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明 曹海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内容提要]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既有继承也富开拓,主要的关注点有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成就与经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新时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研究、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海外中国形象研究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坚学者们普遍敢于直面理论难点、善于挖掘理论热点,提出了许多富于创见的观点,但也存在一些研究短板,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2018年10月19-20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上,来自全国数十所院校的160余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院长或院长助理出席论坛。与会院长们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见解。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成就与经验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新时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研究、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海外中国形象研究等六个方面。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员柴尚金从宏观层面解读了“中国四十年开放的特点与启示”。在回顾中国四十年开放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成就的基础上,他指出中国四十年开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些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个阶段“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出访日本、东南亚、美国为标志,中国打开了向西方国家全面开放的大门”,主要特点是“请进来,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第二阶段“从1989年6月西方国家中断同中国所有政治和经济来往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要特点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开辟了对外开放新境界”;第三阶段“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特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实现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转折”;第四阶段“从2010年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现在对外开放爬坡过坎”,主要特点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同发达国家竞争与合作交织”。他认为,四十年开放呈现出的四个阶段四种特征对我们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对外开放具有四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是对外开放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实现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二是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逻辑,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是当今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三是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开发,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创新;四是中国开放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传光教授以“美好生活”为分析视角,指出“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史”,剖析了开放四十年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同期待与理解。概括来讲,在全面改革开放阶段,“富裕生活”是当时中国人民主要的和普遍的“美好生活”诉求;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美好生活”主要是指优化生存境遇、提升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内涵的“高质量生活”;而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以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聪明才智、彰显价值意义、获得尊重尊严为内核的“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最后,他认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观念演进的过程,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与全面进步”。
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孙跃刚教授简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逻辑。他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了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作用,在这种轰轰烈烈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中,可以明确看出历史进程的总趋势、大方向,经济的现代化、社会的文明和谐、全面的理性自觉、总体上迈向美好生活的创新活力,构成四十年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佩研究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模式”在日韩学界的认知。焦院长分析指出,日韩学界对中国模式的认知框架大体经历了“利益的中国(1978-1992)”、“特色的中国(1992-2004)”和“世界的中国(2004年至今)”三个不同形态。“利益的中国”将中国看作一个可以增加本国利益的存在,“特色的中国”将中国看作一个可以与现有其他国家体制相比较的特殊的独立存在,“世界的中国”将中国看作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秩序的存在。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华春教授剖析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及其价值意蕴。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系统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当前中国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国际关系模式。重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当前世界人民所面临的全球性的危机和困难的解决;展现了中国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情怀及责任担当,能够提升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重塑新时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吕伟教授审视了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价值,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对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作了剖析,指出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也是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治理理念更新和中国转变世界舞台角色的现实要求。
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志虎副教授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缘由与机制。他认为,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时代,中国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设定国际议程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将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将更多地掌握国际话语权。这种新关系将使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展现更强的积极有为的特征,同时它也对中国规划对外战略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陕西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龙强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万物一体天下一家”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继而指出,“培育共同价值,厚植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扩大共同利益,夯实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基础;倡导共同行动,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关怀”是构建各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逻辑和行动指南。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金鸿教授从道德责任视角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所提出的外交思想,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于世界发展提出的责任担当,它有着独特的精神气质,即无限责任、理性审慎、人文关怀等特征。他认为,可以用道德责任来处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例如匡正社会正义、全球正义、履行无限责任、尊重既往经验,希冀创新和未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瑞涛教授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时代理想人格的基本特质。他认为,人是宇宙万物中最灵秀者,但也因其智能创造性的不断膨胀,带来了生态危机、人文危机、文明危机等诸种危机,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解决世界问题的智慧举措。在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和人文语境后,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时代的理想人格是对人作为宇宙最灵最秀特性的自尊自爱、对人之智能创造性的自得自信,以及为成就理想信念而自强不息的自信人格;是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为理则,期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身体与精神和合共生的和合人格;是以天下为公为理念,秉公黜私,以公心、公正、公开的公义心态善待、包容、宽宥天下事事物物的至公人格。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紫娟副教授探析了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势和特点。他认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势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党优势;人民群众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优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机制优势。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院长赵中源教授分析“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世界意义。他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新内涵、创设了新标准、确立了新坐标、指明了新方向,构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成分,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性设计,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也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成功典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同时,“五位一体”总布局及其实施具有了世界意义,已经和正在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念与思路,乃至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治理新格局的形成,以及为人类更加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等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的重要内涵。
