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局)负责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组织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贯彻2019年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部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典型发言。现摘要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源头治理。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非法组织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对北京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看首都工作首先从政治上看”“首都稳全国稳”等标准和要求,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作为北京民政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实抓好。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的具体工作部署,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疏堵并举、打防结合,综合运用取缔、劝散、转化等手段,2018年以打击涉政涉军涉宗教涉意识形态等非法组织为重点,查办案件153件,坚决守住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的底线,为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全市范围内密集发布《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的通告》和《取缔公告》,把打非专题和典型案例上媒体、进社区,提高居民群众对非法组织的识别能力,动员群众举报身边的非法组织。2018年,群众举报的非法组织线索62条,是2017年的3倍,在打非专项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源”作用。三是创新摸排方式建立协查通告制度,做到“四个结合”。具体是:将互联网查询和现场监察相结合、将线上检查和线下排查相结合、将登记审查和日常监督相结合、将专项行动与常态执法相结合,全面提升线索发现和风险识别能力并据此建立黑名单制度和执法协查通告制度,全年曝光20多个调查中断的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压缩其活动空间、防止其 “死灰复燃”。
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强工作力量配备。2018年,在原有北京市民政执法力量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打非执法力量,增设两个中队,抽调三分之一骨干、近20人专门承担查处非法社会组织职能;同步投入20余万元加强人员的执法理论、实战培训,切实提升其应对风险和执法检查的能力素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在出台《北京市民政局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规划》基础上,2018年专门研究了制定《查处非法社会组织执法指引》,全面规范案件办理流程、标准,坚持每个案件必经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重大案件上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确保执法工作从实体到程序都守住法律底线,全年未发生败诉案件;同时,全面梳理回顾历年来查处的非法社会组织案件,探寻打非工作的规律特点和变动趋势,创新执法调查函、执法简易程序等,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提高办案效率。三是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强化市区联动执法,以“手把手”的方式全面加强对16区民政执法工作的指导,促进其在打非办案上实现“零”的突破,同时推进市区两级打非执法数字项目开发,不断提升打非执法技术手段水平。朝阳、海淀、昌平等区民政部门敢于亮剑,圆满承办了取缔“中华民联中央委员会”等中央关注的大案要案。
加强联合执法,健全风险化解防范综合机制。一是建立重大案件报告制度。针对首都非法社会组织容易诱发高风险的特点,凡是大案要案,第一时间向民政部、市委市政府进行请示汇报,在此基础上局长办公会常态化进行专题研究。二是坚持部门联动机制。主要措施有“四个联动”,包括:与市公安局联动、成立“201”专班,全面加强联动配合,做到违法线索共享、执法案件共查,对发现的境外组织和涉外山寨社团,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联手查处取缔了“全国慈善正义联盟”“中国廉政建设与效能监察研究中心”“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多个非法社会组织;与市场监管部门和编制管理部门联动,对公司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下设机构等新型疑似非法组织,做到精准识别;与统战和民族宗教部门联动,依法查处取缔了“锡安教会”“香柏领导力机构”等多个非法宗教团体,得到中央统战部领导的肯定;与市委政法委联动,对可能潜藏重大社会风险的案件,由政法委牵头启动预警防控机制,确保了没有因为查处非法社会组织而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三是建立了市区两级多部门参与的风险报告、风险研判、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社会面稳定以及案件报送、执法信息共享和案件新闻发布等多项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