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娴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项目建设单位应进行相应创新,加大对运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是PPP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对促进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时,如果政府单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就会同社会资本合作完成,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PPP模式。一般在采用PPP模式时双方会制定相应的准则,用来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经济效益,以及各自应当提供的服务,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在使用PPP模式时融资单位应当经过政府单位的授权,待政府部门准许后派出相应的代表来与政府单位共同合作,创建PPP项目企业。一旦PPP项目企业成立,就要对其进行运营管理。实际上,PPP模式本身就属于管理模式,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保证公共服务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虽然PPP项目是由政府单位和社会资本单位共同合作的,但是两个行为主体从事PPP项目的出发点明显不同。政府单位主要是为了借助PPP项目来将自身的公益性更好地体现出来,而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主要是为了实现更多的利润,这就使得双方必须签订合同来规范和约束彼此的行为,以此来保证项目有序开展。
因为PPP项目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的,因此二者在资源使用上具有共享性。不同的主体拥有不同的资源,对于政府来说,其资源主要是政策资源,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其资源主要是技术资源,双方在开展PPP项目时,通过共享这些资源,可以提高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质量,使其社会公共性充分体现出来,同时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互利互惠[1]。
PPP项目具有双方合作的长期性和关系的复杂性,这主要是因为PPP项目的承建方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在建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涉及的部门较多,如税务部门、贷款银行等,因此,PPP项目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而社会公共设施是长期为社会服务的,PPP项目因此也呈现出一定的长期性。
PPP模式不仅在融资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可以促进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的运营机制改革,加快实现产权多元化,提高项目经营效率,降低设施运营成本。就现阶段而言,由于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如相关机制不完善、运营成本过高等,下面主要针对运营成本问题进行分析。
PPP项目多是一些利润薄、利润回报预期低、投资成本回收时间比较长的项目。常见的PPP项目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市公共自行车出租等,这些项目因为其社会公共性而具有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另外,这些项目常常会与国家义务等挂钩,而现有的制度却无法与融资运营同步发展,因此,存在很大的风险。
PPP模式在公共设施领域的实施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公共设施领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投资,更重要的是日常运营的成本很高,这也是政府建设这类项目需要公共财政补贴的原因。通常政府为了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会将这些成本转为投资方的成本,一旦出现投资回报低于运营成本的情况,投资者就会中断投资,导致PPP项目无法顺利完成。
第一,材料计划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合同清单内的细项,尤其工程量清单是作为项目部编制材料需求计划的依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制作材料用量计划,可以一周制定一次,也可以一个月制定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材料用量技术时应结合项目剩余材料量和所需材料市场价格等数据,确保材料计划制定科学合理[2]。
第二,材料使用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各操作层按计划领料,防止浪费,如发生超额用料,施工员必须有甲方和监理签发的施工变更单及变更部门的施工预算方可领用,强化材料计划的严肃性。在使用材料时应当明确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并据此规划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防止过早将材料运入施工现场,导致材料因长期堆放而出现腐蚀、变质等问题,也不能过晚将材料运入现场而耽误项目的进度,甚至会因延误工期而被罚款,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所有需要使用的材料,都应当设置相应的保护措施,存放时确保存材料的存放环境符合相关要求,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碎的材料。
第三,材料进场验收与材料领发。为了把住质量和数量关,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场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3];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等;对于每一次验收,都应当做好记录,发现有不合格的材料时严禁继续验收。在领发材料时如果没有领料单,则不进行材料发放。同时,在领发材料时也要做好相应记录,为制定下一次的材料采购计划提供依据。
第四是材料的回收。对于没有用完的材料,应及时回收,可以办理退料手续,依照流程进行退料。对于材料的包装等,也要进行回收,一方面可以保证现场的环境干净整洁,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如果一个PPP项目过于复杂,那么项目涉及的方面就会增多,如市场、人员和时间等,并且随着施工的进行,部分因素会产生变化,例如人员安排变化,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做好事前计划,就可以有效估算出施工的变量,降低成本消耗。通常要进行事前预算需要估算总体成本下的各个可控范围内的分成本,在各项分成本预算之后需要反复核对,还要对稍有争议的责任、权利、利益等签下合同,使其按照合同办事,有条理无争议,从而使得项目顺利完成。
企业管理团队整体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软实力。优秀的管理人才必然是从企业出发,提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政策策略,优化管理制度,特别是着重于成本相关的管理制度,最大化地为企业利益着想。可以定期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为其提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使其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进行改正,从而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社会对公共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要想保证建设项目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就需要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模式。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管理模式,在减少成本开支,提高成本管理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投资利益,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