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

2019-01-25 22:05梅新林
浙江社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古典文学古代文学学术

□ 梅新林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段的重要节点上都曾出现过相关的学术回顾与反思活动,同时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二十世纪百年、新世纪近二十年的三个特定时段相交集与相衔接,然后一同孕育和催生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 系统梳理古代文学学科的历史进程与趋势,深入总结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迄今的七十年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各个相关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先后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段重要节点的学术总结与反思,并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二十世纪百年、新世纪近二十年的三个特定时段相交集、相衔接。 尽管彼此反思的时段、重心、方式与结论多有不同, 但都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总体发展历程和趋势的回溯与展望, 彼此一同孕育和催生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可以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相互吸纳。 就此加以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重要节点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在1949—2019年的七十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总结与反思首先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时间节点而展开。概而言之,其间先后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六个重要节点。其中1969年即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正值“文革”十年的前期,由于所有真正的学术研究活动的全面停顿, 也就谈不上相应的学术反思;1999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之际, 由于当时正处于新世纪前夕, 整个学术界为世纪百年的学术反思与展望所笼罩, 而对于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本身的反思则受到严重的消弱。

第一个重要节点是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吴晓铃、胡念贻、曹道衡、邓绍基在同年第5 期《文学评论》联名发表了《十年来的古典文学研究和整理工作》一文,提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地接受遗产是党在十年来对古典文学研究工作的一贯的总方针, 党领导古典文学研究者展开了对研究工作中的错误倾向的批判和斗争,这种批判和斗争有两个方面,即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斗争和对庸俗社会学、简单化的错误倾向的批判。经过十年来的努力,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基本上改变了过去的面貌, 在观点和方法上起了根本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注重时代和社会背景的研究,注重作家思想的研究,注重作品思想性的研究, 注重整个文学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探索等。 此外,在对中国文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工作方面也做出了相当的成绩。 尽管此文明显带有特定时代学术思维与话语体系的印记,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具有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重要意义的学术史论文。

第二个重要节点是1979年新中国成立三十年之际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在经历文革十年的劫后重生之后, 对于新中国成立三十年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总结与反思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1979年,胡念贻率先在《文艺百家》第1 期发表了《研究古典文学与批判继承遗产——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 一文, 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的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学习了马列主义,学习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把它运用到古典文学研究中来,促使古典文学研究改变了以前的面貌,具有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完整体系”①。 次年7月10—17日,《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和吉林省文学学会联合举行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就如何总结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 如何提高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随后于同年第4 期刊发了杨公骥、徐中玉、郭绍虞、林庚等的相关笔谈文章,②彼此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上述座谈会的主题作了深化。其他相关论文尚有:王俊年、梁淑安、赵慎修《建国三十年来近代文学研究的回顾》(《文学评论》1980年第3 期),丁振海《〈水浒〉研究三十年简评》(《文学评论》1979年第6 期), 刘梦溪《红学三十年》(《文艺研究》1980年第3 期),王志良、方延曦《评〈红学三十年〉》(《文学评论》1981年第3 期)等。关于新中国成立三十年学术反思的重要著作成果,则是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的编写与出版,此书“前言”明确提到“广大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者既承认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不应忽视的成绩和进展” 可以为证。作者据此梳理和归纳为二十五个专题,然后约请学界著名专家分工撰写,大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古代文学讨论与争鸣的主要问题与成果。③

第三个重要节点是1989年新中国成立四十年之际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同年5月16日至20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及古籍研究所、 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及古籍研究所联合举办了 “建国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反思讨论会”,旨在回顾和总结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就、经验和教训,重点探讨古代文学研究在改革开放时期如何更新研究观念,改进研究方法,开创古代文学研究新局面的问题。 会议设置了如下三个重要议题: 一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典文学研究模式与方法的反思; 二是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典文学的指导思想和“古为今用”“百家争鸣”方针的反思; 三是如何通过深刻的反思实现学科研究的根本突破问题。 会议尤其强调了学科本体理论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学科没有成熟的、完整的本体理论,不成其为学科,而只能成为其它学科的附庸。历史悠久、力量雄厚的古典文学研究界应努力建设自己的本体理论。④此外,还可重点关注王齐洲《强化古典小说研究的文化意识——四十年古典小说研究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与罗宗强、卢盛江《四十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反思》(《文学遗产》1989年第4 期), 两文分别侧重于古代小说与文学理论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第四个重要节点是1999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之际的学术总结与反思。如前所述,由于当时正处于新世纪前夕, 整个学术界为世纪百年的学术反思与展望所笼罩, 所憾缺少关于新中国五十年古代文学研究整体性回顾与展望的专题论著,相关之作有张炯 《文学科学的大踏步前进——对新中国五十年文学研究的回顾》(《文艺研究》1999年第5 期),刘扬忠《新中国五十年的词史研究和编撰》(《文学遗产》2000年第6 期),葛景春《李白研究五十年》(《山西大学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陈友冰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1949—200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版)、《台湾五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观念的演进及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 期)等。 张文率先从新中国五十年文学学科的发展并上溯二十世纪以来文学科学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历史回顾与学术总结, 力图对各分支学科取得的成绩加以概括, 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和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作者开宗明义提出 “文学” 学科观以及 “文学—中国历代文学史”一级、二级学科的划分,有力弥补了此前普遍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学科建设的不足;而文中基于“少数民族史诗”而提出“中华各民族文学”的中华大文学史观,对于后来的“中华文学”以及“边缘活力”新概念的形成与传播,亦有开启先声之意义。与张文所论“新中国五十年文学研究”包含古代文学内容不同,刘文与陈著则都是涉及古代文学研究的某一方面。 而陈友冰关于海峡两岸唐代文学以及台湾五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对于拓展台湾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价值。

