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214206)
在传统模式中受客观因素影响,财务管理具有封闭式特点,信息的影响范围有限,只能在企业内部进行传播,且难以快速、精准地获取外部信息。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被打破,为物质、资本和信息的流动提供了可靠的渠道。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企业,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加密切。所有在职员工均能打破时空因素的限制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获取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协同作用,财务管理工作开始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国际交流活动的深入,国内企业开始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便实现更好的运营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我国企业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则需要对当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不断提升其适用性和实用性。可以说在当前阶段,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发展已然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1,2]。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个虚拟性平台,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以企业的财务共享管理平台为例进行说明,使用者均需要登录账号,输入正确的口令后方能成功登录。可是其安全性并不高,极易被不法分子盗取或入侵,非法窃取财务信息,将其变卖或泄露。无论何种行为,均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在信息化时代,一切活动都是以数据的开始采集为源头,然后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探究彼此间的关联,制定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优化方案,是一种具有正向特点的思维模式。目前,大多数财务管理者对于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不具有正确而透彻的认识,具有滞后性特点的传统工作理念给企业的有序发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在初始阶段,工作人员只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核算,现如今则需要利用先进的IT技术和专业的分析工具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和探究,这时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专业能力、实践操作、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满足其岗位所需。但是在当前阶段,依旧存在财务工作人员缺乏自我提升意识,不具有奋发上进精神的情况,人才缺口不断扩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3]。
数据源自业务,同时,服务于业务,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影响、相互协作的关系。对于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而言,在数据的采集、筛选和判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为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与真实性,企业管理者应该将数据采集这一项工作交给业务人员负责。即使在存储过程中,出现了系统受损和系统数据丢失等情况,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其进行修复。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者应摒弃以往封闭式的财务管理方式,立足于现实,在对企业发展特点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思维”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平台的创建,对企业当前的财务数据进行必要整合,从而提升有效数据资料的获取效率。
①基于原有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从实践角度出发,在企业内部进行专业部门的增设,负责所有与企业业务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和存储,然后进行相关平台的创建和运行。②对当前的财务管理团队进行优化,适当增添一定比例的专业数据分析人员,利用数据分析、统计学分析等专业技术,进行有效数据的采集、筛选和分析,对其所具有的价值进行深挖,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③在信息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者应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工作理念,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此举不仅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良好管理效果的发挥,而且为更多数据的采集提供便利,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4]。④注重对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使其具备“互联网+”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一方面,作为财务人员需要对企业现有的专业财务软件进行熟练操作,将此项技能视为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立足于现实,要求财务人员加强日常工作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以此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