36:36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