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刚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都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频繁,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略显不足,国际影响力还很薄弱。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并日益渗透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而全球化也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文化博弈的结果。虽然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一方面,全球化体现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各国和谐相处,共同面对并合力解决全球变暖、能源、恐怖主义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各个国家可以各具特色,但个别发达国家的话语权不断强化,尤其是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大,这就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调整战略,严防被利益侵蚀或文化侵蚀。于是,全球化过程发展到今天便出现了“民族文化个性”这一概念[1],其目的就是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价值的相对独立性,保持各自民族的文化个性。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文化对其他各民族的影响甚至是侵蚀的现象确实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自觉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发展自己、凸显自己、保持本我、兼容并蓄,在全球化发展中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醒和文化自觉,最终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过程,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醒和自觉的四十年。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2],正是中华民族审时度势,在新时期做出的历史性判断和抉择,指明了未来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份站在战略角度起草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还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历史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会议强调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清楚地指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艰巨性。
虽历经历史变迁,中华文化秉承的儒家思想,推崇的“天”与“人”的中心议题却经久不衰。但在历经近代多舛的外来侵略之后,国人对祖先留下的文化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于是,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虽然从20世纪末至今,中国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但这都改变不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依旧孱弱这一事实,因此,建立“文化自觉”势在必行。而文化也不再仅限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吸收大量异域文化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还应不断融合西方文化,最终服务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文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习近平提出新时期的文化概念其实就是要求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而文化自觉这一概念,其实很早便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3]。所以,文化自觉意识,就是指具有一定文化传统的人群能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文化来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特点、发展趋势等,并能够对自身文化做出认真思考和反省。而文化自信,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数次提出的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与文化认知、交流及发展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深刻认识,具备了文化自觉意识,在对外交流中和品鉴中知其文化之性、明其文化美丑,才能在全球化的文化浪潮中审时度势,激流勇进,不随波逐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对中国教育界冲击最大的应该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迅猛发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是联系汉语和英语的一条纽带,也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如何发挥好英语教学的纽带作用,如何让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让优秀的汉语文化走出国门并融入世界,是英语教师肩上的一份重担。
但近二十几年来席卷整个中国的英语热却给教育界带来了所谓的“汉语危机”,于是很多人呼吁重建文化自信,强化汉语学习,弱化英语教学。这些人认为,当今社会很多人对本土文化缺乏重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一切以西方价值观马首是瞻,很多人将中国的传统节日遗忘,却对西方节日趋之若鹜。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但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绝不能再采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来对待一个事物了。因为全球化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随时都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互动,英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英语必须继续学习,而作为我们母语的中文更要提高,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通的。
当前英语教学中确实存在中国文化缺失的严重问题,这也是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提出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4]。具体来说,就是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了英语之后不能很好地用该语言表达本民族的文化,缺乏母语文化意识,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受英语语法或表达习惯的影响,汉语表达也出现西化现象,产生母语负迁移,这也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直视和面对的问题。
其实,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很希望在英语学习中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但现实中英语教材设计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信息太少,甚至根本没有。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千篇一律来自西方国家的小说、杂志,文章中充斥着西方文化的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对外来文化的引入和介绍更增加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各种外国节日被引入国内,加深了学生对国外文化的推崇。此外,一些所谓国际大片的引进更催生了崇洋媚外情绪的滋生和成长,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确实会存在本民族文化缺失,甚至产生被外来文化侵蚀的危险。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以精读教材为主,泛读、听力教材为辅。尤其在精读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文章就文体、语篇及文化背景展开教学,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提升写作能力上,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在文化传播方面,大多也只是根据文章的创作背景,对作者以及时代意义展开陈述,对篇章内容也是只求学生能懂,或者简单翻译出,很少对文章中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对学生加以论述和解释。这样,老师授课时对中西方文化只求点到为止,学生听课时自然无法提高文化对比的辨别力,更谈不上对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势必不佳。近几年,随着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地位显著提高,民族文化自觉的意识再次被唤醒之后,很多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文等各国语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顺势增加了有关中国文化因素的汉译英题型,大学生们开始对本民族文化加以重视。虽然初衷仍是为了考试,但至少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风貌、传统节日、科技发展都重新温习,潜意识中加深了民族情怀,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瑰丽与绚烂,逐步摒弃“他者”文化的桎梏,重拾对“我者”文化独特性的热爱,更在多种文化的交流中逐步摒弃“唯我独美”的唯心思想,采取更包容的态度兼容并蓄地对待中西方文化,求同存异,促进多文化的融合。
