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策略

2019-01-26 11:43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党校数据库文献

阿 炳

(新疆自治区党委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络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推广的大趋势、大环境下,要求传统图书馆必须进行数字化改革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然而因为党校系统图书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使得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相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何更加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库建设成为党校系统图书馆的重点课题。本文从分析了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存问题以及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策略。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端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库建设程度和数字资源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数字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的必然发展方向,首先就要以数据库的建设为基础,进而逐步发展为符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能够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文献信息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而党校既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科研机构,所以党校系统图书馆既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广大学员提供图书文献信息服务,又要有效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进而为党校的整体进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建立完善的图书馆数据库是有效的整合图书馆文献资源,最大化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使之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的有效途径,所以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提供信息处理集约化

图书馆建立数据库能够把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利用计算机来统一管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存储,通过建立大型信息资源库和检索功能,把图书馆中的大量文献资源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处理加工、统一标引、联机编目,实现书目数据线上查询、共建共享等。集约化管理包含有信息资源集成、信息内容集成、信息技术集成三个方面。即以网络为载体对各类分散、多头的数字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对各种专业数据进行深度再挖掘,既可以保证数字信息的唯一性和可信度,又可以通过对外服务的网站平台,提高数字信息查找的效率,为图书馆网络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建设图书馆数据库,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容易丢失损坏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在互联网络发布平台推出本馆的数据库,为今后发展成为有统一的合作性质的图书和文献服务体系的数字图书馆打下基础。

(二)提供网络流程化

图书馆文献资源转变为数字信息之后,通过建立数据库把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不仅能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资源处理工作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完成,方便了工作流程、节约了人力资源;还能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把图书馆变成共享资源,使得图书馆提供的读者服务具有了跨时间性和跨空间性,信息更加开放,信息的传递也更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方便世界各地的读者随时进行借阅。互联网络作为现代化的数字信息传播媒介,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广为使用,所以数字图书馆离不开对互联网络的支持,只有以网络为基础进行数据库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服务于读者。

(三)数字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

现在的图书资料种类繁多,不仅有纸质图书、期刊、报纸,还有光盘、视频、音频等资料,但是在现有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模式下,很难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图书资料服务。而将这些资源数字化之后,就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方式,对各种类型图书资料及多媒体文件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以树形结构的目录树按层次来组织这些数字资源,目录树支持多根节点,极大地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把异地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本地资源,这样能够拓展图书馆的资源数量,读者通过使用互联网就能够很方便的阅读更多的文献资料。

(四)可以保障数字资源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传统图书馆因为地理位置固定的原因,在读者服务方面只能够为图书馆附近的少部分人提供文献服务。而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甚至允许多个读者在同一时间内读取同一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就变成了图书馆数据库的重要特点,这是传统的图书馆无法实现的读者服务功能。而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须趋势,也是提高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图书馆之间可以通过共享数字信息极大的丰富馆藏,满足更多的阅读需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和对互联网络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共享性具有跨地域和跨行业的特点,体现了跨地域的读者服务便捷性、开放性,读者们通过网络能够获取丰富的数字资源,满足了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5.信息提供知识化

跟传统的图书馆形式不同,在图书馆中建立数据库表示文献资料已经转变为知识提供。图书馆建立数据库能够把图书、图片、声像资料、网页、多媒体资料等内容建成数字信息载体,并在知识单元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动态的分布方式为读者们提供阅读服务。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高层次阶段,是每个图书馆在数据库建设中必须面临的课题。在数据库建设初期,就要对每一个数字资源的知识节点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和组织,使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便于读者通过网络上的知识节点更快的查询到所需要的文献信息。

二、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目标

(一)建设符合党校主课主业馆藏特色的数据库

根据各党校的实际需求、学科建设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并加工处理,形成馆藏资料。以党校发展的特点和具体运用来看,主要收集马克思主义书籍、政治经济、领导管理和国家历史、党章党纪、优秀党员事迹、自传等文献,一些与党的建设有关的杂志、报纸也很有必要。如果是内部传阅的资料,可以收集党的会议、政府会议、讲话和党员出刊的内部刊物、报告和课程教学设计等内容。这些都属于具有特色性的文献资源,是作为党校特色馆藏资源的第一选择。

