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价值、向度与标识

2019-01-26 22:47刘宗洪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民主党组织

刘宗洪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徐汇 200237;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上海 徐汇 200233)

面对党在新时代的新考验、新风险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1]的重大课题。所谓党建质量,主要是指党实施党建布局而能达到党建目标的程度,集中表现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建设水平。进入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悠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认识提高党建质量的价值、向度和标识,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完成党的十九大政治纲领具有深远意义。

一、质量强党的理论逻辑源于我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大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需要有建设世界最强政党的胸襟和气魄。

(一)以强党建设强国:世界新一轮现代化的历史见证

世界现代化有300多年的历程,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主导力。工业现代化发端于英国,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呈现社会力量启动工业化的特征;英国称霸100多年后,德国、日本等后发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体现的是国家力量助推现代化的模式;二战以后,新加坡的现代化、日本的“战后奇迹”和苏联的快速发展,则揭示了政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当今世界,执政党的强大往往与国家的现代化密切关联。国家是机器,政党是精神。一个国家被强大政党掌控和领导才能实现超越式发展。依据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3]。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以思想理论建设掀起了一场上下同欲的伟大改革,以集中统一的政治领导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贯彻,以先进纯洁的党性品格率领人民群众走在了时代前列。把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现代化的发展优势,这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最宝贵经验。反观一些国家经济下滑或停滞的状况,可以发现政党弱化与国家衰弱有密切的关联。欧美国家多党竞争的“拳击赛”,因内部力量的消耗而影响了发展效率;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因失去党的政治优势而陷入发展的泥潭;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因没有强大政党领导而难以促进经济增长。认识世界新一轮现代化的主导力,有助于我们树立“质量强党”的自觉意识。

(二)现代化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与高质量党建契合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现代化建设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初期,经济发展聚焦发展速度和总量增长,进入新时代则追求发展质量和水平;在物质贫困时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是解决温饱,进入新时代则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引进外国资本和机器设备比较注重数量和规模,进入新时代扩大开放则要提高引进的质量和层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来推进各项工作。”[4]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必然面临以高质量党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任务。

以党建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两者联动的关系中去考察。第一,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党建具有同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制定了诸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战略”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实施以协调发展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党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因而,高质量发展需与高质量党的政治建设相向推进。第二,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党建具有同构性。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提高服务水平,需要发扬党的优良工作作风;建设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需要党纪国法相衔接的严格执行;实现人的现代化以适应高科技发展,需要党的红色文化的示范引领。因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与高质量党风党纪建设协调推进。第三,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党建具有同步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党要有领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谋划水平,要有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工作本领,还要有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管理能力。以党的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提高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要培养一支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就要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来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由于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党的组织建设有高度依存关系,因而需要两者一起推进。

(三)全党应对“两个复杂”:提高党建质量的现实考量

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考验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5]有效应对“两个复杂”,是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紧迫要求。

首先,要解决长期执政带来的政治风险。长期执政对任何执政的政治集团都潜藏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代、第二代是打江山的,执政时往往有较强的政治能力和奋斗精神。但封建王朝到了第三、第四代就会出现精神懈怠或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政治危机甚至政权丧失。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是如此,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也是如此,如苏共在执政74年后就分崩离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讲“执政能力”的时候加了“长期”两字,意义十分重大。党执政已经70年,需要借鉴历史教训,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把关定向的能力、全党团结统一的能力、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只有提高党的政治建设的质量,才能从容地跳出历史周期律。

其次,要解决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思想困惑。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我国经历了“挨打”“挨饿”和“挨骂”的时代。西方敌对势力为实现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在新时代更加突出了用新媒体进行“谩骂”的手段和方法。应对悠关民族前途的意识形态斗争,需要党以国际视野提高思想建设的水平。多年来,党的各级组织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以“灌输”形式来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但在信息化时代,党员群众阅读方式已经从纸张转向了手机,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从而需要党对传统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目前,一些党员思想不纯或政治倾向出现偏差,与西方互联网“骂”的思想围剿有密切关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对新媒体以及意识形态的领导,不仅对党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信息化时代只有提高党的思想建设的质量,党才能保持政治凝聚力和持久的精神动力。

