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 倪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对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讨论热度,一直持续到了全国两会现场,无论是在代表、委员通道上,还是在全体、分组会议的现场,总能听到代表、委员们对大湾区建设方方面面的真知灼见。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与此同时,这样的制度性差异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是其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国际标准的绝佳机遇。
那么,此次出台的《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举措?当前大湾区建设的硬连接与软连接成效如何?享受着“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巨大利好的香港和澳门,又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战略合作中扮演哪些角色呢?
从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再到今年2月18日《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提出以来,始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
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的专家们看来,与国家层面过去对于珠三角的规划部署有所不同,此次出台的《规划纲要》体现出三大亮点。
首先,《规划纲要》体现出“一国两制”下区域发展制度的创新。如何在“一国两制”下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发展,破解要素流动障碍,探索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是贯穿《规划纲要》的主线。
同时,《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与目标。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规划纲要》首次明确并突出强调,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大湾区内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日前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在经贸领域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在很长时期内,该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此次《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的创新策源地,对大湾区而言既是重大机遇,也是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比如,香港、澳门的高校创新资源,深圳、广州的企业科技创新资源等,尤其近年来深圳的科技领军型企业频频涌现,发展迅猛。如今,深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发展势头,在国内国际都有了一定影响力。这将为大湾区打造‘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创造条件。”肖金成说。
此外,《规划纲要》在对大湾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的阐述中首次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肖金成指出,粤港澳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湾区,不仅要强调建设经济增长的引擎、科技创新的中心,更要将提升粤港澳三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此次出台的《规划纲要》,对于港澳居民今后到内地就业、创业、置业,提出了详尽的优惠政策。
“过去我国的区域规划,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产业集聚、生态保护等,对居民融合、就业选择等民生领域的考虑比较欠缺。民生建设层面的融合发展,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重点,更是今后我国在区域规划上需要加强重视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耀如是说。
去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并实现“一地两检”,“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标志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基础设施的硬连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肖金成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设施的硬连接方面起步较早,进展也较快。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等项目,旨在联通香港和珠江口的东西两岸。目前,虎门二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项目仍在持续推进中,大湾区内部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在不断加密。同时,大湾区在5.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经布局有香港、澳门、珠海、深圳、广州5座机场。应该说,整个大湾区的硬联通已经基本形成。
陈耀建议,随着港澳与内地的深度合作,应将大湾区范围内的“一小时生活圈”进一步提升为“一小时通勤圈”。尤其是如何提升港澳居民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通勤便捷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重点考虑。他强调,今后大湾区建设,需要通盘考虑泛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的交通规划,科学定位布局铁路、港口、机场、城市轨道等,加强研究协调,避免重复建设。还要在继续深化大湾区硬连接层面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连接的部分。
对此,《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肖金成强调,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软连接要远低于硬连接,软连接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和加强的领域。包括人员、物资、资金、信息四方面的软联通,要围绕便捷高效的目标,着力向前推进。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逐步缩小区域内规则和政策层面的差异。
与此同时,也要适当考虑港澳地区的特殊情况。比如人员往来。陈耀建议,对于港澳居民进入内地可以更加放开;但对内地居民进入港澳,由于内地与港澳在公共服务上存在落差,双向管理不能完全实现一致。因此在短期内,建议还是要有所控制。再比如,资质互认。包括内地与港澳的医师、律师、会计师等职业资质的互认,医疗检查结果的互认,大学学历的互认等政策层面的联通,也是大湾区民生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当前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在采访中,专家强调,未来粤港澳三地的通力合作,应充分把握住这样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围绕此目标,在不损害“一国两制”的前提下,需要我们打破和消除人为的障碍,使规则和政策的差异尽可能地缩小,形成一种以规则统一、政策统一为目标的新机制。这需要大湾区进行更加大胆的探索、更大力度的推动,要有一定的紧迫性。
此外,民心相通、人文融合,也是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公开呼吁,香港民众必须改变一个观念,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是“北上”,而应是家的扩大、家的延伸。
陈耀对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以往内地与港澳的合作,的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必须要用整体思维去进行谋划,要发挥出1+1+1>3的合力作用,使得资源在大湾区内的配置更加优化。
“港澳两地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港澳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为了进一步拓展港澳同胞的生活发展空间,为了让港澳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分享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相信这同样也是港澳地区居民和企业家们的心声和诉求。”陈耀呼吁,我们应相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只会使港澳的发展越来越好。港澳人民不要一味沉溺于过去的传统观念,更不要为了保持自身制度的独特性而畏惧发展。
“我们要秉承‘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总原则,加快大湾区的人文融合,为港澳的发展、为港澳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创造更好的机遇和条件;要逐渐淡化大湾区区域内的城市概念;更要加强对港澳地区居民在基础教育层面对爱国意识的培养,加强其对于身份认同感的思想教育。”陈耀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深化与内地互利合作。
“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既包括投入内地建设,也包括与内地一起‘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陈耀表示,合作应成为大湾区未来建设的主题词,尤其应加强与“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作为推进全球化的一项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加强沿线国家间的经贸联系,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今后,应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空港的枢纽作用,以及澳门作为国际休闲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同时,港澳可以与更多内地企业携手,“走出去”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
一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融资、法律服务等各方面,港澳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融资模式上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发挥自身作用。在法律层面,面对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产生的一些经贸纠纷,香港也可以作为第三方,起到客观公正的调解作用。
二是国际产能合作与互补。作为国际贸易中心,香港可以在港口贸易领域,发挥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合作的桥梁作用。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成熟合理,能够为“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地区的沿线国家,与我国珠三角地区有着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很多丝路沿线国家在农业、渔业领域具有优势,而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具有优势,通过加强合作,可以对沿线国家的产业产生补充效应,助力东南亚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市场。
三是人文交流。香港和澳门分别有着良好的英语、葡语教育基础,在人文交流上有先天优势。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英语国家、葡语国家,包括拉美、非洲等国家开展人文交流时,香港和澳门也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