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师本身,应该注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轻贱母语的民族注定是一个缺乏自信的民族。一方面,我们一定要彻底改变当前这种文化自我殖民现象[5],决不能全盘西化,更不能事事以西方的思想为引导,必须要有文化自觉,要认识到汉语文化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掌握好英语这门工具,让学生知道英语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推动人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对促进各民族的沟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汉英翻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学生翻译实践的盲目性,因为很多学生把翻译当作履行教学任务的过程,在实践层面上不考虑所针对的目的语受众对象,没有区分读者对象的区域、阶层、阅读习惯、文化立场、性别构成、审美取向等,更不能将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区别对待,所以译文中出现目的语读者无法接受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目的语读者的民族身份和受众心理等,做到有的放矢,实现“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的目标,真正实现中外文化的完美融合。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熟练掌握好英汉两种语言,我们才可以在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时候减少出错或者不出错。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英语没有达到精通的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思路往往是先用汉语构思,后用英语将思路及内容翻译成文。但就这一点,汉语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为什么很多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或者无物可写,无事可言?其实就是头脑里储存的经典太少,读书不多,没有积累,没有实践,这些都是没有将母语学好、学精的最大明证。而母语没有学好对英语学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即便掌握了大量词汇、精通各种语法知识,当要组织一段有逻辑、有内容的语言文字时便无话可说、捉襟见肘。
我们在汉译英中一定要谨慎对待由母语负迁移所导致的学生在翻译和写作中的汉语式英语表达错误的出现,更要注意在英译汉中避免出现汉语表达欧美化现象的发生。要让学生知道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等种种不同,以便他们在处理两种语言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要让学生了解,英汉语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属于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SPL),汉语属于主题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TPL);要明白汉语本身的隐性特征决定了它不需要语法手段使主谓在人称、数、甚至逻辑语义上保持一致,而英语则需要通过动词形式的变化使主谓全面一致[6]。这一点,在《天净沙·秋思》的翻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全是由名词性词组构成,顿挫有致,言简而意丰,其对应的英文则有不同版本。而根据上文所提英汉语言的不同,对于英译,原则上我们需要注重语法逻辑,需要补充谓语动词,但这种补充必然会破坏马致远的创作初衷,于是,当许渊冲老先生的译文“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出现时,我们可以看到:译文虽不如原文简洁,但其语义上构建的意境足以让目的语读者深切感受到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因此,对两种语言不能加以对比研究,就不能发现两种语言各自之美,在对比翻译中就很难将各自的美通过另外一种语言从笔端流淌。再比如Helen Wang翻译的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开篇第一段“……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像清澈的流水一样,哗啦啦漫泻于天空。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7]翻译成“…the sky, which had hung so low and so dark, had lifted. Now it was big and bright and the sun, which hadn’t been seen for days, seeped across it like fresh water.”由于英汉表述方法不同,译文意译之后,目的语读者对作者的表述了然于胸,但译者对两个关键词的翻译却有缺失。用“seep(渗透)”来替代“漫泻”,没有源语带给我们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而用“lift”翻译“扶摇直上”,更没有源语带给我们的“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磅礴,这就是译者文化底蕴不足的体现,也间接说明了即使译者目的语(英语)掌握很好,但源语(汉语)底蕴不深,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本族语文化精妙地传播出去,目的语读者也感受不到汉语言文化的大气之美,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
翻译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文字之间的转换,而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播、一种宣传,是通过译者准确传递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而在汉译英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理解和接受外国人是怎么说的,我们的语言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痕迹。比如在做一些外宣文件或文稿翻译时,常常需要翻译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和文化等概念,我们必须要查检一些外文资料中关于这些概念的表述。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套用源语以此来迎合外国读者,而恰恰是为了避免采用一些外国人的用语或类似的措辞,尽量留下自己的痕迹。虽然初读时目的语读者也许一时难以理解或接受,但用多了、用广了,慢慢也就接受和习惯了,这就是文化传播的力量,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例如,曾经有人将毛主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中的“纸老虎”直接借用英语“scarecrow”(稻草人)一词,认为容易被外国读者所接受,但毛主席坚持将“纸老虎”翻译成“paper tiger”,后来也被采纳,这样一来,不仅将毛主席的原喻意蕴保留了下来,还丰富了英语词汇,一举两得。这其实就是一种自信,源于文化的自信。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中国文化的人文、历史、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在感知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同时学好英语,懂得如何运用英语来传达汉语之美,这些都可以通过课前文化演说、文化诵读等形式展开。而在课文分析上,教师一定要努力将文章的内容及思想与中国文化或文学联系起来,对比分析,步步引导,加强学生对两种文化的掌握,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比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篇课文“The Present”,前言便提到“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这一话题,针对文中老太太生日当天她引以为豪的女儿Myra以及老太太身边邻里的行为对比,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社会现实。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将中国传统孝道引入,加深学生对“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及“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的孝道思想的深刻领悟,感受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的巨大力量,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再比如第四册书中有“How to Mark a Book”一文,在讲到第二段“You shouldn’t mark up a book which isn’t yours”时,教师可以联系古文《黄生借书说》的内容,将中西方对阅读的态度和感知加以对比分析,让学生懂得“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体会东西方文化对读书态度的一致性。更可以根据第三段“There are two ways in which one can own a book”所述,将“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的道理授之于众,得出对于读书之事,我们的老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将其精髓告知我们,而我们也是一代一代沿袭传统,锐意进取,不断进步的。这也要求我们,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更要将我们祖先的精辟言语传播出去。未来的世界将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世界,需要我们融会各种文化,而这其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绚烂之光。
总之,各国文化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语种的多元化就是文化、思想的多元化,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全球文化是多元的,要把学生置身于多元化语言系统中,使他们在交流和对比中增强国际理解力,加深对母语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语言传播中更多释放中国元素,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上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早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必将在全球化发展中经受各种考验并发扬光大,达到最终的文化自信。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牢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以理性、科学的态度涵养文化之源,不忘本来、汲取外来、着眼未来,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借助英语这个纽带,传播本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努力为实现文化共享与共融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