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有波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做出的重大政治决策,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四大历史机遇,抓住机遇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应受到各级党政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保障,也是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历史契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以“为人民服务”来转变政府职能,“不论行政体制怎么改,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风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本质特征”,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党上下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不断提高公务员群体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内化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高度自觉,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政府的服务导向,破除“四唯”(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统一。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最有利的时代机遇和最基本的保障。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方向做出的战略布局,自提出之日起,就在不断指引党的各项事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路径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能够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工程,有效促进民生的改善,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政府不断改善和创新工作方式,促使政府回归服务本位和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能。其次,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组织与制度支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规则也更加规范,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政府各部门的权责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过程。再次,全面依法治国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随着各项法制法规的逐渐完善,政府的法治化水平逐步提高,这提高了政治的透明性和政务流程的公开化,能够利用法治手段保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另外,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纪律保障。党政干部如果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或者推诿扯皮,就要受到党政国法的严厉制裁,党员干部的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被不断强化,这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严明了纪律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确保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腐败严重背离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政府的服务导向,与腐败相伴随的“四风”问题等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要根除的弊病。在反腐败斗争中,我党始终坚持有腐必反,以雷霆手段“打虎拍蝇”,坚持“靶向治疗”,“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形成的高压态势极大地震慑了广大党员干部,在改进党的作风、纯洁干部队伍、培育健康的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发掘了一批作风优良、忠诚实干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随着反腐的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四个全覆盖”(纪律监督全覆盖、监察监督全覆盖、派驻监督全覆盖、巡视巡察监督全覆盖)的落实,“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已经形成,反腐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各级党政机关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也有了本质的提升,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也不断觉醒,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服务型政府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给我国的多个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新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方式。“互联网+政务服务”本质上就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将党政机关的办事流程在网络公开化,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推行一网通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指尖式服务”,使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政府服务。国务院明确发文规定,2019年底,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70%,“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进,网络政务平台的建设速度加快,各种政务APP、微信小程序和网上办事大厅都越来越人性化、便利化和高效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了广阔的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便民化,也加速了我国政府从“审批型”到“服务型”的转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就是要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要让人民群众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成果惠及全民。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通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更高效的便民服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做出的政治决策,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广大党政干部应抓住历史机遇,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