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历程·动因·启示

2019-01-26 01:35陈文兴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陈文兴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校刊部,云南 昆明 650111)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抗美援朝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华民族开始以独立、自由、平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1]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逐渐让位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但由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特点和剧烈变化的国际环境,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呈现出特殊的复杂性,在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屡屡遇到挫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球化出现新动向,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中华民族日益接近伟大复兴的背景下,认真总结经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文化建设的规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新中国文化建设70年的风雨历程

现在看来,解放前和解放初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一样,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2]而进行的。1954宪法的颁布、三大改造的完成和党的八大的召开,中国逐渐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人民文化需要的变化,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方式不断调整。

(一)文化建设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走向深入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将文化建设从革命时代向建设时代过渡的问题,在经历很多挫折的同时,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1.围绕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的思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党和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和相关政策的实施,一些人开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一些独立思考。扬肇指出,百家争鸣的主体应当是经过一段时间艰苦钻研和实践历程、对别人的研究有充分掌握并虚心的“家”;陆定一指出,在文化发展中,必须学习外国的好东西,同时防止民族虚无主义;罗隆基批评一些知识分子因为建国后运动的偏差,戒慎恐惧,导致他们和中国共产党的隔膜;秦光煜提出,在文化建设上,要发扬独立思考精神,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上的懒汉;张奚若指出,治学需要时间和投资,文化建设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鄙视既往,不能认为解放前的都是封建、马克思之前人类就没有文化。这些思考说明,很多人对新中国文化建设有了更多期待,人们普遍相信“双百”方针能带来文化的繁荣。

2.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邓小平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文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辛广明提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个人知识越多,越容易形成正确世界观;周扬提出,科学研究不能少数服从多数,不能缺少探讨自由和创新;胡乔木指出,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政治倾向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前者不是唯一标准;施友欣指出,贯彻“双百”方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批评别人不是“围攻”“打棍子”;胡绳指出,学术讨论必须自由而严肃,而这种严肃要求把讨论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讲道理,把是非交给讨论和实践;何新批评文化节玩弄诡异奇僻术语、刻意模仿洋腔、搞伪寻根等,会催生文化价值虚无主义和痞子主义。这段时间,“双百方针”得到较好贯彻,文化生产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多优秀西方文化被积极引进并作为反思和创新的参照物。

3.在反思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开放条件下如何继承、弘扬传统问题的积极探索(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1989年以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使中国进入了一个重建文化自信的新时期,中国人开始在开放和对比中对外来的一些文化说“不”,坚持不懈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新中华文化的铸造。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文化自觉的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证主义的方法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陈先达提出,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要注意经典的世俗化、大众化,重视传统文化的世俗形态并发挥其化人作用;叶小文认为,中国文化创造中,要从基因中找回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定力;姚兴中认为,中华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必须在激辨中检验和扩展,在文化互动、文明互鉴中继承、提升和发展;郑培凯认为,知识分子必须同现实利益保持必要距离、以长远的文化作为认识的坐标,才能在发扬传统和开展创新中真正有所作为。

(二)文化建设的成就日益丰硕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这种巩固源自马克思主义常识在各类教育中得到普及,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感知和认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与日俱增。

2.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日渐提高。新中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即使在动乱的岁月里也未停止,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强调“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所以,到2016年,“我国有51.2万所学校,1578万名教师,2.65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义务教育水平、初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高于中高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59岁的受教育水平增加到10.35年。[3]随着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中国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将进一步广阔,促使他们将知识的学习和生产生活需要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3.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1957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鼓舞着无数的年轻人不怕困难和牺牲,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活出快乐和充实。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进入了全新阶段,优秀作品的推出不竭如江河,作家莫言获得了中国人的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各方面的创作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心灵,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不断促进新人的成长,成为中国人口红利形成的重要助力。

4.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热忱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的科技发展和知识的普及不尽如人意。改革开放后,我们发现了科技方面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措施包括对科学家的宣传,改革开放之初,陈景润、罗键夫、蒋竹英、杨乐、张广厚的名字在青年中的影响力超过任何明星,年轻学子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造就了大批新型科技精英和热爱科学的大众,在改变社会风气的同时,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推进打实了基础,以至于今天我们有底气建设创新型国家。

