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好帮手,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体育教学为例,着重探讨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教学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学应用游戏提供建设性建议,助力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小学体育;实践价值;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7-01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7.144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正式进入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此阶段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发展小学生身体健康,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成长是至关重要的[1]。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体育教师想要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锻炼,就显得难度较大,游戏的趣味性、多样性和挑战性正好与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要求不谋而合,利用游戏作为媒介和方法替代,最大限度集中小学生注意力,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乐此不疲,教学效率提高,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一、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一)游戏为媒介,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智力开发
趣味性是小学生喜爱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大多数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采用重复老套的绕圈跑、固定徒手操、球操,表面看来队伍整齐划一,学生队列队形完整有序,但是这种强硬式灌输性热身活动使得小学生產生厌烦心理。技能教授时的重复练习也使得学生身心疲惫,本来新的动作技能难度大,不易掌握,再加上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在准备部分的游戏热身中,放松心情,尽力表现自我,一定强度下的对抗性竞争使小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力。例如,绕圈跑换做“追逐跑”,徒手操换做动物动作模仿。以游戏为引导,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团结互助、全身心投入学习。
(二)游戏为催化剂,点燃学生体育道德素养,助力道德素养
游戏的出现,作为中间桥梁和纽带带来欢乐,游戏是催化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游戏中进行德育素养的培养[2],要依托班集体的强大力量,团结友爱,互帮促进,充分展现小学生个人德育魅力,从体育德育素养到德育素养的升华,既是德育的一种自然发展和形成,也是游戏德育素养的终极目标。
二、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体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戏的多样性促进了游戏实施的实践性和宣传性。游戏是有一定规则和变化规律的身体活动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千变万化。所以,在实践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安全为第一要义,从小学生学情出发,对游戏的强度和量合理控制,面向全体小学生。当然,游戏的表现内容应与动作技能相关。
(一)以安全为第一要义,量和强度的合理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中心思想在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所以,以安全为前提实施体育课是重中之重。具体安全措施主要表现在场地的安全、体育器械的安全、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安全(病假)、游戏活动内容的安全性、体育教师游戏前的安全性提示、游戏的难度等。从小学生学情分析看出,小学生肌肉骨骼尚在初级发育阶段,心理不成熟等,应结合这些特点制定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游戏内容。
(二)游戏的布置——全面性原则
游戏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小学生,在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差异等条件下,选择的游戏内容要让全体小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游戏内容确定后,对游戏的实施过程中,男女分组练习,或者男女比例相同混合参与,以全面性为原则,合理性为前提,女生的强度和量度要较之男生少,对个别身体瘦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区别对待,减量和强度。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男生女生混合编组,有利于小学生互帮互助、建立整体班集体概念,增加集体荣誉感,不建议男女不同组分组,虽然表面看来教学效果好,整齐划一,区别对待,但是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容易养成男生感觉比女生身体素质好的心理。
(三)游戏的表现内容与动作技能相关性
游戏的选择内容与动作技能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中,在准备部分的游戏实施中,游戏的表现内容尽量与动作学习接近,可以是动作技能教授的初级阶段,内容难度相对较低,或者与动作技能相似,这样不但容易全身心进入工作状态,在进入动作技能学习时也事半功倍,在前滚翻的课程教学中,在热身部分的游戏选择搬西瓜类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乐,在游戏中尽快进入学习阶段的状态。
三、结语
体育游戏是教师的好帮手,是学生的好朋友。体育游戏也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游戏实施时,体育教师应以安全为第一要义,注重区别对待,合理选择游戏内容,把控游戏时间安排,游戏内容尽量与技能学习相关,着重开发游戏内容,开发更多体育游戏,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塑造良好生活情怀,培养良好的道德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毅均.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15):26.
[2]王雪艳.体育游戏教学实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刘蕴清(1987.6— ),女,江苏无锡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