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安 刘修发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全方位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其科学体系。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为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1]8有学者认为,其鲜明特征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价值追求和规律遵循的有机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借鉴的有机统一、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理论建构和理论批判的有机统一等;[2]1-7也有学者概括了八大本质特征,即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国内外社会发展方面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正确对待世界文明成果的典范、体现科学理论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统一、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展现;[3]5-12还有学者将之归纳为磅礴的政治大气、强大的自信底气、浓浓的民众地气、乐观的世界朝气等。[4]4-9这些观点各有其学理和价值,但是如果站在比较的视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十个更加”也颇具启示和意义。
任何思想理论体系都负有特定的目的、目标和使命,没有目的、目标和使命的理论体系,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目的、目标和使命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也是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和光荣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民族伟大复兴、人类和平进步的伟大使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正是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党和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就孜孜以求的“站起来”的起码的生存需求。随后,党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对如何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探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从而勇敢地担负起了新时期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接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总体小康的历史任务,使中国社会总体上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重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党的崇高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使命、责任、担当意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多次反复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十九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5]1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习近平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庄严使命。[6]为使之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5]63。“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把党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民族的责任,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7]70;二是对人民的责任,“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7]70,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对党的责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7]70。
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由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5]10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15-16党的十八大距离2020年不过八年,党的十九大距离2020年仅三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勇敢地担负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使命与责任,同时也坚定地承诺要在此基础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5]1,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8]5。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代表大会主报告中,如此坚定明确而具体地宣示任期内的目标和任务,这在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这是一代领导集体的决心和承诺,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责任感和勇敢的历史担当。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精神支撑和法宝,其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就没有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和英勇牺牲,也没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就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看,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中,也充分融入到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等几乎所有内容之中。毛泽东曾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以强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忘记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强调,“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9]137他还明确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进一步提出,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市场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发展、思想文化日益多元的形势之下,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异常加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精神之“钙”,是思想的总开关。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志存高远,“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梦想,共产党员一定要首先将个人理想统一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上来,进而逐步推进共产主义伟大事业。针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使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明显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针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弱化问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专题教育等。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加上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短短几年,全党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党性更加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也更加强大了,从而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无不恪守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众所周知,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是在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继而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下启动的,又是依据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人民生活能不能改善的根本目的和判断标准不断推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党一定要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尽管不同时期在表述和提法上有所不同,但人民生活、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大胆探索,奋力实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21,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在发展中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23。习近平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诫全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使全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摆在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5]5人民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中,人民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满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充分的践行和体现。
注重战略、善谋大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经验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外形势不断拓展和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1]54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同时把从严治党写进了党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4年习近平首次概括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完整提出,不是偶然的简单罗列与合成,是我党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凝练,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直接目的和近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后,将继续致力于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开放,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上层建筑,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可靠保障,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党。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并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深刻体现了党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现阶段工作大局的整体把握和顶层设计,集中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3]8-9。这是对我们党战略布局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就非常重视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不断完善,更加科学。邓小平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胡锦涛时期,党中央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丰富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012年,党的十八大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更加科学的“五位一体”。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4]39。党的十九大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提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27。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8]11“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15]1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义重大而深远,表明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循序渐进的。当物质匮乏、衣食成忧时,不可能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时候,人们才可能进一步追求环境优美的美丽家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也表明党和国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治国理政,进而统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
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动力,是第一资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创新的外延空间探索还很浅,主要强调科学技术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创新的重点是科技。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505的论断。进入世纪之交,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江泽民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17]进入21世纪,胡锦涛不仅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还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首要理念,全面启动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创新发展意识更加强烈,创新发展地位更加突出,创新发展领域更加拓宽。创新发展是适应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国家、智慧社会的迫切要求,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继承性、科学性、战略性和人民性的发展观,[19]1其对于引领和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创新体制机制和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投入不断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正在形成,国家重大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水平加速提高,“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20]。随着我国社会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增强、创新型国家的建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将如期实现,中国也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团结就是力量,一盘散沙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其结果只有落后挨打乃至亡国灭种。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要想独立解放、繁荣富强,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和国家政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功,包括“文化大革命”十年错误的纠正,靠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正确的领导。诚如毛泽东所讲,“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9]365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坚持党的领导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成为立国之本之核心。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一刻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当代中国很可能遭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悲惨命运。西方敌对势力为了遏制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以民主为幌子,从来没有停止抹黑和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目的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实现什么民主政治,更不是要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而是要颠覆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肢解中国,把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加重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也不能动摇”[21],“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必须自觉地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2]1其次是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充分发挥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再次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局意识,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增强核心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看齐意识,更加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向十九大精神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核心意识更加鲜明、更加突出,这对于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局面的稳定、社会局面的稳定,对于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都至关重要。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也是中国建设、改革取得成就的重要法宝。加强党的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思想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心环节,要摆在首位加以重视。与此同时,毛泽东也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是优秀分子组成的先锋队,具有先进性,但是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其先进性不是天然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也只能通过党的建设使之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党的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执政党,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党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在探索如何搞好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具体实践中,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独特的党建思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战无不胜的根本原因。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仅仅靠教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23]310江泽民时期,我们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课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4]441胡锦涛也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25]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并坚持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党所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更加尖锐和严峻,习近平一方面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同时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5]62他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26]309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凸显了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6]310坚持党的政治建设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弘扬和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突出政治建党,就是要保证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让政治建党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纪律建党、制度建党形成同向发力之势,从而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实效。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两学一做”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持续不断开展高压反腐,不敢腐的震慑越来越强大,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固,不想腐的自觉越来越清醒,“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及执政本领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征程。虽然在“文革”期间我国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全面启动,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法制建设的着重点是恢复遭到破坏的法律制度,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建立新的法律制度。恢复和重构时期,法律的系统性、法制的质量还比较欠缺。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7]28大会首次将依法治国置于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阐明了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开启了由“法制”向“法治”的历史性飞跃。胡锦涛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确立了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法律的数量不断增加,法律规约的覆盖面增大,到2011年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次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后,“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5]22201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随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带领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首次对宪法进行了宣誓。
现如今,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治建设所涉领域更加广泛,对法治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法治建设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全领域全方位的全面依法治国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新常态下经济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当代中国逐渐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人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治观念正深入人心,法治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不仅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而且历来爱好和平,主张相互尊重、包容共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明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反帝反霸、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致力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毋庸置疑,努力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呼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此目标,中国政府主张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建设、设立丝路基金、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互利合作,支持和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这是中国党和政府关于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观的崭新概括,集中体现了和平发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正是基于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它要求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穷富,都要秉承平等、包容的态度与原则,相互尊重,承认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进而倡导交流合作共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5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28]4进而创造和而不同、相得益彰、更加灿烂的人类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