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选录
病之加于小愈者,因小愈而放其心也。天下事处逆者恒多易,处顺者反多难。病当未愈而求愈时,欲不得逞,志不敢肆,凡语言动止,饥饱寒温,以及情形喜怒之间,无不小心翼翼,自然逆可转顺,不期愈而不愈者鲜矣。愈则此心不觉康强自慰,保护渐疏,恣口吻也,爽寒温也,多语言也,费营虑也,近房室也,顺情性而烦恼也,广应酬而不自知为劳且伤也。有谓病不反加于此者无之矣。因忆孟夫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说,信不可不书诸绅,而铭座右也。(《养生三要·病家须知》)
帮您解读
疾病初愈的人往往容易染上新的疾病,因病初愈之后心情就放松了。天下的事情通常是处于逆境较为容易,而处于顺境反而要困难得多。当疾病未痊愈而要求治愈时,嗜欲不敢纵容,心志不敢放肆,凡属言论行动举止,饥饱寒温,以及表情形态与喜怒等等,无不小心翼翼而非常谨慎,自然可以将逆境转化为顺境,不期望痊愈而不痊愈的人很少。一旦疾病痊愈则心中不免以身体康强感到自慰,保护也就渐渐放松,恣意贪图口味美食,寒温失调,说话太多,经营事情多费思虑,房事生活没有节制,顺着性情烦恼喜怒,各种交往应酬广泛频繁而觉察不到给自己带来的损伤。有人说疾病不加到此类人身上那是不可能的了。因而回忆起孟夫子讲过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话,确实不可不书写在腰带上,而将其视为座右铭。
专家点评
袁开昌在此以“生于忧患”为题,又一次摘录了《裴子言医》一书中的一段论述。文字虽然简短,却很富有哲理性,无论对疾病防治或养生保健来说,均具有启发借鉴意义。本篇一开始就提出:“天下事处逆者恒多易,处顺者反多难。”处逆境容易处顺境难,这是一般立身处世的规律,其实防病健身也是这样。人在生病时,健康状态正处在逆境之中,此时除了高度重视治病服药之外,在饮食起居、动静劳逸、思想情志、嗜欲爱好等各个方面,无不小心谨慎,严加控制。一旦疾病痊愈之后,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便自以为康健,于是在各个方面放松控制和警惕,甚至再度任意放纵,致使旧病复发,病情加重。由此而导致病入膏肓乃至酿成死症者,可谓屡见不鲜,值得引以为戒。本篇用生活事例为证,对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值得人们牢牢地记取。
——选自《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⑤》
编后小语:《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⑤》中选录了《养生三要》一书中卫生精义、病家须知、医师箴言三个部分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解读和点评。本期向读者摘选 《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⑤》中病家须知的内容,因篇幅有限,我们只刊登部分内容,若需阅读书中全部内容,请购买《看得懂用得上的养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