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针灸治疗便秘的临床选穴规律分析

2019-01-25 03:57王洪峰陈新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上巨虚配穴选穴

朱 莹,王洪峰,陈新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便秘意味着粪便留在肠道的时间增长,导致周 期时间的增加,或周期虽然不是很长,但粪质干燥难以排出的疾病,或粪质虽然不硬,并伴有排便意图,但排便不顺畅。长期便秘患者可能有并发症,如痔疮、肛裂、盆腔器官脱垂、肠梗阻等,而且它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如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1]。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选用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在中国知网数据(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 Pubmed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便秘的相关临床文献。通过搜索共有415篇文章,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最后有效文献数量为69篇,共51穴,总计应用次数397次,涉及12条经络。

1.2 检索方法 关键词设为便秘、功能性便秘、针刺和便秘、针灸和便秘,在中国知网数据(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Central数据库检索。

1.3 纳入标准 1)文献实验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便秘;2)文献采用针刺、针灸及电针等方式为主要施治手法,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方法;3)文献为临床研究类文献,临床实验设计科学合理,必须含有治疗组及对照组,且对照组采用针刺以外其他治疗方法为主;4)文献中使用的诊断及疗效标准是被国内外公认的通用标准。

1.4 排除标准 1)不以针灸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类文献;2)动物实验类型、综述类型及专家经验个案类型的文献;3)治疗其他疾病后期出现便秘的文献;4)在对照组中用针刺来治疗的文献;5)文献不全、无法查看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1.5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将文献中包含的针灸处方输入Excel电子表格,并使用GB/T22163-2008《腧穴名称与定位》作为穴位名称的参照标准。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SPSS 19.0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的腧穴配伍规律。

2 结果

2.1 针灸治疗便秘的选穴聚类分析 见图1。

2.2 针灸治疗便秘的选穴关联性分析 见图2。

2.3 腧穴频次统计分析 见表1。

2.4 腧穴配伍统计分析 见表2。

2.5 腧穴经脉统计分析 见表3。

2.6 特定穴类别统计分析 见表4。

2.7 腧穴所属部位分布统计分析 见表5。

图1 针灸治疗便秘的选穴聚类分析

图2 针灸治疗便秘的选穴关联性分析

表1 腧穴频次统计分析

表2 腧穴配伍统计分析

表3 腧穴经脉统计分析

表4 特定穴类别统计分析

表5 腧穴所属部位分布统计分析

3 讨论

患有严重便秘的病人也可能伴有一些心理障碍,如失眠、抑郁、强迫观念和行为[2]。根据流行病学报告,本病北美洲发生的概率约15%[3],欧洲的患病率约为8.75%[4],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17%[5]。由此可见,便秘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患[6],严重影响了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1 选穴规律 从治疗便秘的腧穴应用角度来看,选取天枢最多,再者就是上巨虚、大肠俞。“天”可以理解为气化运行自然之序,在《类经》中,“枢”被解释为: “枢为制动之机”。天枢穴在治疗上[7],促进胸腹之气,上下相通,行其新陈代谢之用,到达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的效果。

鉴于“治府者,治其合”,而上巨虚为下合穴,故能调理大肠诸疾。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因“气在腹者,止于背俞”,因此,治疗便秘时,选择大肠俞进行治疗。

3.2 经脉应用规律 最多被采用的是足阳明胃经,其次是足太阳膀胱经。因 “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经也”,且大肠与胃在解剖位置中紧密连接,故经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腧穴可增益蠕动之力,利大便[8]。足太阳膀胱经其在腰背部的走行经过大肠的神经节段分布之处,故针刺膀胱经局部腧穴可对大肠有调节作用[9-10]。腧穴配伍中天枢—上巨虚最为广泛,天枢—大肠俞次之。天枢—上巨虚连同应用则为本经配穴法,《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旁约太阳之脉”,天枢—大肠俞的联合运用则为交汇经配穴法。

3.3 腧穴配伍规律分析 天枢作为大肠的募穴,也是气机升降的关键部位,可以使腑气通调[11]。上巨虚是下合穴,“邪在腑,治其合”。所以针刺上巨虚可通调腑气[13-14]。2个穴位的组合是合募配穴的方式。大肠俞作为背俞穴,有泻热通便、理气化滞、通调肠腑的作用, 与天枢联合使用属于俞募配穴的方式。上巨虚位于下方,与脏腑有纵向关系。天枢,位于上方,与脏腑有横向联系。两者联合应用,属于配穴方法中的上下配穴,上下部的腧穴联合使用,可以令升降纵横有序协调,通调气机以达到消除腑病的目的。背俞穴、募穴被一同应用,属于配穴方法中的前后配穴法,将病变脏腑的背俞穴、募穴一起应用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15],正是“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的实际运用。

4 小结

经过总结近五年的针灸对便秘的治疗的临床相关文章的腧穴应用,天枢被应用频次最多;按经配伍中本经配伍、交汇经配伍被应用较多;按部配伍中上下配穴、前后配穴被应用居多;在特定穴配伍中,合募配穴应用最多、俞募配穴次之。在临床施治中据此规律将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支沟作为主要穴位并随症加减,有益于各腧穴间的协同增效,临床效果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上巨虚配穴选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Qi-acupuncture Therapy of TCM on Portal Hypertension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后续效应磁共振成像比较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足三里和上巨虚平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