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与国统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2019-01-27 10:53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国统区新华日报国民党

孙 浩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尚没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与理论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等词汇只在梁启超、孙中山等思想家的只言片语中有所提及。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逐渐开始比较系统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更为重视,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曾遭遇重大挫折。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空前的盛况,即便在查禁严厉的国统区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一、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历史转折点。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展开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我全民族抗日力量的更加团结,实为挽救时局的中心关键。”[1]此后,国共两党的政策重心不同程度的转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也为《新华日报》等党报党刊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一)《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创刊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全国性的政治机关报。办报刊历来是各国共产党人的基本任务,1984年奥地利 《工人报》改为日报,恩格斯曾发贺信:“在每一个党、特别是工人党的生活中,第一张日报的出版总是意味着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它至少在报刊方面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2]

中国共产党也历来重视创办对敌斗争的重要阵地——日报。在1925年至1931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出版了《热血日报》《红旗日报》《群众日报》等报刊,但都是四开的小报,每次发刊不久,就在反动派的扼杀下停刊了。[3]1937年7、8月,周恩来同志偕博古、林伯渠等同志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把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报刊,作为两党合作抗日商谈的问题之一。1937年12月,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在与蒋介石的会谈中再次对《新华日报》出版问题作了具体说明,最终争得了在国统区公开出版《新华日报》的权利。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创刊于武汉。1938年10月28日,武汉沦陷后移渝发刊,开始了在大后方的宣传动员工作,直至1947年2月被迫停刊,历时九年。可以说,《新华日报》在国统区打破了蒋介石集团对中国新闻舆论的 “一统天下”,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

(二)国民党日趋严厉的查禁制度

抗战初期,为了顺应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潮流,国民党不得不放松对新闻舆论的控制,以示开明,笼络人心。不仅同意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新华日报》与《群众》周刊,对于新闻检查也采取较宽松的审查政策,并且取消了对郭沫若等一些文化名人的通缉,允许他们活动。《新华日报》创刊时,邀请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报头,国民党高层如白崇禧、孔祥熙等亦纷纷发来贺电,《大公报》与《武汉日报》特地刊文说明《新华日报》的任务是“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4]这说明在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新闻宣传合作还算融洽。

虽然国统区的新闻事业曾有过相对轻松的舆论环境,但好景不长,《新华日报》在国统区诞生以后,蒋介石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这张报纸,一有机会即加罪扼杀,甚至取缔。1939年6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成立,随后在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新闻检查机构。并制定《战时新闻禁载标准》《战时新闻检查标准》《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法》等一系列新闻检查法规。1940年公布了《修正战时新闻检查标准》和《修正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严禁《新华日报》使用“八路军”、“新四军”、“边区”等字眼,禁止刊登追悼烈士的新闻,甚至连著名文化人士为《新华日报》写稿都使国民党当局感到慌乱。国民党的一系列查禁活动使得本来宽松的舆论氛围逐渐收紧了。

二、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抗战时期,尽管国民党的查禁制度愈发严厉,但《新华日报》仍然利用各种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诸多理论传播给国统区的广大民众,为国统区先进人士带来了希望与曙光。

(一)《新华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

自1939年起,《新华日报》开始将一定的版面用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关于《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传播。1939年9月5日 《新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艾思奇的文章《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就是辩证法——研究哲学的基本认识》,号召青年正确地了解辩证法唯物论,即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工作。[5]12月18日第四版出版了席特考夫斯基所作的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法则及其运用》,详细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为国统区的哲学教育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使国统区的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价值。1939年12月21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由苏联人尤琴所作,博古翻译的一篇长文——《马列主义哲学上底不可估价底贡献》,对于马列主义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分析,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论,根据在经验及科学成就之上证明了人认识世界底无限的可能性。”在向国统区民众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伟大价值的同时也强调辩证法唯物论拥有着“战胜一切底力量”[6],进一步深化了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尤其对国统区的先进知识分子宣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第三,对主观主义的批判。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呼应,自1941年起,《新华日报》开始侧重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尤其对主观主义进行了集中批判。一方面通过转载《解放日报》等报刊的文章以反对主观主义,另一方面则通过约稿等方式对主观主义进行批判。如1943年1月9日,《新华日报》刊登了艾思奇的《主观主义的来源》,1月16日发表了陶铸的文章《主观主义的根源和克服的办法》,2月20日,龙潜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宗派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联系》,对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进行了集中批判。《新华日报》借对主观主义的批判一方面在国统区宣传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另一方面则以此讽刺国民党当局安于现状,揭穿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图谋。

(二)《新华日报》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

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的重点之一。相对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民主建政的探索更具指导意义。