(二)建设符合党校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信息数据库

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党校要结合社会发展,国际时事,及时开展各类党员培训,并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党校教学的同时,丰富和提升党校教师的个人水平和教学经验。对于科研工作所产生的结果、课题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可以整理成册,进行网络化加工处理,建立数字化资源库,这样可以实现党校之间教育教学的沟通共享和互相借鉴,鼓励党员领导干部自主学习,全面实现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持续深化。又能为党校教师提供科研参考和教学依据。

(三)设符合本地特色的“红色资源库”

党校图书馆作为专门收集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和地方党史资料的专业红色图书馆,对有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方面的著作和党史方面的地方文献是我们重点收集和保护的对象。而党史中的一部分资源,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丢失,有些资源也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已经开始消失。有些书籍在某些地方档案馆、图书室的地下室因为水泡、风化等原因,已经翻不开书页,看不清字迹,有些党史文物、建筑因为城市发展规划等原因,被拆毁、掩埋,比如新疆自治区党校周围的西路军办事处、盛世才水牢等都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或者只幸存少量的图片资料,这些资源急需保护,刻不容缓。而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永久的保存在党校图书馆的数据库中。

(四)提高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上述所有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够服务于本校的教学科研,还能成为本地区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数字平台,更能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数字资源支撑。另外,这些数据库的建设还可以为本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教师申报职称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帮助。最终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党校的名片效应,为党校系统整体教学科研的稳步推进提供帮助。

三、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不平衡,有的才开始起步

党校系统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与管理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它是图书馆传统业务、传统功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是对图书馆纸质藏书书目进行数字化整理与加工,再将这些数字信息整合到数据库中,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呈现出来,就是图书馆数据库的雏形。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来管理这些书目数据,把这些数字信息进行编目、分类、加工、管理、转移和描述,再通过智能化的信息检索功能和统一的检索界面展示给读者,不仅可以使图书馆的重要文献资料得到有效的保存,还能使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建立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之后,读者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翻阅查找所需的文献资料,丰富了借阅手段,方便了读者。目前,绝大多数的党校系统图书馆已经完成了书目目录数据库,真正实现了由手动卡片借阅到自动化管理的转变。近年来提出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则是对图书馆所有的纸质文献进行全文的扫描、分类、加工、整理、标引,建设庞大的图书馆全文数据库。党校系统图书馆中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沿海地区等进行数据库建设已经10多年,而西北地区基本都处在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进行数据库建设。

(二)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存在的区域差异

很多党校系统图书馆的藏书都在几十万册以上,中央党校、上海市委党校的图书馆藏书甚至达到百万册,把全部文献资料都进行数字化加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大多数图书馆都难以承受,而党校系统图书馆又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进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更是难上加难;而公开发行的纸质出版物在很多图书馆都有馆藏,重复率非常高,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就会造成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所以很多图书馆都会首先选择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数据库作为起步,开始本馆的数字化转型。这方面,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沿海地区的党校图书馆已经初具规模;而西北地区党校图书馆除甘肃省委党校有2 个自建数据库外,其他党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都还没有起步,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水平基本与图书馆所在省份的经济水平相关联。

(三)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缺乏指导

目前,全国系统有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方式,但是形成的理论成果还略显不足,理论研究的整体水平对我们进行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没有起到应用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图书馆数据库概念”这一解释就存在系统功能、技术依赖、空间网络、功能扩展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解决局部问题上缺乏宏观性,在解决整体问题上缺乏统一性;单纯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少,但是缺乏实践指导性;就事论事的研究缺乏一定的前瞻性等。

(四)缺乏总体规划

近几年,为了做好党的工作,促进党员意识增强,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党校系统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央党校图书馆为了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共建共享平台的搭建,连续2年举办技术人员培训班,也起到了一定的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现代化观念,大多数党校系统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还保持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图书馆之间的网络资源融合和技术帮扶没有开展起来。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目标和标准,也没有统一管理和监督,导致发展能力有限,管理结构单一,服务面窄,无法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特别是图书馆的数据库规划、创建、维护、数据库引进、文献标引规则等方面。各个图书馆也因其馆藏的特色性和地域性,在数据库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政,有些图书馆馆藏偏重文艺书籍、偏重外文书籍、偏重计算机、偏经济类、或者偏文理科等,所以数据库建设的学科内容并不均衡,资源建设缺乏一定的统一协调科学性,想到什么就建设什么,导致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杂乱无章,并无规划可言,导致文献资源出现重复建设,数字技术的兼容性也略显不足。