最后,要解决市场环境带来的政德滑坡。市场经济的特征是鼓励人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何把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这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大挑战。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有的党员干部以个人利益代替党和人民的利益,不仅不执行中央的决策,而且大肆贪污,发生了政治腐败与经济腐败交叉的犯罪现象;也有的党员搞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与党组织讨价还价,不主动担当重任;还有的党员为追逐个人利益,搞团团伙伙和小圈子,奉行溜须拍马和官场钻营。在市场环境下只有提高党性教育的质量,党才能始终保持人民先锋队的政治本色。

二、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要素构成及其创新向度

党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注重党建的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创新性,极大提高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依然需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系统创新,以党建要素质量的提升实现“质量强党”的目标。

(一)党的领导从强弱不均转向纵横交错的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在党政军民学的各个领域加强了党的领导。然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和党政关系的摇摆变动也使一些领域存在党的领导缺失和党的建设弱化的问题。把党的领导从强弱不均转向纵横交错的加强,是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是由党中央、地方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构成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在园区经济、商业圈和新产业等新经济领域存在“组织难创建,工作难开展”的问题,需要通过“组织再造”加强党的领导。构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组织体系,是提升党建质量的基础。其次,要创新党的领导体制。深化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党组织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多类基层组织的高效控制力或强大影响力。实践反复证明,党组织有地位才能有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国家权力机关的党委就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就要发挥领导作用;有条件的基层党组织就要倡导“党政一肩挑”的模式。最后,要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强党的领导,工作覆盖是关键。目前,党的领导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如一些基层农村、高校院系和两新组织就存在党的领导不力的问题。加强党的领导,需要关注党的领导弱化的领域,通过选强配好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

(二)党的制度从补齐短板转向完备体系的配套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轮子,而制度对治党管党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十八大以来,党制定修订了90余部中央党内法规,使党内生活的主要领域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提高党建制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两个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6],并要求在建党100年的时候,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进入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从补齐短板转向体系完备是提高党建质量的关键所在。第一,要提高地方党组织制定党的制度的水平。党内法规体系是由中央法规和地方党组织法规共同构成的。地方党组织制定党内制度,需要重视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密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目前,个别地方党组织出台一项党内法规往往不及起草一份重要讲话或报告投入的人员和精力,有些制度的出台还有一定的随意性。党内制度要做到内容科学,需要构建党委领导、党内制度专家与党内民主相结合的制定修订机制。第二,要增强党的制度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党的制度不是单个制度的集合,而是制度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运行。提高党建制度化水平,既要实现党的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的统一,也要实现党的制度在内容体系上的完整协调,更要实现地方党组织制定的具体制度与中央的党内制度高度契合。目前,党内制度体系中或多或少存在中央法规与地方党组织法规不协调的问题。新时代提高党的制度的质量,需要注重下位法规制度同上位法规制度的无缝衔接。第三,要建立健全党内制度的执行责任。党的制度的威严,重在各级党组织对党内制度的严格执行。目前,党内制度的覆盖面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对党内制度随意执行、选择执行和不按程序执行的问题,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新时代提高党的制度的执行力,需要把党员对党内制度的高度认同与党组织对党内制度的严格执行统一起来,着力建立和完善党内法规的执行责任,确保党内制度的全面执行。第四,要完善党的制度运行的闭环机制。依据管理学中的闭环管理原则,执行制度既需要监督者监督执行制度,更需要对监督者进行监督。在党内,监督制度执行的主体是纪委监察部门。如果纪委监察等监督机关出现违纪问题,党内制度执行就会出现连环性滑坡。目前,个别党员干部胆大妄为地违法乱纪,而一些纪委监察人员也卷入其中,从而导致党内政治生态的破坏。进入新时代,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对提高党的制度化建设水平具有特殊意义。