《新华日报》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国统区的宣传主要亦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与传记的传播。如1940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122周年之际,《新华日报》刊登了戈宝权的文章《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及其事业》,11月28日,恰逢恩格斯诞辰120周年,《新华日报》出版了葆荃编译的 《恩格斯的生平、著作及其事业》,分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介绍。

第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介绍与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为指导思想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同民族独立与解放相结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浪潮。在国统区,《新华日报》也对此大加着墨,其报道的主要来源是列宁的著作与传记。1938年7月9日,《新华日报》刊登了列宁的著作《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战争问题》,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战争与“保卫祖国”应有的态度,即“以推翻种族压迫为目标的保护祖国的运动或防卫祖国的战争,是理所当然的,进步的,公平的战争。”[7]此外,还刊登了列宁的《巴黎公社底教训》等著作,完善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第三,对《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对共产党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新华日报》对于《共产党宣言》在国统区的传播亦十分重视,由于国统区严厉的查禁制度,虽然不能将《共产党宣言》登在报纸上,但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仍然将其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了出去。一是借助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传播出去;二是将《共产党宣言》编成小册子,或由报童单独送到读者手中,或放在门市部等进步读者上门来取。

(三)《新华日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

《新华日报》除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尤其是毛泽东等党的中央领导的著作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传播。

第一,关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的传播。《新华日报》作为抗战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其创刊的历史使命便是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关于抗日战争问题的论述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对此也着墨最多。《新华日报》对于这一问题的传播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肯定游击战的战略地位。《新华日报》于1938年6月21日报道了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指出“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8],肯定了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其次,对于抗日战争阶段性特点的分析。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挠,《新华日报》并没有能够全文转载,而只选取了《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部分,在国统区大力宣传持久战的方针与“三阶段”论,严厉地批驳了速胜论者与亡国论者。[9]

第二,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呼应,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与之相呼应,《新华日报》也于1942年4月19日全文转载了这一报告,着重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向国统区的广大群众与先进分子介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号召国统区的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在此之后,《新华日报》又相继转载了 《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在国统区掀起了一场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活动。

第三,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传播。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理论成果。1944年1月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社论 《毛泽东同志对文艺问题的意见》,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了提要介绍,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新华日报》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传播,一方面促进了国统区文化统一战线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途径

(一)以迂回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武汉到重庆,《新华日报》一直坚强地战斗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区。而这样的工作环境也决定了《新华日报》特殊的工作方式,它并不能像《解放日报》那样公开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必须采取迂回的方式以躲避国民党严厉的查禁制度。为了冲破国民党的封锁与阻挠,使更多的读者了解与接受《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指导下,报馆提出了一个口号,即“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针对国民党的检查与封锁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反检查、反封锁的方法。

第一,合法斗争。所谓合法斗争,即指《新华日报》作为国民党公开同意发行的报纸,拥有着合法身份,可以据此同国民党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就拿纸张配给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物资十分缺乏,纸张也是如此,进口的白报纸大部分被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截留,只拿出一小部分分配给各家报馆用以点缀,《新华日报》自然是所得最少的。为了突破国民党对纸张的封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主张传播出去,一方面,《新华日报》在报业公会上提出合法抗议,逼迫国民党拿出一部分纸卖给各报;另一方面,《新华日报》在四川梁山找到了一位爱国纸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此外,还在重庆市的一个小县城建立了自己的纸厂,虽然数量不多,但极为可靠,以此突破了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的纸张封锁。

第二,非法斗争。所谓非法斗争,《新华日报》的“非法斗争主要体现在抗检、违检上。”[10]与严厉的查禁制度相配合,国民党对于《新华日报》的检查格外严苛,对此《新华日报》也逐渐摸索出了应对之策。比如,一方面将稿件送检,另一方面不完全按照送检的稿件内容出版,而是做一些修改;如果有文章不许刊登,便将文章被扣的情况告知读者;有时甚至直接“抗检”,比如1939年7月7日,国民党新闻检察部门规定各报出特刊只限“七七”当日,《新华日报》则不顾国民党禁令,于7日、8日、9日、12日接连出了四期“七七特刊”,虽然检查当局不准登载,《新华日报》也不予理会,将原稿付印,除了登载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党中央和南方局领导人的文章外,还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为抗战两周年对时局的宣言》,提出了“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方针。[11]

第三,化整为零。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酝酿而成的,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新华日报》直到1943年3月才陆续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刊登出去。在当时的检查制度下,全文送检势必无法通过,报馆人员依靠长期斗争的经验,将文章以社论的形式同其他新闻混杂在一起,分三次送检,结果都获得了通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经刊登,便在国统区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将文化界的爱国民主运动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二)通过出版进步书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华日报》除了依靠发行报纸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还通过出版进步书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新华日报》的营业部由两个主要部门组成,“一个是发行课,任务是发行《新华日报》;一个是图书课,任务是发售国内外的革命书刊。”[12]尽管国民党当局对《新华日报》进行了严厉的压制与封锁,但报馆人员仍然团结一致,在对敌斗争的过程中争取胜利。