(五)信息共享性较差

党校系统图书馆建设数据库的目的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因此数字信息资源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共享成为了衡量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党校系统很多图书馆都用自己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设发布系统,所以在技术上很难实现互动、互通、互联。图书馆在各自进行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底层基础库不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也不同,不同的图书馆数据库的规划标准也不同,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这就会造成不同图书馆建成的数据库之间数据无法形成对接,共享就很难实现,最终形成一个个孤立的数字资源信息机构,其实这并不能够发挥出图书馆建设数据库的真实作用。

(六)资源建设缺乏必要的条件

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工作,需要从总体上规划和协调。然而在现实中学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协调,处在一种无序状态,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含量较大,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数字化转变工作,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因此根据目前现有的技术和水平,只能先把部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但即使是部分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从管理、资金、人力方面大量投入,保证可行性;而在实践操作中,技术更新方面都存在问题,甚至很多图书馆在对文物古籍、线装书、珍贵古装书、旅游地理文献等进行数字化加工时都没有有效的兼顾保护措施的处理方式;还有就是对大多数党校系统图书馆来说,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最后就是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还需要做大量的资源检索和分配工作,就目前党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来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保障,如果做不到,特色数据库建设就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从我国党校图书馆的人才结构来看,具备图书情报和计算机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较少,这是影响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网络资源搭建的重要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图书馆的长期发展目标。现代党校图书馆网络化资源建设属于新兴业务,缺乏明确的制度指导和方法经验,导致工作机制的不完善,执行性不强。

四、党校系统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策略

(一)整合图书馆各类资源

大多数图书馆中都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例如说印刷品书籍属于纸质资源,图书馆收藏的光盘里又包含大量的数字资源,以及很多磁带、卡片、微缩胶片等,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首先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将各类资源数字化,变为服务器可以保存和管理不同数据类型,然后把各种有相关信息的数字载体整合到同一个系统中,建立起基础的数据库,进而再通过后期的分类、标引、著录,将这些资源变为可供读者检索和使用资源,长此以往,属于图书馆自己的数据库就慢慢建立起来了。但是由于很多图书馆,尤其是西北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硬件设备缺乏,这样建成的数据库的存储数据数量就很有限,无形中制约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与发展。所以硬件方面就得需要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为海量的数据提供服务。

(二)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即便是有了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在一定程度也是有限的,要想让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一定规模,就需要结合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能够帮助用户从多如牛毛的网络资源中快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那么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呢?首先,需要先确定好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方向,例如说可以选择一批有参考价值的网站和网络信息定期进行浏览,可以按照拟定好的数据库发展方向提前设定好搜索的主题词、关键词,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其次,各地的图书馆都应该以地方特色作为首要发展方向,而地方的信息资料来源也非常的多样和丰富,所以有针对的选择一些本地网站,比如当地的各类政府网站,甚至是地方各类县级政府网站都可以作为信息点保存,以便定期浏览,查找有收藏价值的信息。另外,当地的法院、检察院网站,往往都会发布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也应该作为重要信息点保存。目前大量地方性的报纸、杂志、刊物、各类媒体基本都有对外发布信息的网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可以及时的查阅到很多地方性新闻信息。此外,各地区在网络上都有一些本地特色的论坛,也会经常发布很多有关本地信息的评价和建议等,这些也都是需要定期重点关注的网站。最后就是各大地方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从馆藏书籍、网络新书记、期刊论文等线索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比较快,各地都会不断有新网站出现,因此也需要密切关注最新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互联网成为了世界上规模最强大、影响最广泛、用户最多的计算机互联网络,网上海量的经济、科技、商业、新闻、教育等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因此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好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一些地方特色的信息资源就会非常关键,能够大大提升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水平。