5.对国外文化成果的“译进”越来越丰富、及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积极“译进”300多种、400多册苏联优秀文学作品,以便在文化发展中获得域外营养。改革开放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走向世界丛书”“走向未来丛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面向世界丛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世界文化丛书”“西方学术译丛”等雨后春笋般地破茧而出,大大增进了当时的思想解放速度,丰富了国家开放的内涵。不仅促进着翻译工作与国外文化发展的同步性,还使游学海外的士人进一步弄清了外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真相,促使《中国可以说不》《破解进步论》《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反思深刻、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作品的问世。

(三)党和政府的文化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文化建设工作已经与战争年代根本不同。党和政府努力追随时代的变化,坚持服务人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着力改进领导方式,提高相关治理水平。

1.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毛泽东同志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论述时指出:“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4]是有害的。改革开放后,党在“双百”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二为”方向,从而完整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促进了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坚决摒弃用压服的方法对待思想文化问题。针对“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工作上的错误做法,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后,我们党痛定思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5]基于此,党和政府积极创造各种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文化工作者同党和全国人民一道,“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同舟共济”,努力创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6]

3.坚持“三个面向”,促进文化的现代化。“三个面向”本是邓小平同志1983年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但它的意蕴远远超出了景山学校,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把眼光瞄向世界和未来,鼓励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向外国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并用以促进中国的发展。此后,中国人民能够越来越正确地看待外国、特别是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找准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利用各类市场和相关规则,把中国发展到今天。“三个面向”的作用,毫无疑问是重大的。

4.采取积极措施,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一些文化工作者出现迷茫、一些人由于自己的肤浅、愤激等,发表不适当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对党、国家、社会主义失望到对抗。为此,中国共产党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不仅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而且努力倡导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改革和法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依法采取反对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各种措施,有效防止了一些错误思想对社会稳定的扰乱,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5.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经验教训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不断创新文化治理制度,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企业建设,提高文化工作者各方面待遇,打击违法乱纪者,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造条件,文化建设的成就更加丰硕。例如,1987年,党就专门针对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决议,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8年,国务院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5年,文化部等七部委制定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二、70年中国文化建设不断前进的动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

现代化、全球化中的后发国家,如何形成新的、成熟的、解释力充分的、能作为全体国民共识的指导思想,极为重要,它能确保国家最终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1.“实事求是”深入人心。经历了无数充满血雨腥风的实践,形成了以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以实事求是为灵魂的、在延安整风时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大家坚信毛泽东定义的实事求是,无论处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迟早都能够冷静下来看现实、研究规律,在受挫后重新起航,文化建设也是这样。

2.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关系得到准确定位。如何处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关系,是文化建设中的大问题。为此,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指出,国际主义的共产党人有必要也完全应该同时是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只要不狭隘,就和国际主义没有冲突。这一思想在共产党人、知识分子、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扎根,使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工作既能够走出某段时间的封闭并将这段时间的体验和思考不断升华,也能够在开放条件下不被令人眼花缭乱的外部、特别是西方文化信息长期困扰,尽快找到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正确连接点和连接方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3.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得到广泛普及。这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普及、重大事务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集中宣传、媒体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践的报道及相关评论等。这些知识包括世界(含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通过实践被认识的,正确认识规律可以使人的实践能更好地实现目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判断成了中国人民的常识,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释遇到的问题,找准方位和方向,识别现实中的荒谬,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4.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坚信。这些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各种方式为国家和人民勇敢担当的共产党员。其中,如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这样的革命领袖,李大钊、何叔衡、方志敏这样的烈士,顾准这样的知识分子,张志新这样的思考者等,每个人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奇。由于正确的文化建设努力,这些人逐渐变成了符号和丰碑,鼓舞着文化建设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不断堆积中华文化的新高度。

(二)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激活

1.把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广泛运用于实践。这个实践包括国家建设、国际义务承担等,表达为新时代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张扬。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教育,特别是优秀中国共产党员示范作用的激励下,刚刚从内战中走出来的中国军队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勇敢地和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最先进的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作战,终结了帝国主义欺凌中国、让中国屈辱的历史,奠定了新中国永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此,无论是在国家最艰苦的穷乡僻壤工作、沙漠隐姓埋名搞原子弹,还是为国家使命援助非洲、打击索马里海盗、在硝烟弥漫的冲突热点维和,人们都因为这份自信有理由“值得”,中国人的脊梁被自己坚强地挺了起来。

