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国
(焦裕禄干部学院,河南 兰考 475300)
2009年4月,习近平到兰考调研时将焦裕禄精神内涵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种精神,并在如何学习弘扬焦裕禄五种精神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科学求实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出了科学求实的内涵和要求。从学习弘扬践行焦裕禄精神的现实需求和时代要求来讲,应从焦裕禄科学精神的内涵实质、焦裕禄求实精神的内涵实质、焦裕禄科学精神与求实精神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理解。
要理解焦裕禄科学精神的内涵实质,我们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涵义。1922年,梁启超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演讲中指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作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作科学精神。”事实上,关于科学的概念,学界有多种解释,经历了一个由先验主义唯心论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嬗变历程。两种观点的共性都承认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或认知体系,区别在于是否经受实践的检验。在这些解释中,《辞海》1979年版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科学的价值原则在于求真,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焦裕禄的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理论和思维作用于实践而产生的理论成果。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是寻求产生行动的手段,科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科学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都不过是笨拙的工具”。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精神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崇高精神,是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从狭义上看,“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它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等诸多因素,它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之上,是对科学研究主体要求的一种理性升华,是激发科学活动的思想动力。”纵观焦裕禄精神的形成发展历程,焦裕禄的科学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凸显了实事求是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实证精神、理性精神、怀疑精神等科学精神内涵。开拓创新精神是焦裕禄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实事求是是焦裕禄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理性和质疑精神是焦裕禄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实证精神是焦裕禄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焦裕禄始终坚持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有着追求和捍卫真理的坚定信念和超常勇气。他拜人民群众为师,善于学习,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内涵。他崇尚理性质疑,鼓励发现和创新,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强调理论创新和调查研究论证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勇于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焦裕禄之所以在那么短时间能够抓住兰考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发现规律,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到实事求是,没有科学的方法作指导、没有科学的精神做支撑、没有科学的态度作引领,没有开拓创新的品质为先导是很难达成其主观愿望的。焦裕禄注重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准确定位工作重心;焦裕禄走群众路线,广泛深入群众,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有效方法;焦裕禄注重通过火车站看望乞讨灾民、看白戏、下大雪干部不应在家里烤火等一些小事情对领导干部进行以小见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为民服务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主心骨、成为战胜自然灾害的引领者、成为实践党的先进性的代表,让他们真正领会到了“干部不领,水牛跳井”的真正含义。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那么“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就不再只是一句鼓励口号了。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焦裕禄对工作从总体上进行了科学规划,对如何开展工作有着清晰的思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和把握焦裕禄科学精神的内涵:第一,焦裕禄科学精神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对实践认知的抽象概括和正确经验总结;第二,焦裕禄科学精神是一种方法论,要求我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遵循科学的内在规律、要求指导实践,并且在指导实践的过程当中,要注重科学的方法和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成为“精神变物质”的工具;第三,焦裕禄科学精神是一种实践论,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和不断发展。
关于求实,一般都简单地理解为讲求实际,意思是说要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做事不要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中的“求实”概念,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范畴。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是焦裕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所进行的探索历程在哲学意义上的精炼概括,其内涵实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党的思想路线中的“实事求是”,与之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鉴于此,我们应从古至今的求实内涵演变历程和发展轨迹来理解其内涵实质,表现为三方面。
这些内涵既是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及历代统治者教化重点,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但它经历了一个演变历程,可从古代典籍记载中对实事求是概念的阐释去理解。据《汉书·河间献王传》记载,班固评价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指刘德对古代文化的研究态度认真,注重实证,治学态度严谨。明朝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明清时期,“崇实黜虚”的实学思潮和考据学兴起,实学思潮鄙弃空谈心性和道德性命之学,主张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注重对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的详细研究,达到经世致用。清乾隆嘉庆年间,以阮元为代表的隆嘉考据学派重新强调“实事求是”,把“实事求是”当做治学的宗旨和基本方法,强调“佐证”“实证”,研究领域同时涵盖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日益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实事求是的含义逐渐演变为说话做事符合实际情况。
从以上可看出,求实的理念在古代多囿于治学范围之内,并逐渐影响到其他领域,出现了“实事求是”的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进程中逐渐淡化为一般意义上的内涵。因此,求实的内涵从传统意义上理解侧重于治学的方法论,与焦裕禄科学精神的内涵实质相接近,严格来说,属于求实精神的外延内涵。
