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铭 牛 海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杨浦 20009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面临的贫困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反贫困思想,构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的,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独有的本质特性,即人民性、求实性、探索性、科学性、统一性及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之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多数人参加、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邓小平从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关系出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理论探索。“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江泽民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他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胡锦涛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从人民主体价值目标出发,提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
由此可见,我们历届党中央领导人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人民将从“共享”中获得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为人民的全面发展提供实现的可能性。这个过程的实质,即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状态,走向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过程。
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5]要准确把握好这一根本力量,关键在于依靠人民。对此,邓小平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6]邓小平的这些话言简意赅,深刻阐明人民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同理,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更好地推进反贫困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起点、事业的轴心。正如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7]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这一命题正是我们党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又要充分发挥人民在历史中的伟大作用,这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因此,在反贫困的实践中,只讲“为了人民”,而不讲“依靠人民”,显然是行不通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广泛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反贫困行动,引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才是贫困彻底拔根的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求实性,体现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地贯穿于扶贫对象、扶贫政策、扶贫开发、扶贫领导工作中,积极稳步地推进反贫困工作。
过去,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较多、分布面较广。在这种特殊形势下,我国主要采取区域定位的整体性治理方法来达到减贫目的。尽管这是在特殊的形势下采取的特殊方法,但它符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我国反贫困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得益于区域定位的整体性治理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贫困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贫困程度更深、脱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这意味着我们对扶贫对象的识别要更加精准,以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成为我国新时期反贫困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加快推进了识别贫困机制的转型升级,使扶贫瞄准单位从县级瞄准转向村级瞄准,扶贫工作强调到户、到人。实践证明,新的识别贫困机制更加切合实际,有利于提高识别精准度,使真正的贫困群众得到帮扶。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政策创新,是政策得以持续的重要前提。我国扶贫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个性鲜明的求实过程。这是因为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基本围绕这四个求实性问题: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扶持谁”的问题,即立足实际情况,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致贫因素等方面,识别出真正的贫困人口。“谁来扶”的问题,即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党委领导、政府治理、社会帮扶、人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怎么扶”的问题,即从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方面出发,做到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怎么退”的问题,即建立数据真实、准确的贫困退出机制,确保贫困退出符合客观实际,防止片面追求脱贫进度。由此可见,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四个关键问题,坚持客观求实,以切实解决最困难地区、最困难农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事求是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明确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8]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要求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作了精辟论述。“要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9]习近平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到反贫困的实践中,科学回答了怎么扶的重大命题,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根本遵循。这是因为,实事求是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是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把握规律性、注重针对性、强化务实性,才能够确保科学地推进扶贫开发。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这个基础和原则,就谈不上科学发展,更不能科学地推进扶贫开发。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密切关联。正是真正把握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党中央从客观实际出发,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制定一系列反贫困的方针政策,为反贫困工作指明方向。近年来,党中央选派第一书记驻扎基层,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通过坚持“摸清实际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为宗旨,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其目的是摸清贫困地区的贫困实际情况,提高反贫困工作的效率和针对性。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既是确保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充实群众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此意义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贯彻于党的实践中,深刻地塑造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是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反贫困事业,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反贫困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党和人民长期的实践探索,逐步开辟出来的科学道路。
198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中国反贫困事业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全新的课题,意味着我们党对这个课题缺乏历史的经验积累,使党在实践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在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且在反贫困道路和思想没有成熟之前,必须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
1.邓小平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邓小平指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正是基于这样的实践前提,“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10]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就是“大胆地试”出来的结果。例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首次推进了以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扶贫工作,在农村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我国首次开启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1994年,我国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这些战略举措的提出与落实,得益于我们党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也得益于我们党不断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继续进行新的反贫困探索。习近平明确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11]与此同时,他反复强调必须把握好“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在探索中把握规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积极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绝不在脱贫路上落下一人。这就需要我们党大胆地“摸着石头过河”,更需要在这过程中不断总结认识,为反贫困的顶层设计提供实践经验。
历经40年的反贫困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探索从未停止。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改革创新转换为推进反贫困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探索贫困问题的本质提供了必要的论证。因为坚持实践探索,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在无限反复的认识中,逐步揭示贫困本质以及发展规律,进而深化认识、增强实践经验和方法,使理论更符合客观要求。正是秉承这种探索性实践精神,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12]
我们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探索性,最根本的是要突出“中国特色”的本质特征。没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这一根本原则,就不可能深入认识与判断我国贫困问题的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理论,也就不可能开创符合国情且持续发展的反贫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理论和道路,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进行艰辛理论和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选择走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反贫困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人民的自觉选择。因此,自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起,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的探索,“中国特色”都必然成为我国反贫困的根本原则。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作为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科学性贯穿于整个思想发展过程。主要体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性两个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即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理论经受实践考验的关键所在,也是科学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因此,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它并不是抽象的、僵化的,而是具体地把民族特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本、求大同等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而且还有赖于我们党把理论根植于自身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中。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且不断发展的思想。既然是发展的思想,其形成的过程就必然是动态的过程。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说,这种动态且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统一过程,既是理论自身科学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理论维持生命力的根本保障。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反贫困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这个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坚定理论创新的实践导向,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坚持以理论指导推进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实践发展,为反贫困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南。实践证明,我国反贫困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归其根本在于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习近平明确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主要包括邓小平反贫困思想、江泽民反贫困思想、胡锦涛反贫困思想、习近平反贫困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些思想有着共同的立足点:都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是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统一的思想体系,它们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原则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形成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必须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在于这一良性循环的发展结果。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统一性,体现在它具有直接的实践性,也是取决于它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得认知为依据的。
2.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反贫困事业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指出:“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可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必须坚持两个重要原则: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原则。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其整个思想体系保持高度统一性的关键所在。
邓小平反贫困思想、江泽民反贫困思想、胡锦涛反贫困思想以及习近平反贫困思想,都代表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火炬,同时又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贫困问题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性认识,以及对反贫困实践的统一性指导。如果没有这样的统一性认识和指导,其思想就不会被继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这一前提原则,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那么,由其正确反映贫困问题及贫困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就不会而被“中断”,反而会被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既保持理论的一脉相承,又促进理论的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思想在发展过程中的高度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于真理性、科学性,其活力在于永不枯竭的理论创新。[15]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必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党能够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形势,并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这一精神品格,深刻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发展之中。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邓小平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奠基。之所以是奠基之作,在于它以顺应时代发展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开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和路径问题。江泽民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反贫困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把反贫困事业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完整地提出了党推进反贫困事业的目标和任务。胡锦涛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反贫困事业发展。习近平聚焦“实现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怎样治理国家”这一根本问题,结合新时代贫困变化的形势,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内源扶贫为根本”的反贫困战略,强调指出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深刻蕴含着对我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之所以得到丰富发展,与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做出的科学判断密不可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产物。从时代背景层面看,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意味着这一思想在根本上不仅源自于对客观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为符合时代历史而发展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为我们党制定反贫困方针政策、推进反贫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习近平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7]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必须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这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键。也正因为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才能使实践之路常新、理论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