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及时代价值

2019-01-26 19:03郑曙村于子轩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体群众发展

郑曙村 于子轩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观基础,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深入理解和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来源

习近平有着强烈的人民情怀,人民中心思想是这种情怀的理论阐述,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和人民中心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中心思想是其人民中心思想的理论活水源头;长期的基层工作和从政经历是历练其人民中心思想的实践基础。

(一)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指导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对待人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中一个基本的范畴,只有人民群众才能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首先,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体,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基础上革新生产工具,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人民群众是创造精神财富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为精神财富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精神财富的产生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各项实践活动;最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人民群众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决定着历史的进程。人民群众是通过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主体,是通过实现社会变革来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实践主体,同时又是实现自我解放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主体。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就如何学习马克思的问题分别从九个方面作了系统论述,其中一个方面就提到:“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1]可见,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为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人民中心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历代共产党人在努力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中团结奋斗,始终秉持的价值理性,他们都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努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全力践行这一理念。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中心思想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论的直接理论源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初步形成毛泽东人民中心思想。习近平作为在毛泽东思想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共产党人,不能不受到毛泽东人民中心思想的深刻影响。毛泽东人民中心思想充分地体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群众路线”观点之中,“群众具有伟大的创造力”,[2]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3]体现出毛泽东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要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引用毛泽东对人民中心思想的论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准确科学地评价,并对群众路线做出了深刻的见解;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习近平引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于人是一个根本问题的相关论述,体现出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毛泽东人民中心思想的学习和思考,在继承毛泽东人民中心思想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

继毛泽东之后的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也都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民中心思想,都为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营养。邓小平人民中心思想坚持将促进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人民生活的改善体现出来,这是邓小平结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做出的新论断,是在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以及充分肯定人民追求富裕的机会下做出的新发展新要求。江泽民人民中心思想是在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强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要密切联系群众,决策来源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胡锦涛人民中心思想是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发展起来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意愿、群众需要、群众利益和群众满意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成为人民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更满意的生活。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特别是在《摆脱贫困》和《之江新语》中提到对“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理解思考,这对习近平形成人民中心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二)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实践基础

习近平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是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出生在红色家庭,其父亲习仲勋在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年代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以及生活简朴的生活品质,使他在耳濡目染中,为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奠定了基础。习近平七年的梁家河上山下乡知青经历,使他融入基层农民生活,对农民迫切需求有了初步的直接的感悟,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河北正定到福建宁德,习近平十余年工作在第一线,他认为干部的基本功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就是群众拥护,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在福建浙江上海主政时期,为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以及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率先垂范,走访基层,主张“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5]发挥基层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他心系群众的冷暖安危,对人民负责,主张领导干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任职使习近平的为民情怀更加强烈,视野更加宽阔,人民中心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完善的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也将指导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工作继续向前迈进。

二、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内容

(一)根本立场:坚持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守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反复重申“三个根本”,[6]即根本立场、根本使命、根本宗旨,要求我们始终立足于人民角度思考问题,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心系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执政立场。党始终立足人民利益来制定不同时期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涉及改革的相关问题都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中心,习近平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过程,各项改革决策也必须“识民情、接地气”。[7]因此,人民立场决定了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党谋划改革思路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发展思路的时候,首先考虑政策措施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牢记人民群众冷暖,强化履职意识,不断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奋斗。坚持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必须要在执政过程中坚持这个根本立场,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

2.增进民生福祉:改善民生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实践立场。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在于与老百姓现实最相关,同老百姓利益最密切。民生工作是保障人民利益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人民立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工作实践。人民立场强调党的民生工作都要围绕人民和人民利益这个战略中心,人民导向的直接性和人民利益的现实性,增强了民生工作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做到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履行兜底责任,坚守底线思维,在确保公平性和普惠性前提下整体推进民生建设,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同时,民生工作要有针对性,又要突出重点,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着手,补齐民生工作这一“短板”,为增进人民福祉、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首要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决定作用。共建共治共享是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强调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治的积极性,重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这一根基力量的重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持,凸显了人民群众是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1.组织人民共建:人民是促进中国改革发展的动力主体。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认为,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有自主活动的现实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价值主体。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长期执政的经验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是深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力量。当今,我国社会转型仍处于深水区,即将迎来“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能否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是能否如期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谦虚谨慎地拜人民为师,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和力量,为改革想招、发力,自觉融入推进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事业当中,才能推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为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2.确保人民共治:人民是推动中国改革发展的权利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8]从党政支持到与社会力量互动中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完善治理格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在党领导下有序自主地参与社会治理,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构建深化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主体地位的政治制度体系,在保证人民权利与自由的基础上,依法管理各项事务,推进政治生活法制化;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使各项决策广泛吸收民意,推进政治生活民主化。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坚持将人民群众共治纳入常态化法制化轨道,不断扩大这个政治优势和特点,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制定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且表达人民诉求的政策,形成群策群力,生动活泼的局面。