从这个层次来讲,实事求是的内涵已经在原来意义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和转变。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内涵作了全新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隋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942年,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的召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此后,求实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情、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时,江泽民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始终体现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品质。习近平多次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201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又提出“三实”要求: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又倡导学习焦裕禄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求实内涵的与时俱进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可见,对求实内涵的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我们理解焦裕禄科学求实精神的内涵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科学求实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充分说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从革命历程来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使中国革命逐渐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一天天走向胜利,凸显了“求实”内涵质变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对求实内涵的理解上,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层面看到它的实践意义,看到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强大指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条发展逻辑:“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求实内涵的实践意义来理解,我们对焦裕禄求实精神内涵实质的把握应放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方面,应放在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上来,其实质是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如何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问题。焦裕禄的科学求实精神包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内涵,揭示了焦裕禄精神为什么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的深层原因。焦裕禄之所以能够很快打开工作局面和取得好的工作成效,在于他善于运用求实的精神指导工作,稳扎稳打,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稳步推进,以小见大,稳中求变。焦裕禄的求实精神是焦裕禄战胜困难、摸清规律做好工作的坚实支撑,也是焦裕禄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也正是焦裕禄注重调查研究和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使他能够长期扎身基层,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手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很快地摸清了“三害”发生发展的规律。
焦裕禄科学精神与焦裕禄求实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和把握两者关系。
科学精神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它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主旋律。人类之所以能从茹毛饮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愚昧时代走进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正缘于这种科学精神。它时时激励着人们摆脱愚昧、贫穷和落后,不断求实创新,进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及在改革开放年代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都充分展示了对科学精神的强烈渴望和呼唤。
在现实生活中,科学精神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做人处事的根本。有了科学精神,我们才不会轻信盲从、随波逐流,才能尊重事实,做到求实。在工作中,只有真正尊重科学、讲求科学、运用科学,才能保证我们沿着科学化的轨道不断前进,才能达成目标,取得实效。
就理论而言,科学精神是与科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既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事物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和认识活动。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意义。我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将世界改造成更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化自然,做到以人为本,即焦裕禄精神内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而要达到“主观见之于客观”这个目标,就必须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发现和利用客观规律;而要发现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前提条件。同样,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要尊重科学,要有科学意识,要具备科学精神,要有科学态度,讲求科学方法。
从焦裕禄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实践过程来看,他是以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审视兰考工作的,做到了科学精神和求实精神的高度统一。焦裕禄是带着党的重托肩负着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特殊使命来的,而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当时的兰考现状而言,“实事”就是指兰考“三害”肆虐的现实,“求是”就是要找到治理“三害”的方法。众所周知,焦裕禄是抱着“不改变兰考的贫穷落后面貌决不离开那里”的巨大决心和真诚愿望来的,主观上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但是从主观上的实事求是到实践上的实事求是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的,要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作支撑,做到科学谋划、科学决策。虽然焦裕禄生前没有治好“三害”,但“三害”已经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有效方法,唤醒了兰考干部群众,激发了与灾害作斗争的勇气,凝聚了正能量。因此,焦裕禄科学精神是焦裕禄求实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是焦裕禄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并做到实事求是的有力保证。
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之上的,反映和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的是科学方法。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在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达到“求真”、“求是”的状态。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在于能否经受实践的检验,能够做到实事求是的,就是科学,反之,就是伪科学或者谬误。
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为了追求真理而产生的精神,它又是一种品质、一种态度。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要准确反映事物的原貌,不能想当然,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全面的材料。只有在全面、可靠的事实材料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论,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在实践中,不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认知活动,必然造成失误,导致失败,那么所谓的科学也就会变成谬误。可见,实事求是是全部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科学的这一本质要求人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唯一检验标准,反对任何迷信和盲从。在科学精神的内涵中,科学的态度就是要求我们实事求是,科学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善于遵循客观规律,而科学本身就是不断追求实事求是的结果而已,是“求是”的化身。
焦裕禄在工作中的鲜明工作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精神之所以成为焦裕禄精神的一个特质,从焦裕禄的事迹中得到抽象、概括、凝练和升华,是因为面临的任务太艰巨、困难太多,为了办实事,求实效,尽快改变兰考人民的恶劣生存状况,必须用科学的思路、方法去解决人们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焦裕禄科学精神产生的原因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其本质是如何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更好更快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民生。因此,焦裕禄求实精神是焦裕禄科学精神的目的和归宿,科学精神离开了求实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