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部长瞿萍以信阳郝堂村乡村建设为例,剖析当前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她认为郝堂村是乡村建设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典型做法有:一是通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村集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三是通过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激发民众的主体作用;四是引进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激活公益组织民间力量的促进作用。这些乡村建设发展的经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四川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曾敏研究员初步探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确脱贫的重要论述。他认为,习近平的人生经历、人民情怀和担当品质,使他真正懂得贫困农民、真心热爱贫困农民、真诚帮助贫困农民,倡导制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扶持谁、怎么扶、如何退”等基本问题,以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攻坚、精准退出等措施破解中国脱贫攻坚的难点,延续党的初心,符合基本国情,赢得人民拥护,凸显中国智慧,是消除中国绝对贫困的根本思想保证,是推进人类减贫事业的最新中国方案。
廊坊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薛建强论析了习近平雄安新区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他认为习近平雄安新区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主要包括这些方面: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坚持规划先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质量雄安”;构建改革开放新的体制机制。继续指出,这些丰富的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雄安新区建设和城市发展奠定了总基调,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遵循。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前军基于《共产党宣言》文本考察的视角论析了正确理解和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根本遵循。同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与深刻地现实意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新表达。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俊蓉对马克思主义公民观与人民观做了历史考察。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公民观与人民观以其指称范围在共时形态中的两相重叠及其价值诉求在历史形态中的高度一致而形成相互贯通的关系。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由于特定的历史和政治原因,马克思主义的公民观与人民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疏离、对立与创新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回应了马克思关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应然要求和未来设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人民观,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公民观与人民观的相互契合。
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于慧颖探析了习近平民生论述的来源与形成背景。她认为,习近平民生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建设中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的思想结晶和理论创新成果,具有科学完整的民生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确保党和国家民生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可见,系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民生论述的形成背景和来源,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时代价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教授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圣外王”之道。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需要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而至“内圣”,也需要中国共产党基于“内圣”来外化行动及功业锻造,以德性担当责任,实现“外王”之天下使命。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来由、现实成就、道路示范和方略措施均具有显然的世界意义,一种“王道”而非“霸道”的新型世界意义。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小龙教授和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红军教授分别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刘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系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质,这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表明了这一重大思想围绕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理和方法,结合新时代中国国情和实践要求,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同时,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分享了中国经验,又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启示,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克祥教授则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方面做出了分析。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并不断提升双重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尤其是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当前的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虽然得到了较好地执行,但仍然存在“一重硬一重软”、纪律约束力不强、有的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仍需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等问题。因此,他提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的几点思考:一是着手解决好双重组织生活相互衔接和平衡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推进双重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并突出纪律约束;三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两个生活会”;四是大力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贾立平教授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他指出,文化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刻地生成逻辑,主要包括: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逻辑,需要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延续、近代以来革命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加以把握;文化发展的理论逻辑,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近代苦难经历促成民族意识的辩证否定和文化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三个角度加以认识;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需要认识到构建国际话语权、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文化自信加以体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曾祥明博士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对外人文交流思想的重要理念和基本框架。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对外人文交流思想的战略目标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话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定力是充分的中华文化自信;战略平台是构建由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支撑的新型传媒体系;战略力量是青年人才。习近平新时代对外人文交流思想是当前我国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加强对习近平对外人文交流思想的学习领悟,将有益于提升我国公民对于国际社会的认知,增强他们在国际交流中的文化自信;有益于提高中国人民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增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繁荣的自觉。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洁教授从“一带一路”的视域下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机。并指出,我国应客观审视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现状,充分利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契机,制定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方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中国社科院大学讲师孙应博士分析了海外视域下的中国改革开放问题。他发现,海外学界研究了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分析了改革开放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关注了改革开放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作用。指出,分析海外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反思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荣华教授与其合作者Fomenko Ekaterina博士分析了俄罗斯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问题。两位学者分析发现,俄罗斯学者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客观地还原俄罗斯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认识和主流评价,真实地反应中国改革开放的“俄罗斯声音”,对中国学者进行改革开放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健博士探析了美国学者关于中国梦的研究。他指出,美国学者将历史与现实相互参照、理论与现实相互结合,试图全面审视实现中国梦的有利条件、难点及影响,凸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转向与理性评价。而且,多数美国学者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的制定模式,对中国梦的期待越来越多,认为中国梦指引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促进了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可以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参考;中国梦表明了中国不断在为国际秩序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