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动张家港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2019-01-27 09:03:24范继路丽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张家港张家港市产学研

范继,路丽梅

(1.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 张家港215600;2.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215600)

1 引言

现今国家战略层面上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深度产教融合,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此外,在江苏省“一中心一基地”和苏州市关于打造“一基地一高地”的重要文件精神引领下,张家港市围绕“四大路径”实施聚焦转型创新驱动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实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张家港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的内在源动力。

张家港作为人才聚集高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凝心聚力与政府、企业、金融等机构寻求同频共振,形成高校带动,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共同创新的高校带动的新型政产学研创新模式。助推张家港经济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上平稳过渡。

2 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内涵及不足

2.1 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内涵

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内涵丰富,是集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制度政策保障、科技创新等要素的新型体系。高校要瞄准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1]。

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系统创新模式的内涵就是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中的社会服务功能最大化,顺应知识生产方式变化,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后劲。

2.2 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不足

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整合,寻找政产学研四方的共同点是破合作壁垒而实现协同的重要环节,负责沟通搭桥、咨询服务、统筹协同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和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是协同创新通道中的一大障碍,高校本身就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的发展平台,而此类创新平台的成果主要呈现于实验室,而企业是成果产业化平台,二者因利益追求不同而难以形成协同合作的最大动力[2]。

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刚刚兴起,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考核机制保障性政策不健全,教师科研还是较多单打独斗,很难做到科研抱团,潜心面向市场进行科技攻关活动。此外,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在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上重视对科研人员横向技术服务成效的考核,成果转化率提高势必赢得政府和企业支持,高校在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中就发挥了主引擎作用。

3 张家港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

在新常态下,张家港市要想加快地方企业自主创新步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在地方高校联合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政府及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企业申报省市、国家等相关科技项目,赢得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高校作为人才聚集高地,是盘活整个体系的核心,如何创新性地激发核心动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

3.1 高校要聚焦核心任务,高目标定位,注重系统整体功能

高校要把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核心任务,高目标定位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优势互补、集中资源攻克企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同时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追求更高创新目标,增强协同创新的源动力。要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明确人才为创新根本、学科为创新基础、科研为创新支撑的核心任务,实现校内创新资源的高效融合。

高校要主动与企业以共建实践基地等方式实现联合培养,最大程度上提高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同时在研究生培养上要予以政策上的激励,给予研究生一定的经费与条件,为研究生潜心科研提供相应保障[3]。

3.2 高校要重视管理运行模式的改革,建立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发展机制

实现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与长效发展,高校需在组织管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考评政策等方面决心改革。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成果体现、科研水平实践的重要途径,打破高校内部管理运营体制常规化的壁垒,广泛吸纳社会上的创新力量,树立全面开放原则。

高校的考评制度要重视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量化的科研成果,要有长远的市场意识。成果共享的前提是创新要素之间平等互利,目标不是争夺与放弃利益,而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协同创新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风险共担也是整个创新体系面对激烈外部环境冲击的重要防御[4]。

3.3 高校要充分借力政府、联合科研院所与中介平台,盘活整个创新体系

政府政策法规、资金保障是盘活整个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引擎,政府也在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但这些法规还是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困难,宏观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政产学研协同中的引导作用还是比较薄弱,政府机构应在针对创新主体从事科研攻关而进行的经济行为过程中提供完善的、可操作的政策、法律保障。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到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契合点,而政府是引导、牵线搭桥的主要动力,张家港市已经成立十几家由政府支持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但部分机构运行低效,释放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活力不够,政府要约束规范此类中介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采用设立专项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等手段来注入活力,同时制定独立的经费管理办法来确保资金有效应用。

4 结语

为深化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保张家港市2020年21%的工业增加值率,3%的科技研发投入GDP 比重等目标,实现张家港市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新提升,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对激发地方经济发展后劲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探究了张家港市高校带动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凝练出了高校要聚焦核心任务、注重系统整体功能、重视管理运行模式的改革、建立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发展机制以及借力政府、联合科研院所与中介平台,盘活整个创新体系三条准则,对张家港实现“产业领跑、创新驱动、智汇港城”三大计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张家港张家港市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华人时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54
张家港市 念好“三字经” 用好“123工作法”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6:08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曲艺(2021年1期)2021-01-15 10:53:12
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26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