(三)“两个维护”从认识缺位转向衷心拥护的自觉

全党做到“两个维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新时代的需要,也是党的政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性,党内对“两个维护”依然存在模糊认识。有人把维护核心与个人崇拜联系起来,把维护中央权威与发展民主对立起来,甚至把党的全面领导视作对现代文明的偏离。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务必把对“两个维护”的认识缺位转变为全党的政治自觉。第一,正确认识核心的作用,确保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坚强领导。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把它看作是完成革命任务的关键因素。列宁曾经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7]领袖虽然是一个集体的概念,但没有核心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没有毛泽东,党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没有邓小平,我国不可能有“世界第二位”的经济成就。当今世界大国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领袖的竞争。领袖能力弱小的国家往往与世界强国无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清除腐败的政治毒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际斗争中表现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使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与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祉联系起来,应当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第二,自觉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超越式”发展的政治优势。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需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实现强国梦,这是全党服从中央的最大根据。世界现代化的经验证明,后发国家的组织化程度往往决定着现代化的速度。旧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是社会一盘散沙。在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国如果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仅难以集中资源实施发展战略,而且外国势力也会趁机干涉。新时代实行强国梦的战略特征是“全国一盘棋”,因而,全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统一指挥,就成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内生逻辑。第三,强化全党的政治忠诚,确保中央重大决策“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经把“两个维护”列为一项严肃的政治纪律,而《中国共产党党政干部选拔条例》也把“两个维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两个维护”虽然对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有约束力,但有效执行还需要全党有政治上的自觉。政治自觉不是外在力量的硬性强求,而是基于政治忠诚的内心服从,是以“小我”成就“大我”、以局部照顾大局、以地方服从中央的高度自律。新时代提高党的政治建设的质量,归根到底是要求党员干部善于从中央的大局谋划地方的工作,善于以担当创新精神把中央决策在地方“落地生根”。

(四)党内民主从注重形式转向真实有效的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8]可以说,在新时代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对提高党建质量具有深远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伴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党的建设向高水平发展。但我们应当看到,党内也有因片面追求民主形式而削弱党的领导的教训。实践已经证明,一些地方推行的“海选”“海推”不仅不成功,而且降低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把注重民主形式转化为追求真实有效的民主,这是提升党建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第一,要追求实质民主。民主究其本质而言,是为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服务的。西方的民主选举,旨在维护资本的统治和资本家利益。我们党发展民主,最终目的是干成伟大事业和实现人民利益。发展党内民主,如果简单追求民主的形式而忽视民主的实质,就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和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9]选择党内民主的有效形式来推进党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当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出发点。第二,要强化“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倡导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也就是说,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遵循党章党规为前提。事实上,任何国家的民主都是受一定的法律制约的。苏共演变的一个沉痛教训,就是用西方的“自由民主”引发了党内分裂。新时代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强化民主集中制的实质,以党章党规的要求创造党内民主的丰富形式。第三,要遵循程序民主。民主有实体民主和程序民主。没有程序民主,实体民主就会变形走样;相反,有程序民主而没有实体民主,民主就成为一种摆设。从当前党内民主的难点来看,忽视程序民主是导致重大决策和干部选拔失误的重要原因。追求真实而有效的党内民主,必须强化全党的程序民主意识,以程序民主保障实体民主。第四,要实现真实民主。所谓真实民主,就是党内决策或选人用人能够真实地集中大多数人的意志。经验表明,重大决策或干部选举仅仅以简单多数来定夺,并不能反映多数人的意志。以协商民主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这是实现真实有效民主的根本方法。目前,党内选拔干部,强化了谈话、座谈等方式的“综合研判”,为党内发展真实有效民主开辟了道路。

(五)党建工作从党政分开转向党政协同的推进

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处理好党政关系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点。和谐的党政关系不仅有利于党组织运用执政资源加强党的建设,同时也能保证行政部门有力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后党内一度强调党政分开,也有人过于推崇党组织的非权力影响,结果导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双重弱化。党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后,又有人担心“党的领导一元化”体制的再现。提高新时代的党建质量,需要澄清模糊认识,依据党章党规和成功经验理顺党政之间在理念、体制、职能和领导方式等方面的关系。一是党政职能之间的衔接。加强党的领导,既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又要发挥国家治理结构的管理职能,使党的政治职能与政府的行政职能相得益彰。进入新时代,党政关系中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党政职能交叉的情况增多,因而,党政职能之间的衔接就成为处理党政关系的创新点。党的纪委与监委的合署办公,就为处理新型党政关系提供了成功先例。二是党政领导体制的兼容。所谓体制兼容,主要是指党政关系在组织结构上的融合运行。在国家政权机关,党要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以党政主要领导的双岗责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党要通过党组织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嵌入”,以党的领导与企业运行机制的融合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城市社区,党要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控制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构建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党建格局,这是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根本出路。三是党政干部的交叉任职。党建工作从党政分开转向党政协同,重要方法是党政干部交叉任职。目前,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而基层单位的许多行政领导兼任了党支部书记,为提高党建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四是党政工作的同步考核。党政部门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通过党政干部交叉任职,构建“两个责任一同考核”的机制,可以促进党政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务干部抓好党建是本职,但也有抓中心工作的责任;行政干部有抓业务工作的职能,但也要承担党建工作的责任。进入新时代,党政的工作目标融合、权力的合力运用、责任的共同担当和任务的协调完成,应当是提升党建质量的重要实现方式。