第一,门市销售。《新华日报》报馆内设有图书门市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进步书籍,以马列主义与毛泽东的著作为主,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图书。国民党不允许这些著作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新华日报》便在门市部秘密出售这些进步书籍,进步读者也在自己的朋友之间秘密传递。当有特务捣乱时,先由一部分人应付,其余人则将进步书籍迅速收起来,最终特务也只能无功而返。马克思主义理论便这样在人民中大量的传播了。

第二,主动推销进步书刊。由于国民党严厉的查禁制度,国统区的许多进步人士基于寻求进步书刊而不得,这个时候,《新华日报》工作人员便会相机向读者推荐进步书籍。当时虽然有许多读者希望阅读进步书籍,但是由于国民党查禁制度的阻碍,没有途径与渠道获取书籍。这种情况下,报馆人员在经过甄别之后,便会对真正想要买书的读者推荐进步书籍,满足他们的需要。许多读者通过这种方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传播出去,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三,邮寄图书。除了在门市部直接销售外,邮寄图书也是《新华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重要方式。当《新华日报》向延安寄送革命书籍的时候,邮局一般进行严格检查,甚至不肯收寄,这时,报馆人员就改写收寄地址,在重庆市以及重庆近郊的各个邮局反复尝试。由于重庆各地邮局检查程度不一,报馆人员就利用这一点将图书寄了出去。在向读者邮寄时,一般也要改变地址,有时还要伪造成国民党书局寄书的模样,以躲避邮局的检查,保证外地读者能够安全的收到书籍。在报社的努力下,不仅重庆的读者可以阅读进步书籍,在国统区的其他地区也有大量的进步书籍流通,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统区的传播。

四、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新华日报》自1938年1月创刊,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工作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成功地完成了其光荣使命与党交付的任务。其既对国统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也为当代报刊的宣传工作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一)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做的努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坚持与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击了国民党内部的投降分子,使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推动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是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

1.巩固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族抗战

通过《新华日报》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这是毛泽东、周恩来赋予报馆全体人员的一项重大任务。[13]在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所面临的局势十分复杂,但是仍然坚持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在宣传工作中十分注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新华日报》在内容上尽量避免呈现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所引发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而是通过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论反驳当时国内的一些错误言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人民的战争,是持久的战争,提出了持久战战略,并通过《新华日报》等媒介在国统区广泛传播,调动了国统区群众参与抗日的积极性。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工人运动思想、青年观以及妇女解放思想等观点的传播推动了国统区群众的大团结,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妖魔化,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2.推动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抗战时期,国统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大众化主要是依靠《新华日报》等报刊杂志实现的。首先,《新华日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并不是简单的罗列理论,而是始终坚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新华日报》往往会根据社会实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目的是解决问题,是为了夺取战争胜利,而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另一方面,在《新华日报》所登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文章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占多数,如艾思奇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多次在《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专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其次,《新华日报》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十分注意宣传技巧与策略。在宣传过程中,《新华日报》始终坚持通俗化、大众化,尤其在语言运用上,同广大工人阶级相适应,采取白话、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此外,《新华日报》也十分重视与读者的互动,开设了“读者服务”等栏目,为读者答疑解惑。《新华日报》为国统区的群众带来了一套全新的价值理念,并将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与国统区人民的生活相联系,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二)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国统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启示

1.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新华日报》作为以新闻为主体的出版物,其与资产阶级报纸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作为党报,党性就是它的灵魂。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主要通过刊登党中央的文件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领导同志的文章、讲话来组成社论的主要部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在这些言论中体现出来,这也是报纸新闻报道的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也是新闻党性的主要表现,这构成了《新华日报》与资产阶级报纸最鲜明的区别。

新闻的党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要求仍然是当代新闻媒体工作的指导原则。作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渠道,新闻应当在尊重真实性基础上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实现党性与人民性在新闻中的结合。

2.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读者群众中,“工人占第一位,学生占第二位,国民党机关公务员占第三位。”[14]像新华日报这种以劳动人民为阅读主体的报纸,在国统区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刊行业的具体实践与贯彻。在具体的发行过程中,《新华日报》也在不断加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将目光放在国统区最广大的劳动群众上,依靠群众,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发声,同国统区的群众建立了亲密的血肉联系。

跨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作为新闻报纸的受众群体,是新闻最忠实的观众。传播者应当将关注点侧重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与实际问题,建立与读者的沟通机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完善报刊编辑与发行机制,通过对民意的调查改善报刊的版面与内容,真正做到为人民发声,成为人民的忠诚代表。

猜你喜欢
国统区新华日报国民党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快过关了
中苏文化协会与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统区苏联形象的构建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人民武装发展的历史特点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