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民政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在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方面,负有重大责任。特别是我国过去长期实行城乡分治,农村在相关民生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新时代民政工作,要在统筹城乡民政制度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制度兜底保障基本民生。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综合确定各地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做好“两线合一”工作。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特困供养等制度的统筹衔接,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社会组织与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二是以制度化安排提升农村民政服务。抓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农村民政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民政服务水平,让农村民政服务对象生活得踏实、安全、无忧。要加快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多层次发展农村养老事业,提高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农村集中治丧场所、公益性骨灰堂和公益性公墓建设,完善惠农殡葬政策,提升农村殡葬服务能力。指导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民政统一受理平台和城乡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村基层民政业务“一站式”“一网式”经办能力,用信息化手段更快更优落实民政惠民政策。
三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原本封闭的乡村全面走向开放,乡村治理对象从单一的农民主体转向开放的城乡公民混合体。可以预期,城乡在部分治理手段上会逐渐趋同。但与城市社会不同的是,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乡村治理要充分尊重农村的特点,多种治理方式相结合,要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以德治引导文明乡风。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委会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要落实好《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让村民对身边的事有共同的遵循。要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民政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扫黑除恶”在村民自治、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社会救助、殡葬改革等民政领域纵深开展。
四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孝老敬亲、守望相助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婚丧嫁娶等习俗是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形式,农村地名是悠久农耕文明的见证和乡愁的重要载体。要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明蕴含的向上、进步的力量,推进农村婚丧礼俗改革,推进农村社会和谐安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为依据,大力推进农村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发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为抓手,体现乡土风情,弘扬优秀地名文化。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杜绝“形象工程”,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市和乡村都要发展好。我们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一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块。要通过制度保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新时代农村民政工作,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