3.实现人民共享:人民是享有中国改革成果的价值主体。“发展为了人民”,一方面要求“发展依靠人民”,通过人民来共建共治;另一方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又要求党和政府不断为人民生活谋幸福,人民共享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人民是享有中国改革成果的价值主体。共享过程应体现公平性和普惠性,全面小康体现的是全体中国人的小康,覆盖区域全面的小康。共享体现的不是少数人获益而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前,不同阶层和群体共享改革机会和成果时,具有不均衡性,在收入分配方面、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存在权益不平衡、分配不公平问题,特别是贫富差距悬殊。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合理的收入机制,关注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在维护公平正义基础上促进共享发展。

(三)评判标准:坚持人民标准

1.改善人民生活:检验工作成效的物质标准。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执政工作的最高评判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来评判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效果。生产力标准是评判我国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而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生产力进步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而促进经济增长与维护人民利益并不是相互冲突的,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这是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明的社会主义奋斗方向和目标。党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树立新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是要落脚到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体现在人们的客观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的各项权益和政治诉求有所保障,人们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落实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要求党的意志要高度契合人民意愿,党的政策要切实反映人民诉求,特别是地方党和政府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具体落实,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活的改善,体验到最大的实惠和利益。

2.增加人民获得感:检验工作成效的精神标准。获得感是指人民对生活改善产生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感。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从“获得感”层面提出将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展现出来,从主观精神方面评判改革发展成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准,再次强调要在改善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以往主要是通过改善物质条件来检验工作成效,从满足温饱到满足基本物质水平再到满足精神需求,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期盼感是检验党和国家工作的新思维与新定位,是想问题、办事情的着力点。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着新的历史方位下各项工作任务具有更强烈的民生导向、人民诉求和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层次的满足。在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卫生方面实施惠民举措改善民生,得到人民的认可,进而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增强人民对生活改善的幸福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强烈,对关乎切身利益的方面日益关注,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感。通过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9]

三、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时代价值

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看,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既是具有丰富内容和系统体系的科学性理论,又是为改革谋划发展思路的实践性理论,开辟了人民中心思想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理论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结合当今中国实践提出的一种创新理念,更着重于内容上的与时俱进和形式上的系统科学,体现在提法上由“群众路线”向“人民主体思想”再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转变,内容上不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内涵。人民中心思想不仅仅体现的是内容上的扩展,并且其中的诸多内容是对经典作家及党的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习近平人民为中心思想是继承和创新的融合。

1.继承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精髓。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精髓基础上不断完善与丰富人民中心思想。他结合新时代下基层工作的特点,代表人民现实的需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党的坚实执政基础”等一系列理念,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最终实现全人类解放等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和吸收,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视与弘扬,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结合中国实际的最新理论成果。

2.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中心思想的新境界。人民立场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党成长和发展的经验表明,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提出将人民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将人民立场上升到作为确立党性的一个高度。在谈到处理党群关系问题时,毛泽东强调:“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10]初步强调了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党员要同时对人民对党负责,特别是加强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习近平结合时代特征,特别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11]政治立场上既要坚定党性原则,“站在党一边”,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站在群众一边”。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将共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国家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国家发展将促成全体人民共同享有。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党要认真总结经验、集中智慧;在优先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兼顾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仅要集中民力财力,共同建设和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全体社会成员意愿和要求基础上的最大公约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一部分,重新界定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肯定了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对改革成果的共同享有。

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基础上,从主观精神方面拓展了人民标准的内涵,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新标准。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带来的幸福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感,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生产力,不断站在人民立场上谋划改革思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党最基础性的工作。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增强获得感”这个精神层次来评判改革成效,这是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思考新论述,这是主要矛盾中“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在改革标准方面的体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党贯彻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

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在根本宗旨和立场上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在理论形态上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不断赋予鲜明的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鲜活力。

(二)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的实践价值

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不断艰苦奋斗是党在历经苦难和创造辉煌中始终牢固树立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12]因此,正确把握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对我们党尊重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积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目标有极强指导价值。

1.有利于充分尊重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保障,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从法律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我们党一贯的主张,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治理方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需要两方面保证,一是党政机构自上而下制定完整的制度程序,通过法律政治制度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法律实施体现人民意志,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二是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完整地参与实践。共商是共治的前提,共治是共商的目的。人民群众要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首先要集中民意,在人民内部进行广泛的商量,形成各方共识,达成一致行动,共同担负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同时,又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来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效实现,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中,最大程度地增强党和国家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人民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坚持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就是要抓住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和切身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正确把握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者的关系,“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13]在全面实施惠民政策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推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取得新进展。推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稳定就业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创业来解决就业难题,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基础;调节收入分配,是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直接的方式,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挥社会保障托底作用,加大各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实践的态度贴近百姓民生,体现出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切,对民生短板的聚焦。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在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感的同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关注贴近百姓的的民生问题,各项事业均衡发展,但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坚持精准脱贫扶贫,保证人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机会和改革成果,朝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逐步迈进。

3.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导向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对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步骤作了新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提出分两步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现代化”,这是党做出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目标,是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矢志不渝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本质上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尊重人民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作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广泛共建共治局面,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人民负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期待,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主体群众发展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何谓“主体间性”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