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欣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梧桐庄矿,河北 邯郸056200)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煤矿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因此,煤矿开采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工作与内容。煤矿开采工作,不仅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同时工作流程更为烦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水的因素。为保证各项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得煤矿质量与数量得到保障,要将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在工作中。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特别是在面对大煤矿时,如果在开采工作完毕后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积水将会直接涌入矿井当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透水问题。除此之外,许多废弃矿井在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老空水水害问题,这会对煤矿开采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在富水煤系砂岩裂缝地带,在对采掘面进行揭露时,水体将会从不同部位渗出,如原生或者后生等,其主要表现情况是巷道渗水或者工作面顶板渗水等。如果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没有其他水源补给或者地表水补给,这并不会对开采工作或者矿井造成影响。如果排水系统的稳定性无法保障,那么将会对各环节工作的展开产生负面影响。
在展开煤矿开采工作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做好相应的现场勘察工作,明确现场情况,然后对开采等各项工作进行方案的制定。但是,从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出,地质勘查工作并不到位。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作用,对该项工作造成忽视。这一情况的产生,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施工部门没有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在工作中经常会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各类问题情况的产生,如风险问题严重、抗风险能力下降等[1]。种种问题的出现,会对煤矿开采工作产生制约。
基础工作是煤矿开采中的重点内容,基础工作会对煤炭开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经常会出现基础工作不达标的情况,从而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为防水工作的展开带来很大难度。例如,在实际设计工作的开展中,设计工作会存在很大纰漏问题,也就是说设计方案并不完善。部分设计内容与国家相关标准与规定并不符合,除此之外,会存在施工技术使用不当等情况。基础工作的不完善,会对开采工作的进行造成影响。
煤矿开采工作主要是在地下进行,对于地面的防水工作尤为重要,做好地面防水工作,可以为各环节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将地面防水方法应用在煤矿开采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于地面防水工作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在地面进行防排水工程建设工作,这样能够将雨水等及时排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雨水渗透等情况产生[2]。第二,在井口与建筑场地选用过程中,要保证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量在地势较低的场地选用井口与场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井口与场地内的建筑主要标高能够高出历年洪水的最高位置,从而避免出现淹没问题。第三,如果矿区处于河流位置,对于煤矿内的漏水位置处进行标记,接着做好填筑工作,一般情况下使用粘土或者水泥等进行填筑,防止水流渗入其中。如果河流量较大,可以通过改道引流方式,将河流水量情况进行缓解。第四,在矿区位置中经常会出现积水问题,稍有不慎将会出现渗漏问题,导致大规模水灾问题产生。基于此,在积水现象产生时,可以通过挖掘排水沟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矿区实际情况不能够展开疏水沟挖掘工作,则可通过开砸隧道的方式,将水直接排出矿区。
井下防水技术是综合防治水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井下防水技术通常会被分为井下防水技术与疏导式排水技术两种。在实际技术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开采过程中,要对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测算。如果在煤层与含水层中具有一定距离,那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防水工作,防止含水层被破坏出现水灾等问题。如果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距离较小或者较为贴近,那么在进行开采工作之前,要展开排水工作。第二,在实际井下防水技术的选用中,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排水效果较好的技术,那么经济成本也相对较高[3]。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会存在一定难度与问题,基于此,需要保证技术选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三,在井下防水工作开展中,要始终遵循合理开采原则。在开采前,相关施工人员与工作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对现场地质情况以及地貌情况等进行勘察与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与施工计划。尽量将开采地区选择在地势情况与地质情况较好的区域,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该地区水量相对较少,促使各项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
将综合探测技术应用在煤矿开采中,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开采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将水害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实际综合探测技术的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开采工作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方案与计划,在计划设计之前,可以通过综合物探测方式,对开采地区的地质构造情况以及导水特性进行分析与明确。例如,可以利用顺变电磁法、地震物探等方式,这样可以了解开采区断层、陷落柱等实际情况[4]。对于探测到的数据信息,需要进行合理分析,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第二,如果经过地面物探检查后,发现存在可以导水构造,那么在实际开采挖掘中,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工作。在井下探查工作的开展中,可以采取物探方式加钻探方式,对于倒水异常进行超前探测时,可以采取顺变电磁法,接着结合钻探方式进行验证,为防突水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第三,在进行工作面回采工作前,需要对底板展开综合水文地质探测工作,对开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做出进一步明确。在对工作面回风巷以及运输巷的水层情况进行探测时,可以采取高密制度直流电法。这样可以明确导水构造的实际发育情况,为后续开采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煤矿对我国社会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煤矿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水害问题。一旦出现水害问题,将会对煤矿工作的展开以及煤矿质量造成影响。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要加强对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综合防治水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将水害问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各项开采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我国相关煤矿企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