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林
(喀什大学 新疆 喀什 844000)
[内容提要]新时代画卷中,立足筑牢我国意识形态阵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对中外优秀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引导的硕果,含有先进性、阶级性、创新性、历史传承性理论特质,对新时代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当代引领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卓越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引我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画卷中,立足筑牢我国意识形态阵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使我国的每一段复兴历程都镶刻着红色足迹、传承着红色基因。新时代视阈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更是具有时代引领之效、促国家繁荣之用,需要我们更好地去学习和领悟。
红色文化“和羹”之香,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露”中滋润;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硕果中“蓄锐”;受世界优秀文化间接引导;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行径中绽放,成为当前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表明红色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培育。《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实质是勾勒一种“大同社会”的生存模式,和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具有重要的关联。《墨子》主张“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纂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为了创造一种以和平方式相处的外交关系,与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着必然的关系。《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观念,为了制定极好的生态机理,与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有着重要的逻辑性。红色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的肥沃土壤中,不断汲取力量,成为民族前进的重要底色,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口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以红色文化为主流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极度自信、兴旺繁荣、伟大复兴的催化剂。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孕育、生根、发芽,为以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准把脉中国问题给予了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解决中国问题打开了突破口,是我党的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前进方向肩并肩,锻造出极为重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秀成果,形成了以颂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色文化深深地熔铸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魂”的精髓理论中,不断积淀力量,成为民族奋进的鲜活血脉,成为创造凝聚力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4]”毋庸置疑,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够一直充满生命力,就是世界优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灿烂。早期我国共产党人为了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积极学习世界上其他民族优异文化,以唤醒国人的思想。正如某些学者所见,浏览一部红色文化的心路史,可以这样讲:我国共产党人、民众是人类优秀文化的弘扬者。红色文化深深地浸润于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素养中,不断储备力量,成为民族发展的鲜明旗帜,成为创造幸福的灯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历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5]”表明红色文化紧密联系生活,显示出强劲的朝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睹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我国共产党的诞生、土地革命开展等,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向,坚持弘扬以革命理论、革命教育、革命文艺、革命学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建设中,共产党人创造了丰富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形成了我国完整的工业化架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案开始践行,构建了较为精炼的文化建设策略,我国共产党重视加强文化自觉、制定文化成果的创新评价机制、在开展文化理论创新过程中坚持基础原则不会改变。红色文化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增强力量,成为民族进步的精神丰碑,成为创造奇迹的营养剂。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我国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路途中,创新性吸收和转化中外精粹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们民族的主流文化,是追求革命真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一种灿烂文化。
红色文化“道”之益,在于与中华民族精神信念薪火相传,含有先进性、阶级性、创新性、历史传承性的理论气质。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当前我国进步和强大的重要精神堡垒。
先进性是红色文化的首要特征。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6]”红色文化是我国民众反对强权、与反动阶级斗争中渐渐落地和成熟起来,并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继续突破自我而形成的一种以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饶价值观为核心的优异文化模式,从而使自己具有能够胜任重建社会工作的革命先进性,是我国共产党人指引我国民众在革命和实践中价值取向的汇聚,更多发扬的是一种蓬勃的正能量,与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在此,封建势力的本我改进不是进步的写照,袁世凯的“皇帝梦”更是“大逆不道”,蒋介石的“革命”又与红色文化相违反,王明等“左倾”和“右倾”也是与红色文化有别。红色文化的今天,也是千淘万漉、吹尽狂沙的结果,凝聚了一代代中国人积极奋斗实现民族富强的向心力。
