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程背景、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了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全面梳理了课程体系知识点,提出基于人才需求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从而建立突出专业特色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人才需求;物流工程;交通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2-0162-03
一、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物流行业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2.8万亿元,近十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42%。当下,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国家政府接连推出相关的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发改经贸[2016]1647号)强调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等方式,推动我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对物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物流学科的建设和物流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业目前发展趋势向好,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始终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物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这决定了物流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学科。目前,我国设立的物流专业主要分为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前者开设情况相对较多,相应课程体系较为完善,而后者依托同校相关特色专业开设,培养模式不成体系,课程建设也相对较混乱,致使物流工程人才较为匮乏。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专业,要求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物流工程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系统进行研究,因此物流工程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特色的交叉性学科专业,而这正是当下发展高质量物流所亟需的。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物流工程高端人才是一项重要的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本文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背景,结合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凸显专业特色,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研究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对科学培养物流工程专业人才、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外的物流专业教育大体可以分为“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两大方向。基于调研发现,我国物流工程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据统计,目前国外开设了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物流专业设立在商学院、土木工程系或工业工程系下。土木工程系或工业工程系下的物流专业侧重使用工程学的技术方法来分析、研究物流和供应链等,开设的物流课程包括运输管理与政策、运输系统分析、道路网络管理系统、智能交通与车辆系统、交通流理论、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商学院下的物流专业侧重供应链的管理和物流战略的执行等,开设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供应链物流、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如上述,国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一般是围绕运输和配送等物流核心要素开展的,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
受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影响,我国物流行业长期处于分散状态,再加上傳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物流专业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较为突出,各专业之间课程重复的现象未得到缓解,许多高等学校的物流专业教育往往针对现代物流理论中的某一个环节在专业设立上过窄、课程安排上过细等,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其中物流管理偏重于管理类,物流工程本应该偏重于工程类,然而很多物流工程专业并没有鲜明的工程特色,与物流管理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致使培养出来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既没有扎实的管理知识,也没有很好的工程背景,大大削弱了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目前国内高校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既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人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工程背景、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人才的需求,确定物流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基于新的培养目标,全面梳理课程体系知识点,分析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提出新知识点的需求。研究新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法,提出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建立支撑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的调整优化。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已有优势资源突出智慧物流与交通工程特色,使物流工程专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培养出具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的物流工程专业人才。
2.课程体系知识点的梳理。基于新的培养目标,采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重新制定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标准,涵盖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等12个方面;明确专业毕业要求及相应达成途径,梳理课程知识点,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理清每门课程在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支持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3.课程体系的建立。建设新的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课程体系。针对学院平台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实验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全面梳理课程知识点,研究各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合理制定课内学时学分,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因此,新的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基本学分要求变动如下。
移动互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快速应用,对物流业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加速物流行业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需要加强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故在通识基础必修课中,在原先“C/C++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增设“C#.NET程序设计”与“Python程序设计”(以三选一的方式)。为了凸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加强物流工程专业的综合交通运输知识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特色,以适应物流系统建设的需求,故增加了交通方面,尤其是货运交通的相关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专业认知研讨课”、“货运组织基础”,将原先选修的“交通工程”调整为专业基础课,剔除“材料力学基础”与“材料力学实验”课程。物流中心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必要的基础设施,涵盖物流工程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系统,是物流工程专业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故在专业必修课中增设了“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此外,个性化课程中开设“中文写作与表达”、“大学生创业基础”与“批判性思维与方法”等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在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物流人才,高校作为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与国际接轨,因此高校物流工程专业教育需要不断地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保证人才的综合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符。本文在该大背景下,研究了新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法,结合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建立突出专业特色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石小法.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160-162.
[2]吳金卓,高珊,许恒勤.以工科为特色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03):190-193.
[3]马春光.国内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03):349-353.
[4]林兆花,燕珍,蔡晓丽.物流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3,32(03):285-288.
[5]洪怡恬.基于“互联网+物流”视角的电商物流课程群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6,(23):177-178,184.
[6]刘静,胡勇文.应用型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物流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轻工科技,2017,33(09):159-16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demand, this paper is aim to research logistics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target, comprehensive carding curriculum knowledge, the paper discusses industry oriented logistics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scheme, to create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meeting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Key words: talent demand; logistics engineering; traffic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