2.用强烈的忧患意识促进国家强大。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甚至认为人只能“生于忧患”。出生、成长于艰困岁月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文化建设者,在极端艰困岁月里,以不忧不惧、不怨不倦之心敬业,不断筑牢新中国的文化根基。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凯歌行进的建国初期,就严肃地提出了“球籍”问题、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无数的共产党人为抵制“文革”错误不惜牺牲一切,无数的医疗教育科技工作者忍受各种压力、兢兢业业工作,德艺双熏的艺术家始终坚持用优秀作品鼓舞人,一直充满着危机感。

3.把弘道作为人生价值之一。弘道很久以前就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价值感、存在感的来源之一。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弘道”需要讲学、要有所“述”,所以,孔子还说,“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8]新中国广大知识分子、艺术家中,有无数的人一直秉持这一精神,努力顶住诱惑和压力,勤于为文,以文载道,用各种作品记载、表达、传播,从中获得智慧,创造着新时代的精品,广大人民获得了越来越充沛的精神粮食。

4.把“民本”思想转化为对人民的热爱。新中国成立以后,不管文化建设者们从哪里来、受过什么教育、有些什么经历、与共产党的亲近程度如何,普遍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因此,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克服种种物质困难和心理障碍,到基层、到农村、到部队、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指导文化建设工作。与此同时,普通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由此被唤醒,产生了高玉宝、崔八娃这样的受过很少学校教育的作家。高玉宝他们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看,可能不算特别优秀,但表达出的“我要读书”的强烈愿望,却十分鼓舞人,让有条件在安静的教室里学习的人产生珍惜当下的自觉。

(三)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给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则更快,客观上要求中国的文化建设及时回应变化,推进相关建设,调整社会心态。

1.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指导实践中,首先会遇到齐放中有毒草的问题、争鸣中冲淡社会共识的问题。很多知识分子缺少格局的批评,毫无疑问,存在着消解社会共识的可能,此后不久得出右派分子想“使共产党孤立”“拥护社会主义的人孤立”[9]的判断,也不是偶然的。因此,在发展中,我们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加强法治建设极为重要。改革开放后,迅速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写入了宪法,加快了各方面的法治建设,用法治来保障文化创造,使“百花齐放”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百家争鸣”始终不会偏离“双为”的目的,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中国找准了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因子的分寸。苏联崩溃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深刻变化,不友好的因素不时出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干预不断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对外国、特别是西方了解的增多、加深、全面,特别是看到西方、特别是美国干预其他国家,给那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麻烦,崇拜心理逐渐消除,对自己的优秀传统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进而改变了文化产品的创造态度,推动了国家文化政策和制度的完善。

三、新中国文化建设70年实践的启示

7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转瞬之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克服了无数挫折和困难,中国文化建设取得无数光辉成就,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新时代,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并以此促进中国人文化自信不断巩固,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为世界人民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创造条件。

(一)创造性地坚持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是一句倡导,而是有着非常具体的含义,并和我们民族复兴的大业紧紧连在一起。在实践中,必须将其具体化,常识化,从而充分体现在实践计划的设计、实践情况的评判和实践错误的纠正。

1.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融会贯通。这种学习多一些更好,但主要是精、管用、具体、准确、深入。比如学习《共产党宣言》,就远远不能满足于教材上讲到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还要根据实践,弄清其中讲到的“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的时间是多长,什么条件下无产阶级会“没有祖国”,“国家政权”何以成为“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马克思、恩格斯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为什么要用“除非”一词;“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那么,这些特点,在以后社会中会不会保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那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又是什么等等。这样,我们透视世界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就会更加准确,也会更具说服力。

2.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除了不断向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已有结论和产生过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各阶段的问题、经验、教训,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客观国情相结合,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提高我们判断的准确性和说服力,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巩固新的判断、论述、结论在凝聚人民大众共识中的作用。

3.让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从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后,我们不仅接受了它,还用自己的语言诠释了她,用以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所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完全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全是列宁主义,而是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汲取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髓和他人实践的经验教训,坚持不懈地创造性探索思考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现代中国智慧的集中表达。这一点,我们的建设者必须努力弄清,然后用各种方式对普通人讲清,让更多的人拳拳服膺而弗失。

