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模拟》实验课程是高校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中对实践性要求最高的一门课程,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专业课程修读效果的检验,又是学生实现由入职前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到评估实务部门做评估实务项目之间平滑过渡的关键一环。
对此,国内但凡开设有资产评估专业的高校均早已形成了清晰的认识,也纷纷对资产评估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设,并陆续出版了一些实验教材和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但我们综观后不难发现,尽管大家都是尽可能朝着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水平这个目标在努力,但却因实验教学资源匮乏、评估教学软件配套教材及案例不足、教学案例相对陈旧且与现实脱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欠多元化、专业理论教师本身实践匮乏等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在现有《资产评估模拟》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基于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结合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的教育特点,理论摸索并实践构建全新的资产评估模拟实验教学体系,并对现有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探索,加强实验课程师资实操能力的培训和团队组建,以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确保课程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实验课程建设的迫切之需!也是实现该课程让学生在评估模拟演练中认知世界、释放潜能并掌握应有的技能的教学目的的不二法门。
任何课程都需要在实施前确定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对于我们拟重构的《资产评估模拟》实验课程而言,因授课对象为资产评估专业学生或其他经管类学生,结合该学科应用型特点,显然,其教学的目标首要是突出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软件操作能力,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首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是职业素养的提升,为此我们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会围绕此教学目标来开展实施和组织。
现有我校及国内其他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所用教材,均无例外地采用了从单项资产到多项资产,最后到整体企业价值评估的思路,这种由简到繁的操作思路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知识、锻炼动手能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即难以使学生具备应对纷繁复杂评估实务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鉴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拟在教学内容上包含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所采用的案例将全部来自实务界,由资产评估各位专业老师按其所擅长的评估领域,收集、编撰和研讨,但又不囿于此,而是将更多地兼顾与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的资产评估热点和难点,进行实时更新调整,以期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性实验则是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从评估对象,到评估方法、评估参数,均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信息收集、研判来最终确定。当然,教师会扮演适时指导的角色。具体讲,我们拟从课程内容的范围、深度、广度和内容重点等层面进行重新整合,以协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力求既兼顾通过动手实践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对资产评估具体流程的熟悉,又尽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应对不同情境或复杂评估对象的独立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评估方法及参数的选择能力以及创新性解决估值难题的能力。
网络时代,随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日益增长,信息内容越趋分散,各种碎片化信息充斥在我们四周,不但增加了人们信息筛选的难度,也极易因信息的不完整让人们产生误导,同时降低深层学习的效率。在此种情形下,当我们要提高估值的可信度或准确性时,到底应该从哪些渠道收集信息,收集信息后又该如何处理,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以企业价值评估为例,首先我们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拟评估对象。因上市公司资料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得,有利于后续的实践,故评估对象的范围锁定为国内上市公司。可是,国内仅主板市场就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如何选择是个大的问题。而要确定公司,又需要先确定行业。如果本着学习与务实两不误的原则,显然我们会倾向于引导学生选择朝阳行业。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成熟或夕阳产业就没有投资机会。具体要结合国家政策、生命周期并研判未来世界及国内宏观经济的走势。行业选定后,需确定具体公司,学生可优先选龙头企业,或锁定主营突出,毛利率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增长较快,管理层务实且能力出众,资产规模逐年递增,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等,升值潜力大的公司。而要判断一个企业发展后劲如何,只通过财务报表显然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同学们集思广益地思考如何收集企业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经过激烈的探讨,可尝试从如下渠道获取:国家工商企业信息网、税务总局、企业官网、行业协会及网站、购物网站口碑、所在地政府或职能部门的口碑、竞争对手、上下游客户访谈、实地调研走访、公司员工或高管访谈、行业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审计报告、企业废弃垃圾情况、企业仓库车辆进出状况、企业大门员工风貌或进出数量、企业日夜照明情况、产品亲自试用等等。通过信息收集,真正体现企业前景的信息就浮出水面,而这些信息显然比公开的财务报表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真实状态。最终,可确定目标企业。
