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之路径探析

2019-01-27 04:18牛晓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老同志支部干部

牛晓飞

(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新加坡639798)

1 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必要性

1.1 支部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是党联系老党员、老同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支部不断加强、改进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在人口老龄化加剧、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外部环境下,高校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必要对自身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剖析[1]。

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党建为引领,把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是实现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发挥凝聚力和号召力,动员身边的老党员、老专家、老教授参与其中。此外,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服务社会等领域整体推进的同时,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尊老敬老校园文化,才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完整人格,有利于师德师风的建设,有利于大学文化的传承。

1.3 落实顶层设计的必然要求

2016年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从“重要资源”和“重要力量”角度规划了新时期离退休干部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提升支部组织力也恰是对这一提法的创新性实践。2018年,党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提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特别领域,将组织力提升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的动力指向。这些高组织位阶的顶层设计,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2]。

2 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高校离退休干部组织力的界定

剖析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要从党支部组织力一般性概念、内涵着眼。党支部组织力是指支部为了实现其功能、完成其职责,凭借自身科学的组织体系和可充分利用的组织资源,将党员和身边群众动员、组织起来的能力。可以说,组织力来源于组织生活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方面面。党支部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3]。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具有组织力的一般性内涵,但有其特色性延伸。特色承载体不仅是“高校”,体现了支部成员的来源,还是“离退休干部”,体现了支部成员身份。可以说这些老党员、老干部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亲历者和见证者,具有深厚的政治和文化优势、经验和专注优势、威望和话语优势。这些经历和优势可以升华为组织力,具有思想引领、行为示范、精神涵养的作用。其核心由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自身建设能力四个维度能力构成。

2.2 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支部存在的诸多显性、常态问题;第二,以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弱为问题导向,抽象概括得来的各种隐形问题。

2.2.1 显性问题

高等教育全面复兴和大众化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高校退休人数不断增加的主因,也自然增加了离退休干部工作和支部建设的难度。第一,高龄大病多,因年龄增大、体弱多病,带来了诸如走不动、听不见、看不清、想不通等老年问题。第二,居住区域广,由于养老模式、生活模式、高校办学的多元化,老同志居住分布日趋分散。第三,现实困境多,有的老同志离开教学科研岗位后很难适应角色转变,有的老同志面对空巢失独、赡养继承、婚姻选择等现实问题,开始情绪波动和思想困惑。由此直接导致党员出勤率不高、组织执行力不高、支部设置与调整滞后、组织生活弱化等现象。

2.2.2 隐形问题

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隐形问题,可以透过组织力的四个维度进行分类梳理:第一,政治引领力不足。个别支部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作原则淡化,未有效引导老党员、老同志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第二,组织覆盖力不足。面对老党员的迁移和现实困境的增加,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支部、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支部的组织覆盖目标越来越难。第三,群众凝聚力不足。当越来越多的老党员处于组织生活在校园、日常生活在社区化的二元化状态。很大程度地削弱了支部通过联络更好地贴近老同志、青年教师、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的凝聚能力。第四,自身建设能力不足。当大量“50 后”和少量“60 后”进入退休行列,进一步拉大了新老党员思想和生活的代差。如果支部不适应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的无效与无序。

3 提升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力路径思考

3.1 开放支部设置,在政治引领上实现新突破

符合教育发展潮流和老同志特点的支部设置形式,才能更好地凸显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力。按“四个有利于”和“两个覆盖”原则,利用居住相邻、兴趣相同、学缘相近等要素建立支部或临时支部。在保持组织隶属关系、党费收缴渠道、落实本单位主体责任不变的前提下,倡导党员采取“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方式,就近在社区、打破年龄界限到大学生、教师支部参加组织生活,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纳入党组织教育管理之中。在开放支部设置方式下,能够更好地激发老党员的奉献热情,自觉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升支部的聚合引领力。

3.2 选优育强支书,在支部活力上实现突破

在老党员群体里优中选优,是延续多年提升支部建设水平的思维、做法。但在新形势、新矛盾的作用下,往往会出现无优可选或选而不任的情况,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事关支部合力。建议在离退休干部工作部门内选派在职党员干部兼职担任支部书记。在职党员干部相对年轻、精力充沛,对党的政策敏锐,兼任支部书记后,支部活动更丰富、活力更显著。无论新老党员担任支部书记,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进行教育和培训,磨炼其信心公心决心匠心、引导其发挥“头雁”作用。当头雁飞、雁阵随成为支部常态,这样的支部就是有活力的、有凝聚力的。

3.3 发挥党员作用,让小小支部充满正能量

支部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开展符合高校高知群体特点活动,推动老党员、老干部理论学习往深往实走,进一步探索老同志发挥正能量的空间。作为老教授,一定知道现在年轻一代真正缺少什么,大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不是理论,而是缺少对传统的理解,因此,要帮助年轻一代打好根基,在讲党史、讲国史、讲校史、讲个人经历中,把好传统继承下来,助力大学生成才成长。也可以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当老党员、老干部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个人价值取向,支部一定充满正能量、富有战斗力。

3.4 创新服务,在支部感召力上实现突破

创新服务要精准,重在用心用情。支部可通过一件件具体、个性的服务,一句句真诚、温暖的话语,实现对老同志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的目的。支部要定期选树好先进典型,向社会展示新时期老党员、老干部的本色美、心态美、风范美,激励带动更大的群体。支部要鼓励老党员扩大“朋友圈”,与身边的非党员老同志和群众交朋友,随时随地倾听他们的呼声。支部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新宣传、管理和服务工作,借以增强支部吸引力和感召力。

4 结语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高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身存在的显性问题,还是支部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隐性问题,都构成支部组织力提升的障碍,其化解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提升支部组织力上,一定要基于问题的解决和群体特点因势利导,才能寻找到破解和提升路径。

猜你喜欢
老同志支部干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支部园地
老同志书画摄影作品选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