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概念与分类、特征与功能、现状与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进行更好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非物質文化遗产;民俗体育;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尽管“所有的文化都历时而变迁”,但“像今天许多文化那么快速或大规模的变迁是罕见的”。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加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原因,作为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基本依据的文化遗产正以惊人速度在我们眼前不断消失,濒临消亡。因此,如何更好地传承闽东独特地域文化血脉的生命记忆和遗传密码,开展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基本理论
(一) 民俗体育分类
民俗体育根据起源可以分为生产劳动类、休闲娱乐类、节令岁时类、军事战争衍生类、神灵祭祀类;根据项目的价值可以分为:强身健体类、竞技对抗表演类、精神信仰寄托类、节日庆祝类、族群文化传承类、民族精神弘扬类、社会政治文化导向类、经济发展促生类;根据项目的特征可以分为:肢体参与的托举类、注重肢体展示的舞蹈类、体现精神关注的制胜类、动作激情的踢打类、载重负荷的体能类、突出协调配合的技能类、项目需求的个人和团体类;根据项目的开展时间可以分为:传统节庆类、特殊历史时间纪念类、时间变化的无固定类。
(二) 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分类
随着我国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越来越广泛,国家对于其传承和保护也趋于规范化。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未设定“民族传统体育”类,因此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很多项目分散在“民间舞蹈”“杂技与竞技”“民俗”“传统体育”等不同类别中,所以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分门别类的有机结合。根据《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规定,再结合民俗体育项群分类,本文大体将闽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分为以下三类。
二、 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主要特点
闽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的。闽东境内山海交融,东南临海,境内多山,丘陵盆谷散布其间,海岸线长。封闭式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人文特点,长期妨碍了宁德与外界的交往。另外,闽东在于“交界”“相连”“接壤”“相接”“毗邻”统统都以高山峻岭作为屏障,整个宁德位于鹭峰山脉的东西延伸部分,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海拔500米以上,中低山占全市面积的66.53%,全市耕地只占总面积的9.4%。新中国成立前,宁德水运工具陈旧简陋,海上盗匪出没频繁,海陆交通十分艰难;陆上交通则全靠肩挑步行。从宁德往福州,要翻过油车领,穿越北峰山,单程至少费时3天以上。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与闽越古文明、唐末中原文化入闽的整体影响,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类形成了显著的特点。
(一) 畲汉交融
闽东是我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约占福建省畲族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据史载,早在唐代畲民就开始迁入闽东,明清时期则批次迁入闽东定居,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岁时礼仪(如祭祖节、三月三乌饭节等)、服饰(如凤凰装、竹冠)、语言歌舞、人生礼仪、武术、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皆富畲族特色。闽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上具有浓郁的中原遗韵和山海特征,但因为城区、临海、山区三个片区存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闽东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呈现出鲜明的小地域性特征。
(二) 地域特色明显
因为地理等各种因素影响,闽东历史上路上交通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对外交流和繁荣。但正是这种相对封闭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闽东的节日民俗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霍童“二月二灯会”热闹非凡,千盏灯饰,线狮飞舞,铁枝搬动,高跷行走,纪念开衫始祖黄鞠,有为祈求天下太平;云淡端午平安龙舟竞渡,嘭嘭鼓响,为纪念唐末民王审知忌日,渊源有自;漳湾中秋曳石,磅琅声声,源于机智的戚家军的抗倭史实。
三、 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传承的表现形式
民俗体育是广大民众所创作的一种民间社会活动形态,能够真实地体现人们日常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也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状态和文化背景
(一) 生产生活习俗中的传承
流传于蕉城洪口乡莒洲村数百年之久的一项闽东绝技,俗称“独木冲浪”,据传,它源于明洪武年间,是一种当地人称为“站木”的水上表演。莒洲地处霍童溪上游高山峡谷,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这一高超的技艺。莒洲自古无土可耕,人们仅靠一线溪河水运竹木谋生,因此,村人从小就得下河学放排流筏,以求谋生。可是遇到洪水暴发,就会散排离筏,木头四散漂流。为了从溪里捡回一根根流动的木头,于是他们就练出了“站木”“跳全”和“独木冲浪”等等本领。如今,它已经演变成一种民间体育竞技表演项目。“独木冲浪”这个项目就是源自生产活动,传承人数已达100多人。
(二) 岁时节日习俗中的传承
在我国的岁时节日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体育;与此同时,民俗体育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岁时节日得到体现的。“搬铁枝”是闽东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被誉为“中华绝技”,全国鲜有,堪称一绝。据“沙埕铁枝”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刘端富介绍,沙埕铁枝也俗称“台阁”,起源于明代后期,盛行于清代,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了。如今,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十五都要进行“搬铁枝”的表演,表演的作品有《三打白骨精》和《哪吒闹海》等传统剧目。可以说,沙埕“搬铁枝”历经几百年的岁月洗礼,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祈福心愿。