通过现有教材的学习,确实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资产评估方法、程序,但是却无法锻炼学生面临不同估值对象进行判断、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进行专门的估值建模学习,并进行多次实践模拟,以应对实践中可能遇到而理论上未涉及的复杂情况。以我校为例,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现金流折现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我们建议选取主营突出的制造业,而具体选哪家公司,则需兼顾企业形象、口碑及与大众日常生活贴近度,最终我们锁定了格力电器进行估值实操。碰巧,该公司非常的特殊,除其本身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口碑外,历年财务报表也显示它不仅以制造业为主,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较高,同时也兼具类金融公司的特点,即它也从事一部分金融公司的借款、放款业务,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以此业务收入来源复杂的公司为例进行教学讲授,则可轻松应对后续学生估值时遇到的复杂情况。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讲授现金流折现模型估值,其中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预测为模型的主线。具体步骤包括:收集历史数据,我们拟采用2009-2018年的财务报表,时间跨度10年。要估算出企业价值,就需要先对财报进行重构,包括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即将与经营有关的会计科目单独列出,对性质相近的科目进行合并,并预留配平项目,与经营无关的一些科目则通过新建科目来合并;对利润表的重构,最重要的一步是对营业收入增长率的预测,对于制造业,通常是收入驱动型企业,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分产品进行预测。由于企业在10年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并购、重组等事宜,而这些会导致企业报表所披露的分产品营收明细变化很大,从而减少历史增长率个数,为此,学生可以变通地选取分行业或分地区预测,目的是确保同一分类明细下靠近估值时点的连续历史增长率最多。接着是对历史增长率剔除异常值后取平均作为一般情况下的预测增长率,同时结合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趋势,再给出乐观和悲观情况下的增长率预测,最后对三种情况取加权平均,得到最终的营收增长率,权重视具体行业和公司酌情而定。
重构好IS、BS表后,就是营运资金表的计算和预测,我们需要对许多科目进行预测。对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非常重要,其预测不仅涉及资产负债表,还会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产生影响,固定资产预测中的折旧也会影响利润表,固定资产购建、折旧则影响现金流量表,为此需要查阅报表,重点关注附注科目明细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投资的规划;基本模型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预测都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建模时,需综合考虑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对债务融资的需求、债务期限特征来做预测。最后,对格力电器而言,我们所估算的企业价值只是其中主营部分产生的价值,企业金融收支业务尚未考虑,对于这部分价值可以按照营收增长率预测办法进行预测,并把其价值加总到企业整体价值中。
通过上述新增估值内容,学生能切实学会如何应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对一家公司进行估值,对估值中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处理数据并应用于预测,有了清晰的认识。即使今后遇到不同企业,或者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有了现在学习的功底,也可以较轻松的应对了。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企业价值评估,往年教学情况显示,仅仅是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和懂得估值的方法及技巧,只有手把手地教学生做一遍估值模拟,遇到不同估值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深入的个别分析和讨论,才能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这个过程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通常要花10周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教与学,具体估值工作也非常的繁琐,但对于他们能力和技能的提升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传统的资产评估实验课教学手段通常采用PPT讲解,理论知识回顾,案例背景介绍,学生按照老师说讲授方法进行案例模拟实验的模式。非常明显,这种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并没有动力去积极思考问题,还是在等待着输入、灌输,然后搬砖照做。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让实验课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要改变现有教学模式,在课堂内外引入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其中信息化或智能化是首选之一。实践中,我们将更新的教学讲义、视频、教学大纲、教学方案、重难点指导、实训指导书、习题集等教学资料提前上传至智慧树,并开设网上答疑,列出参考资料与网络资源链接,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
为了在教学中扮演主导或积极辅导者的角色, 教师在授课前,预先提出实验要求和目标,布置好预习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准备好课堂上拟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能带着疑问走进每一次课堂,具有一定的参与积极性。当然,对学生是否做了预习以及预习效果如何,可以通过提前设计好的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环节来进行相应的检验。模拟操作期间,鼓励学生采用现场或网络等多渠道收集、选择项目和相关信息,独立思考可选评估方法或对现有方法修正完善,对评估参数的选择进行组内或组间分享、讨论或辩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同时提供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的机会(比如自选企业价值评估对象)或最大化可供选择的题目,按兴趣合理分组以提高学生实验项目参与度和投入度,防止搭便车问题;教师将积极指导、引导和协调学生去发现、多角度解决实验环节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难问题。
