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市共享单车投放布局的数学模型钱进

2019-01-26 10:24韩海燕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共享单车

韩海燕

摘 要:共享单车发展迅速,极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在估计适宜需求量时,应该结合当地人口的年龄分布,建立共享单车分布模型。

关键词: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出行比例;评价模型

近两年来,共享单车发展迅速,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017年3月,沈阳也吸引来了诸多共享单车品牌。截至2017年5月10日,沈阳地区共享单车总量已超过4万辆,累计注册用户已达到50万人,日均骑行次数达25万次,已基本覆盖沈阳二环内区域。但同时,太多的单车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负担,也会给城市管理带来许多的困难,比如单车的无序停放等。以沈阳为例,解决以下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估算沈阳市内五区(和平、沈河、皇姑、铁西、大东)的适宜共享单车数量。

由于共享单车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所占比例不同,主要人群为20~39岁的年轻人,若该城市中的年轻人越多,则其共享单车的需求量越大,故先求出当地的人口年龄段人口数,并在估计模型中根据不同年龄分段计算。

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分为两种,一是以共享单车为主出行,二是作为换乘的工具。为进一步求出共享单车具体需求量,根据当地的共享单车出行方式比例及以公共交通(公交、地铁、轻轨)为主要出行方式且中途换乘共享单车的比例计算出共享单车每日使用次数需求,再结合人均出行次数计算出共享单车需求量。

考虑到共享单车的高损坏率,估计投放量应该大于估计需求量。根据目前共享单车的主要使用场景比例特点,将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分为:公交地铁点、公共建筑点、校园点、居住点、公园景区点、客运站点,根据各场景的使用比例分配各类型停放点的数量。分别对不同类型停放点的进行重要性评价,需求量越大,越重要。根据重要性及实际合理性进行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的选址。

本次研究发现,年轻人是共享单车的主力,在估计适宜需求量时应该结合当地人口的年龄分布。由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分布特点,在共享单车集中停放点的选址时应着重考虑居民区和地铁公交站。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前面有两座大山
基于DEA的汽车上市公司相对效益评价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有效性评价模型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