(六)党建活动从追求数量转向政治功能的激发

党建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载体和实现形式。判断一个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成效,必然要考察党建的活动内容和活动频率。没有党建活动的数量也就没有党建工作的质量,而党建质量往往是由一定的党建活动数量来保证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数量显著增加。然而,在增加党建活动数量的同时出现了痕迹主义倾向,又以另一种形式影响了党建质量。新时代为提高党建质量,需要把党建工作从数量考核转到政治功能的激发。第一,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党建工作是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服务的,而加强党的领导的目的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因此,把党的建设落实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就成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政治功能。审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或城市社区等领域的党建,应当聚焦党的领导的全面加强,彰显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第二,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政治工作的关系。党的决策出台之后,党建工作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提供保证。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建工作主要是做疏导人心和凝聚人心的工作。在战争年代,党建工作主要是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阶级觉悟和焕发革命热情。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时期,党的建设需要回归党的政治工作的初衷,聚焦于解决思想矛盾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历史经验表明,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建工作也谈不上党建的质量。第三,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党内教育管理和优化组织结构,着力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应当在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上下功夫。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不应只注重党建活动的数量,而应把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归属。

(七)党的组织从频繁设置转向共建共享的联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组织呈现着全面“垂直领导”的管理形态。实行改革开放后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党的基层组织原有的领导体系被打破,党建不仅出现了“组织空白点”,而且出现了“工作薄弱点”。为加强党的建设,以社区党建为特色的城市党建开始加大党的“组织覆盖”工作。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简单的组织覆盖是难以提高党建质量的。依据基层社会的人口、就业和利益多元的特点,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之间共建共享的联动机制来加强党的建设。第一,要构建区域化的组织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社会不仅出现了两新党组织,而且涌现出许多新兴党建领域。这些领域的党组织因为资源的缺乏和无行政依托而难以正常地开展党建活动。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不仅要着力消灭“党建空白点”,而且要实现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驻地党建的全面联动。打造以资源共享为特色的区域化党的组织体系,这是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组织基础。第二,要构建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而激发这一政治功能的路径是构建网络化的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各地构建的党建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站和党建服务点的三级服务平台,就是以网络化的服务体系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网络化的服务平台构建党群之间的感情纽带,这是新时代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组织载体。第三,要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需要把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与基层社会的自治体系融合起来,进而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以党组织的领导体系引领社会自治的组织体系,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制度化、智能化和专业化,这是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组织保障。

(八)党内教育从简单灌输转向“革命性锻造”

党内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党中央对新时代的党员教育专门作了规定。目前,一些党组织的党内教育或满足于读报念稿和课堂讲授,或满足于微信平台的学习交流和红色旅游,或满足于漫谈式讨论和过于追求活动的仪式感。进入新时代,党内教育从“简单灌输”转向“革命性锻造”,已经成为提高党建质量的当务之急。第一,党内教育要围绕党员的思想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内教育的优良传统,旨在统一思想认识和提高政治觉悟。延安时期,党内教育都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实际问题来展开的,党员对政治学习不仅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心智模式”的转变。如党员通过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来解决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问题,通过学习《共产党员的修养》来解决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分散主义的问题,通过学习《大众哲学》来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新时代提高党内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把党的理论学习与党所处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结合起来,与党员的思想困惑和模糊认识结合起来,与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生的原因结合起来。党内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理论武装推动伟大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为留下记录的痕迹和满足活动的流程。第二,党内教育要聚焦于党员的本质改造。在革命年代,党内的政治教育主要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进入新时代,党内存在公与私、权与利、俭与奢、苦与乐的矛盾。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进行一次新的本质改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核心要义就是用党的理论成果和党性政德对党员进行思想改造,让每一个党员成为一面旗帜,成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第三,党内教育要以“自我革命”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全党“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10]。党的自我革命既包括党员的思想革命或灵魂的革命,也指党在组织上的革命。实行对全党的革命性锻造,一方面要借鉴延安整风的经验,做到理论强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另一方面要严肃党的纪律,以党章标准处置不合格党员,始终保持党组织细胞的纯洁和健康。