采用教学+实验+实习的教学手段是我们开展实验课努力的方向,但实习基地接纳意愿和能力毕竟有限,而参与授课老师自身又存在实务经验匮乏的现状,为此可采取对参与授课老师定期或不定期资产评估实务轮训,或安排教师利用闲暇时间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行业企业的了解,掌握最新技术,将课堂教学与产业需求结合在一起。从而彻底改变专业理论老师实践能力薄弱的瓶颈,力求实现以学带教。同时,还可考虑增设学生对评估对象的实地勘察、信息收集环节,以持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此外,随时接受和吸纳学生的意见与要求,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教学手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落实,以期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最后,实验课程中的分组对于学生团队精神与意识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而要避免搭便车现象,需要对组员有较深入的了解。而性格色彩测试是迅速了解学生并做好快速分组的最佳选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早就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教学效果有巨大的影响。教师通过清楚了解学生性格色彩特点并因“色”施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不受压抑地展现性格优势同时弥补性格劣势,使其得到有的放矢的教育,增强自信心,并协助其知识系统构建, 不同色彩性格的学生在小组内各司其长的共同进行实验活动,可确保实验教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最终高效实现分组教学的目的。
目前实验教学仅少数老师有经历,而专业大多数老师未曾参与过。很明显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尚未建立起来,存在:1)团队成员匮乏,授课教师后继无人的现状;2)团队创新积极性不高,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方面,由于讲授本课程的老师,包括本专业老师,均是非科班专业出生,少有资产评估行业实务界工作或挂职经历,少有参与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的经历,属于理论知识较丰富、行业企业实践能力不足,同时所掌握知识与现实、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脱节较严重的情况。3)团队成员均未接受正规的估值培训,而难以承担评估对象多变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对估值方法和参数的选取。
为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本专业老师的内部潜力,建立后续教学支撑团队。具体措施为:首先,对本专业教师进行估值建模的轮流培训,在实行的最初可以安排多个老师根据所长共同分担该课程,然后按学期顺次更换讲授其余部分,直至全部内容讲完,则大家均有了讲授经历,通过逐渐过渡的授课模式,这样就可以确保专业内所有教师均可以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当然,具体实施时还需要得到院系领导的支持和本专业所有老师的认可,院系也应按计划对各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实时跟进充分了解,作为课程主讲和建设人,本人也应跟进专业其他老师对该课程的讲授进度和实际效果,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建议,从而共同为本课程高效的课堂和教学质量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外部挖潜,可考虑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为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后续保障。考虑到由于高校和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理念不同,在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往往存在深度合作很难开展的局面。可考虑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共同授课的模式,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教师进修培训活动,同时由合作企业负责提供实习或参观基地,从而即可迅速建设强大的师资团队,又可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能够迅速提高专业教师技术能力,保证课程所讲授教育知识能紧跟社会实际的发展,让知识技术始终保持在专业技术的前沿。
最后,我们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效,学校联合企业打造师资团队,提升师资团队的实践技术以及应用综合研究能力,促进师资团队稳定发展;对学生展开实用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训研究训练,通过师资科研团队的配合,使学生接受科研、教育等多个环节的实践锻炼;师资团队可将科研实践方法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并接纳创新的价值,让学生认识掌握最新的科技前沿和学术发展动向,激发学生对科研事业的兴趣,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思维模式,利用科研技术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能力。
通过资产评估模拟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对学生而言,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评估业务流程的熟悉,培养了独立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锻炼了学生思辨能力以应对不同环境下或复杂资产评估对象选择适宜评估方法和合理参数的估值建模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对老师而言,既强化了自身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又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团队,确保了课程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对类似课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资评模拟实验不应仅限于实验课程,在理论课程讲授环节,就应该尽早进行实验训练,并贯穿整个专业学习期间,模拟实验课程应该是对实验内容的深化或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