阶级性是红色文化的根本属性。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它在一切典型的时期毫无例外地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镇压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机器。[7]”阐释出国家具有阶级性,国家必须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产生影响,使得这样的观念和习俗越来越接近国家的管理和执政的需要。红色文化是意识形态“庄稼”里的一个“优良物种”,象征着我国共产党人指引的我国民众的利益,影响这个群体价值选择和生活理念的构建,也就是红色文化阶级属性的体现。
创新性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属性。塞缪尔·亨廷顿指出:“我认为一种“真正”的文化,值得给予肯定评价的文化,是那种经得住外来批评的生活方式。[8]”阐发出红色文化从新民主主义产生到今天,因为其本身特有的创新性属性,依然是那种经得住外来批评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无不经历暴风雨的击打、血的洗礼,历久弥新,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样的属性使得与红色文化紧紧联系的人们的生活理念,能够较好地顺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继而能够使红色文化更好地创新发展,即便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仍然能够展现出坚持拼搏、奋斗、向上的蓬勃生命力,在各种“炮弹”下,依然彰显出主流文化的担当和使命,必定引导我们国家走向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历史传承性是红色文化的主要属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也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9]”指出文明并不是由人们随意捏造,而是沿袭已有文明硕果的基础上得以产生。红色文化的孕育、产生、发展有其深厚的肥沃土壤和历史背景,深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世界优秀文化的影响。红色文化中的乐于奉献、艰苦斗争、顽强拼搏等优秀精神涵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作风的落叶归根;红色文化中的认识论、实践观等丰富精神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等学说的传承、创新;红色文化中的部分革命作风与精神素养是世界欧洲革命中优异战斗气质的继续、发扬。
红色文化“大道”,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断推崇,成为当前我国灿烂辉煌的重要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体’,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10]。”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是无产阶级促使自我和人类自由的科学生活信仰。中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要根据我们对红色文化不同的认知能力,实施有针对性地注入红色血液。第一,注重发挥红色文化的情感效应。情感是人们价值观形成统一性的基础,擅于用英雄人物事迹,以多种方式宣传其精神内核,强化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最佳注脚。第二,极力加强红色文化的现场体验。通过还原历史情节和历史场景等的体验活动,内化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并外化为真正履行中国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实际行动,实现知行合一。第三,恰当融入红色文化的时代元素,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新形势,融合时代元素,将红色文化融入现代智慧成果中,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1]。红色文化清晰的认知力和极高的自信度,必定会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造“亮点”。理论魅力上,红色文化在同各种主义和思潮的竞争乃至战斗中脱颖而出,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相结合的重要文化表达,以其坚定的人民立场、雅俗并举的理论风格、丰富的精神内涵等,成为中华民族闪亮的“名片”;实践道路上,红色文化产生于一个国家从落后挨打走向独立自主,从后来跟跑走向并跑、赶超甚至引领时代的伟大历程,必须会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强调重要的引领风貌。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途中,我们要格外地突显对红色文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要把它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12]”红色文化是井冈山熊熊燃烧的烈火,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砥砺符号,是天安门城楼升起的五星红旗,蕴含着共产党人对富强、民主等理想信念深邃的追逐,是培育我们人格、品质等健康发展的精神丰碑。作为党领导下的一员,我们应该自觉用红色文化蕴含着的理论气质笃行自我,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坚定“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并坚持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里去解析红色文化中散发出来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呼应的元素,增强红色文化的德育宣传力度,使人自由而全面的进步。红色文化的笃行之效与时俱进,并在新时代下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自信、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3]”这样的自信,根底上是对红色文化内涵的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着我国革命的长远目标、拼搏精神,体现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深厚的革命文化气质,反映出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爱国热情,为国家的伟大复兴铺设了前进的道路和先进的文化积累。红色文化中所彰显出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妙语,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也都是完成我们民族伟大复兴路途中必需的价值导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不能丢掉这些核心的“魂”,否则就会在精神上陷入被动,就会回到历史上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时代。今天,我们要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挑战,吸收各种有益的成果,从而照亮复兴航道,鼓足风帆,保障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舟到达光辉的彼岸。
红色文化作为实现我们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主流文化,在历史长风破浪中,依然直挂云帆,突显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未来前进方向的精确把握,也是我国文明前进方向的风向标,为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新时代我国将搭乘这班聚合开拓美好生活动能的“坚固底色”列车,加速驶向幸福、安宁、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