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武
今年以来,广西民政厅结合中央、自治区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自觉以“六个聚焦、六个紧盯”为“检视镜”,重点围绕群众身边尤其是扶贫领域易发、多发、高发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有效防范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骗保”等问题,向“主题教育”活动交出了“守初心、担使命”之答卷。
聚焦脱贫攻坚,紧盯政策衔接不到位问题。针对过去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厅党组积极深入基层调研,不断健全完善低保制度,切实将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刚性支出较大、收不抵支的家庭中的重病患者(伤者),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老年人,全部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进一步编密织牢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的“网底”。
聚焦精准识别,紧盯低保对象认定不够精准问题。为消除这一工作“顽症”,今年以来全区民政通过“三强化”进行边整边改,即强化一线民政低保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完善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低保审核审批“五关两公示”,即坚持严把“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审核确认关”及“审核结果公示、审批结果公示”等;强化新申请对象“凡进必核”,让骗保、错保、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无处遁形。
聚焦改革创新,紧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创新启动农村低保制度“三项服务改革”:一是推行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改革,简化低保审核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目前,全区已有81个县区开展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改革。二是率先推行无纸化审批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社会救助”,在全区101个县全面推开低保申请受理全程无纸化。三是开通城乡低保网上自助申请,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村、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请低保,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资金监管,紧盯低保资金监管缺位问题。通过完善相关资金监管文件,联合自治区财政厅出台管理办法,将中央、自治区补助资金直接打入享受对象银行账户,杜绝克扣、截留、挪用现象。同时,还在全区民政系统全面排查资金发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风险点,检查资金发放的准确性、及时性、合法性,将救助金每月发放金额超过3000元的账号和对象重点排查,共排查出问题38个,目前已全部整改。
聚焦干部作风,紧盯低保经办服务作风问题。为防范基层农村低保服务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不正之风,民政系统形成上下联动做好“四个系统发力”文章:一是建立专项工作方案,强化系统业务指导,先后印发了《2019年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2019年度民政领域扶贫资金项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部署全区民政系统开展专项治理。二是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强化系统暗访抽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先后派出7个督查组,深入53个贫困县开展督查检查和暗访,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基层整改。三是建立审核审批备案制度,强化系统作风监管,杜绝低保工作中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四是建立群众评定举报制度,强化系统社会监督。
聚焦社会热点,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问题严整改。为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自治区民政厅建立了全区民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系统抓、重点抓”工作制度,分别选取工作落实较好、农村低保对象多以及存量问题较多问题的20个县区作为联系点,采取“重点抓”的办法加强定向跟踪和重点指导。同时,要求每个县重点县选定30%的乡镇作为重点抓的对象,每个乡镇要选定30%的村(居)委会作为重点抓的对象。
“六个聚焦、六个紧盯”这一“检视镜”确实检出过去工作存在的不少“病症”,并同步治好了基层工作许多“疑难杂症”,向“主题教育”活动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