(三) 祖先崇拜中的传承
自古以来,祭祖便一直是畲族最为隆重、最为虔诚、最为普遍的信仰习俗活动,也是祭祀仪式中最主要的内容。畲族舞蹈诸如“龙头舞”“镰刀舞”和“猎捕舞”等皆是与祭祀活动有关,是为祭祀而编排的世世代代的“仪式舞”。
畲族《龙头舞》属于祭祖性舞蹈,每隔兩三年举行一次,发源于大坪、新楼等畲村,用于迎祖、祭祖时演出,主要在迎祖的仪仗队伍中进行。畲族《铃刀舞》,相传是取材于《陈靖姑》的故事,多用于配合迎祖、祭祖、迎雨,常接在“龙头舞”之后演出。畲族《猎捕舞》是古代畲族人民在祭祖典礼中由主持仪式的道师跳的舞蹈,主要是纪念因为上山狩猎而坠岩身亡的畲族祖先。“三舞”均保留了畲族民间舞蹈进、退、蹲及抖肩和旋转等基本动作,具有刚柔结合、粗狂朴质的特点,表现了畲族人民憧憬祖先、热爱劳动、渴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其舞姿优美和谐,矫健有力,是相对纯粹的原生态性格舞蹈。这三大舞的动作分别将古老的祭祀、祈福、劳动生产(捕猎)活动中的动作,通过适当的抽象化和艺术化,使舞蹈动作在保留古老风貌的前提下,形成了以“踏步蹲”为主的风格特点。另外,这三舞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了,至今保留着以“祭祀”为主、重视道具而仪式感强的律动特征,具有畲族先民日月山川崇拜的民族意识,保留下畲族祖先崇拜自然的历史信息。
(四) 军事斗争活动中的传承
纵览我国数十个少数民族,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展开的诸如部落械斗、反抗压榨、民族侵略和抵抗外敌等军事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及不同的地区表现得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民族军事活动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
中秋曳石是闽东人民在每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开展的一项在石铺活动。相传是戚继光为了麻痹倭寇,命令众多士兵在一个小岛(如今称为漳湾镇)反复拖曳巨石,使岛屿对面的倭寇误认为小岛上有大量军队。久而久之,对岸的倭寇发现了实情。但由于“曳石”活动经常举行,造成了倭寇逐渐麻痹,放松了警惕。初八时,戚家军趁海水退潮时,先头部队乘土橇滑进,后继部队每人背一捆稻草,随走随扔,铺垫泥埕,踩着前进。在先头部队和后继部队的围剿下,戚家军全歼倭寇千余人,救出被掳男女二千余人。至今沿海渔民讨海时,运载渔具、海鲜,还沿用戚家军当时进军横屿用的长丈许、宽二尺的土橇,在泥摊上往来滑行。
四、 建议与对策
(一) 加强民俗体育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近十年来,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社会公众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非遗”保护家喻户晓。充分利用传媒文化影响面广、时效性强的优势,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科技在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传媒工具的优势对民俗体育进行介绍是现如今必不可缺的一种宣传手段。借助传媒文化的力量,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民俗体育,维护其持久的生命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一样可以借助传媒的功能,加大各传媒对其宣传报道力度,建立民俗体育相关的网站、报刊等,并且及时更新信息。
(二) 恢复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民俗体育旅游
在重大民俗节日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优秀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能加深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推广。传统节日是现代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促进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民俗活动通过传统节日不断茁壮成长。不同的节日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在闽东民间长期流行的节日庆典中都有着民俗体育活动,如“二月二”“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活动向人们展示了当地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当地居民丰富多彩生活的体现,以及当地优秀文化历史的展示。
(三) 动态保护,数字传承
据了解,闽东各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投入逐渐加大。目前,闽东已全部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和登录,进入普查数据审核和质量控制阶段;各县(市、区)财政也积极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原则。近年来,闽东持续不断地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极进取、扎实作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五、 结语
闽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闽东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社会前行和发展的印记。民俗体育作为生态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是传承独特地域文化血脉生命记忆和遗传密码。对民俗体育的活动特征及传承形式进行深入分析,是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著,翟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53.
[2]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N].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92.
[3]夏旭峰.福安市金斗洋村畲家拳的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10.
[4]陈今.浅议闽东畲族祭祀中的审美文化意蕴[J].丽水学院学报,2015(1):20.
[5]李建军.从民族军事活动探寻民族体育的文化源流[N].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4):36.
[6]陈建才.八闽掌故大全.地名篇[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02-103.
[7]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民俗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6.
作者简介:
范惠芳,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蕉城区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