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洁
(西柏坡纪念馆,石家庄050411)
红色旅游理念就是带领现代人重温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旅游景区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在各地创建的带有标志性的纪念地点。红色旅游就是以这些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迹作为旅游的载体与资源,并且以红色旅游景区所蕴含的中国革命精神为主要内涵,将其所呈现的地方作为旅游的目的地,是以带领旅游人员缅怀先烈、学习中国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旅游形式。西柏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风景壮丽、山水秀美,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旅游教育圣地。本文以西柏坡纪念馆的建设发展作为依据,探讨了西柏坡纪念馆如何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带动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
纵观革命历史进程,西柏坡有幸成为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所以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西柏坡见证了很多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因此,也流传下来了很多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遗迹和遗产,西柏坡是汇集中国革命历史与凝聚中国革命精神的地方,有着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
西柏坡位于我国河北省平山县内,紧靠太行山脉,连接着源源流淌的滹沱河,风景秀丽,水秀山明。在中国抗日战争阶段,河北平山县就已经是非常著名的革命模范县城。1949 年3 月23 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到达北平创建新中国。中国历史的发展赋予了西柏坡独有的文化和历史地位,使得拥有丰厚中国历史遗迹的西柏坡成为了当下十分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1]。
中国革命历史赋予了西柏坡独有的西柏坡革命精神。西柏坡在革命时期,毛主席和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创造了全新的未来。与此同时,党中央还提出了将“两个务必”作为关键核心的中国西柏坡精神,这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赢得胜利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践行廉政为民的重要思想。
西柏坡的核心景区包括革命主题展览馆、革命纪念碑、丰碑林、中国革命遗址地、中共旧址地,以及中国五大书记的铜像等。由三十多处景点构成的西柏坡红色景区,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教育资源。从1955 年西柏坡纪念馆建立至今,已有60 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党中央各级领导以及当地各级领导和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和支持下,通过数辈的西柏坡人的勤劳创造和全身心的奉献,如今的西柏坡因为其本身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历史地位、后人的勤劳修缮以及充分完备的旅游资源和设施、丰富的历史教育理念和体系、新颖的历史阅读方式、风景秀丽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旅游服务,成为了享誉中国各地的红色革命纪念馆以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良教育场所,也是我国的AAAAA 级红色旅游圣地。
从贯彻党中央的人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西柏坡纪念馆结合“赶考精神”与“两个务必”这独有的教育资源,依据创建中国传统革命基地、坚定信念基地以及中国共产党教育基地相融合的旅游服务理念,对西柏坡红色教育资源展开系统化、科学化地全面包装,将其作为聚集中国革命历史与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融入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知识风趣等多个深受中国各界人士喜爱的教育模式,创建打造成满足游客所需的趣味性、人文性以及艺术性的特色化红色旅游景区,让游客能从中进行深思,展现中国红色旅游景区的特有魅力,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树起了一面旗帜,充分发挥西柏坡纪念馆教育资源优势,带动中国红色旅游景区的进步和发展[2]。
西柏坡纪念馆要抓住关键的景区宣传机会,主动出击,提高西柏坡纪念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以通过联合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大型红色纪念活动、举办红歌会等,引起人们的关注。还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邀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到西柏坡纪念馆进行采访和采风,以西柏坡纪念馆为主题进行新闻报道等。例如,央视举办的《走基层》节目就曾到西柏坡进行调查和采访,了解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平时的生活与工作,并进行了连续五期的宣传报道,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充分发挥西柏坡纪念馆的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地提升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的社会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作用,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