三、新的伟大工程的党建质量检验与高效标识

提高党建质量,需要有党建质量标准、党建质量监督和党建质量检验一系列评估,其中,制定党建质量标准是关键环节。依据伟大使命对伟大工程的要求,新时代的党建质量应有目标性、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高效标识。

(一)实现党建目标是提高党建质量的显著标志

审视提高党建质量的成效,不能偏离新时代党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1]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提高党建质量的目标指向。用党建目标检测党建质量,需要关注三方面的标志性成效。首先,党要走在时代前列。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国内改革任务更加艰巨,经受的风险和考验也更加严峻。检验党的建设的质量,要看党在纵深改革中的方向引领,各种“声音”中的政治定力,复杂斗争中的决策预见和矛盾交错中的局势掌控。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迷失方向,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是高质量党建的首要标志。第二,党要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依据现代政党理论,政党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执政,实现人民对国家的统治,才能彰显自身的阶级性质和政治价值。因此,党受到人民的拥戴和支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规定。进入新时代,党要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必须“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着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利,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可以说,在长期执政中始终保持强大的民意基础,是提高党建质量的一个核心标准。第三,党要有朝气蓬勃的斗争精神。党建目标中的“朝气蓬勃”要求,不仅是指担当有为,而且包含斗争精神。一方面,党的规矩越来越严,廉洁从政的要求越来越高,物质利益的分配越来越规范,需要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而勇于担当;另一方面,党面临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遇到的困难和干扰前所未有,正在进行的历史任务也更加吃劲,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为中青年干部讲授“开学第一课”,就号召全党“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12]。可以说,新时代党员干部具有“朝气蓬勃的斗争精神”,这是提高党建质量的时代要求。

(二)彰显政治强大是考察党建质量的关键要素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说明党的政治建设在提高党建质量中具有统率作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旨在实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所谓“政治强大”,主要是指党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有强大的政治号召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能保证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得到全面贯彻。首先,党要有制定和执行纲领路线政策的强大政治能力。党的政治建设的过程,实质是党制定和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政策的政治过程。党在政治上的强大,不仅表明党能够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政策,而且展示党有实现纲领路线政策的强大能力。可以说,党在政治上越强大,党的政治目标越能实现。其次,党要有化解各种风险的高超政治水平。进入新时代,各种风险纷至沓来,需要全党提高预防各种风险的能力。建设政治强大的政党,要有效提高党在政治上的敏锐性、政治上的判断力和政治上的处置艺术。政治强大的政党,必然有强大的政治定力,不会被社会思潮所迷惑;必然有高超的斗争本领,能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必然会正确处理复杂的突发事变,能确保社会的有序和稳定。最后,党要有赢得民心的高尚政治品德。对执政党而言,政治强大显现着与人民群众有血肉联系。实现党在政治上的强大,需要全党有铁一般的信仰,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崇高形象。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更加严峻。考察党建质量的优劣,必须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

(三)完成伟大使命是检验党建质量的根本标准

党的建设都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检验党建质量的最终标准,是看对伟大使命的推动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伟大的社会改造工程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科学论断,使提升党建质量围绕武装夺取政权来进行,从而实现了“站起来”的目标。今天,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因而,提升党建质量必然要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圭臬。首先,提高党建质量要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其中,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重点。对一个政党来说,没有能力的先进性纯洁性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政党的使命就是实现政治目标。因此,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必须在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基础上聚焦于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实现伟大使命作为提高党建质量的目标导向。其次,提高党建质量要着眼于构建“事业为上”的干部选任机制。为实现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中央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的要求,着力把能够承担民族复兴使命的人选拔上来。在即将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关键时刻,选用“本领高强”的干部既要严格遵循《党政干部选拔条例》的选拔程序,又要大胆运用“破格提拔”的合法规定,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襟把各种优秀人才配置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岗位上去。最后,提高党建质量要归结于实现中国梦。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是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其中,建设伟大工程是为实现伟大梦想服务的。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需要牢记党建的目标指向,既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痕迹主义的工作作风,也要克服“政治压倒一切”的“左”倾思维。检验党建质量,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根本标准。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民主党组织
坚持党的领导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清华党组织公开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