(三)选择有价值的文献资源,有计划的进行更新

想要建设一个高质量、能够提供优质网络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数据库,首先就取决于此数据库的负责信息收集的管理员的素质。专业的信息员,不仅需要全面进行文献资源的收集,还要考虑文献信息的准确率,以及可能的使用频率,来确定此文献信息是否有收藏入库的价值。一方面要从国内外发行的学科专业报纸、杂志、刊物中收集相关的文献,特别是需要留意本地区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时收录入库。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一些非印刷类型的信息资源会越来越多,例如数据库所需要的软件、胶卷、光盘等类型的资料,针对这些资料需要重点的收集和利用。同时,一定要有专业的数据库维护人员,按照数据库的特点、专题、侧重点,对数据库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新,避免数据库内容过时、落后,而失去了数据库的有效利用率,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劳动力浪费。

(四)对图书馆现有的各类文献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字化加工,确保再利用

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种类丰富、品种多样、数量庞大。如何有效的把这部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再利用,是每个图书馆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课题。但是,如果只是把这些庞大的文献资源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加工;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媒体的资源转化为以数据库为载体的基础数据格式;再统一放入数据库中,其实并不能最大程度的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这时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加工。首先,要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组织、整理、加工;然后再建设数据库的前期就要建立正确的书目、题录还有文摘;进而一步步地逐渐建立完善的全文、数值、事实、图文的多媒体数据库。

(五)选择建设有特点的数据库

因为图书馆的数据库不是一蹴而就建成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在开始进行数据库建设之前,对数据库的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对全国的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避免建设其他图书馆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同类型数据库。其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一定要符合本校的学科特色,如理工科类院校图书馆可以选择自然科学类,师范类院校图书馆可以选择教育类,党校图书馆可以选择哲学、社会科学类数据库进行建设。再就是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应该尽可能突出体现本地特色,将当地出版的纸质文献数字化建成符合地域特色的数据库。

(六)建立多功能的检索系统

通过建设图书馆数据库能够让读者更加快捷和方便的使用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再通过建立完善的多功能检索系统来使这些数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更好的体现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首先,需要设置多种检索途径以适应不同需求的读者群。其一,最简单易操作人性化的基本检索,一个简单类似“百度”的搜索栏用以满足大部分读者的检索需要;其二,可以自行设置各种条件,最大化满足精准查询的高级检索;其三,对特殊读者及有一定检索知识的,可以满足复杂检索环境的跨库检索等。其次,就是在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对文献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标引,如主题词、关键词、篇名、作者、单位、摘要、分类号等,设置越多越有利于后期读者能够快速搜索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再就是要设置一个直观、便于操作以及符合本图书馆特色的风格独特的检索界面,让读者可以从检索界面马上知晓此数据库的特点。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检索方式,是图书馆数据库建成后达到最大利用率的必要条件。

(七)做好数据库宣传

近年来,很多图书馆都非常重视数据库的建设,大多数图书馆也已经建立起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特色数据库,但是图书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服务模式还没得到彻底的改变,大部分图书馆仍然是被动的等待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这就使得特色数据库也处于被动的等待用户自行登录的服务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图书馆数据库其实也就没能为读者和用户提供真正的文献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数据库建成后,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走出去的服务,将数据库尽可能的推送到每一个学院、每一个教研部,甚至推送给每一个教职工和学员。作为学校,应该设置一堂专题教学课,每学期开学都应该给每一个班次进行本校图书馆数据库的推广学习,内容涉及图书馆数据库数字资源的涵盖范围以及各种检索知识的普及,以便让数据库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八)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

数据库建设涉及很多学科领域,如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师、电脑编程、网页设计、扫描排版校对等,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有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图书馆除了引进高科技人才外,还要注意对现有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人才引进方面一定要招募一批掌握现代化数字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计算机语言编写能力、多元网络配置能力、文献资料整理加工排版校对能力、专业图书情报发掘能力的,能够积极接受新生事物,工作中思维敏捷的人才,全面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建立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团队,这样才能够帮助建立起完善的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或者是培训班,邀请相关的专家来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队伍,加快党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世界整体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也正在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这是我们图书馆人面临的机遇也是极大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馆藏优势,建设出符合数据标准化的、数字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图书馆数据库,将传统图书馆转向数字图书馆是当前一项势在必行的艰巨任务。而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从设计理念、资源整合、数据规范化、网站设计等工作全面入手,结合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组织图书馆内工作人员反复探讨,联合相关专家和软件公司的技术支持,才能够建成功能齐全的图书馆数据库,才能建设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才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

猜你喜欢
党校数据库文献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据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