(二)把传统士大夫精神发扬光大

1.忠于国家。就是要把自己的国家当作表达自己存在的唯一场所,自己当作国家使命的重要承担者,从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奋斗中将自己的生命演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凝聚成一个符号,让人从自己身上感受国家的伟大,承担国家责任的光荣和幸福。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士大夫身上的这种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绑定在一起,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以至于他们的生命“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今天,如果离开这点,我们将很快失去奋斗的动力,从而从“有思想的苇草”变成行尸。

2.热爱人民。文化建设是人民的事业,我们因奋斗和成就,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幸福水平的提高,也将获得人民的肯定,变得充实和快乐。这需要我们真正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民的儿子”,按照人民的文化需要体现担当,相信“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10],“既没有表演意识,也没有抱怨情绪”,不懈努力,以做出实绩为乐,逐步转变社会浮躁的风气。

3.要始终充满忧患意识。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年绵延不绝,士大夫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古人作占卜、创《易经》,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充满忧患意识,只有认识忧患,才能有备无患,“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交叉发挥作用,任何角落都处在高风险社会中。所以,我们只有充满忧患意识,不断地学习、自省、提高、积极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忧患意识变成转化为行动自觉。

4.要有强烈的传道者自觉。传统士大夫一直以精英自许,认为自己是先知先觉者,上智与下愚不移,所以,常在“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环境中孤独奋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建设者必须承认自己属于人民的一员,但也必须相信,“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攻”,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甚至掌握在个人手中。这时,要坚持和传播真理。

(三)在面向世界中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

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是在国家开放水平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进行的,也要求建设者们面向世界,对开放中出现的世界性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增强人民的信心和定力。

1.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我们必须坚信,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每个民族都不需要战争和动乱,和平发展或许是永远的世界主题,而人们热爱和平,是因为只有和平,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分享,世界大战的悲愤性结果是大多数人都了解的。各国为了获得发展优势,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但维护和平力量的增长,任何国家在用武力方面都会更加谨慎。维护和创造和平、利用和平环境、运用科技提高生产能力、发展成果公平共享,是人类的大道。谁违背这一点,绝不会有好结果,我们的努力方向是积极顺应这个大道,我们的文化建设包括阐述好这个大道。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作为远景来说,毫无疑问是我们先人说的大同世界,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近期,则是挖掘现有国际规则的潜力、根据人民的愿望和力量的变化,使国际秩序能更好地体现国际正义,把世界变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行动共同体。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为这一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找正确答案,使我们的人民有明确的方向感,正确认识相关的利害关系,从而对相关成本的付出有清楚的预期。

3.世界主要国家关系的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些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欧盟各国等。当前,世界处于快速分化、调整过程中,各国都会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连横合纵和投送国家影响力。我们的文化建设,要通过各种努力,使我们同胞中的更多人意识到: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大国,没有哪个国家希望与我们关系过坏。所以,我们不必因为美国掀起贸易战而过分焦虑,也不必因为一个好消息或坏消息而愤怒或狂喜,从而保持足够定力,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按照中央的决策布署,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4.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文化建设。互联网的发展,每天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这种影响力还要扩大,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特点。这会造成传播正确思想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宽阔,多样便捷,同时,更多的人更加依赖终端生活。这样,希望通过信息传播影响我们国家的境内外力量,会将恶意信息精心打扮后传到我们的终端上,误导读者,诱导他们的判断力,甚至参与破坏国家发展环境的事。因此,除加强管理外,要着力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和网络应用能能力,旗帜鲜明地反击各种错误言论。

5.怎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明白,讲中国故事的目的,首先是使处于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甚至带有傲慢文化心态的听众知道这个正在复兴的中国,所谓的“复兴”是什么意思、对外会采取什么态度,与他们有何关系、他们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会对中国人民和他们自己带来什么,从而为建立更平等、正义的关系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深入持续的努力,深化对各国听众的了解,在借鉴孔子学院经验教训、美国文化传播上的做法、多年来中国人与他们各种交往的得失,秉持中国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忠信,行笃敬”“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先贤智慧,完善故事的内容和讲述方式,熟练运用听众熟悉、喜欢的语言和话语方式,让听者在倾听中产生认同,增进各国人民的心灵相通。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