第五个重要节点是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之际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经过系统谋划与多方协调,正式启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这是从更高层面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学术史总结,梅新林、曾礼军、慈波等应邀承担了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1949—2009)的撰写。此书以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世纪之交三大时间节点为坐标, 以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学术主潮演变为主线, 对古代文学研究新学术传统的确立、 社会学研究主潮的兴盛及其政治化蜕变,改革开放后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美学意识的先锋突起、新方法热的广泛影响、文化批评的持续繁荣、学科交融的多元拓展、中外比较的深度透视、文学本位的内在回归,以及世纪之交的百年反思与新世纪的最新趋势作了纵向梳理和揭示,对古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古代文学史著作与理论作了专题归纳和评述, 重在把握学术主潮之理念与范式的交融轨迹与演变规律, 系统总结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教训, 以期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与启思未来的重要作用。与此学术理路有所不同的是,刘跃进《弘扬民族精神,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则以1979年为界,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然后归结为彰显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 探寻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两条主线。⑤其他相同主旨的重要论著尚有:谭家健《六十年来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之一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 期),陈斐《60年社会批评视野下的古典文学研究——由人民性、 阶级分析范畴切入的考察》(《学术研究》2009年第12 期),赵建忠 《新中国红学研究六十年》(《河北学刊》2009年第第1 期),梅新林、曾礼军《红学六十年:学术范式的演变及启示》(《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4 期),梁庭望等著《中国民族文学研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等。 其中梁著重在回顾和总结建国六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与重要成就, 对以往学术史的缺陷作了有效弥补。

第六个重要节点是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2019年新中国成立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第二年,又是新世纪10年代的最后一年,彼此之间前后衔接, 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正好处于以上两者之间, 显然有助于新一轮学术总结与反思的兴起。 2019年5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召开了 “纪念中国文学研究70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在所作的主旨演讲中将70年的成就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是七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在科研队伍、学科规划、资料编纂、成果评价等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开创崭新局面, 这是七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遵循学术规律,整合学科优势,夯实研究基础, 这是七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收获。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充分研讨, 其中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按其主旨与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序列:一是具有明确时间标示与纪念意味的论文,主要有梅新林 《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 葛晓音 《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七十年来唐诗发展外因研究的两种切入方式》、周绚隆《人民文学出版社〈聊斋〉出版六十年》、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研究70年》;二是虽无明确时间标示却具纪念意味的论文, 主要有李浩《中国园林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胡传志《古代北方民族文学略论》、徐希平《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略论》;三是没有明确时间标示与纪念意味而是聚焦于重要论题的论文,主要有左东岭《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发性问题研究》、谢思炜《文学史研究的学理性思考》、刘明华《古代文学研究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贡献与责任》、过常宝《“诗言志”作为一个文化纲领》、王兆鹏《还原唐宋文学的历史场景》等。本次会议主题集中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最新成果与导向。 由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学术总结与反思目前还处于“进行时”中,相关学术史研究论文将在诸多刊物陆续刊出。

二、 改革开放四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拓展

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相交织的第一个层面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2018)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习惯上称之为“新时期”,而后相继沿用至二十一世纪十年代而普遍改称为 “改革开放时期”,其间的学术史研究之名也相应地经历了从“新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变化。由于改革开放四十年主要处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的后期时段中,所以就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重要时段而言,可以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拓展与提升。

首先是在1988年新时期十周年之际,沈伯俊于《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6 期发表了《近十年古代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明确提出以三中全会为起点的新时期, 带来了中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 也带来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复苏和繁荣。它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它的经验与教训、希望与困难,正在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而它的发展走向,必将对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后至1991年,《文学评论》编辑部于同年第2 期约请陈贻焮、郭预衡、沈玉成、邓绍基、宁宗一五位学者参与“关于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笔谈”,内容涉及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古典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现状等问题。⑥同年12月,《文学评论》编辑部又与云南大学等七所高校举办了“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围绕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等论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⑦

1998年本是“新时期”二十周年的重要年份,但学术界的学术反思相对有些滞后, 两年后即至2000年,刘跃进在《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文中率先对新时期二十年古典文学研究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作了系统总结, 并将其划分为新时期开始到八十年代初期、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及八十年代末叶到九十年代初三个阶段,在充分肯定学术梯队的建立、 多元格局的形成以及学术水准的提高等重要成就的同时, 也指出了忽视学术积累的意义、 凭空高论与钻牛角尖得出偏颇结论两大问题。⑧此后陆续问世的相关论著主要有:胡建次、潘牡芳《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述略》(《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4期), 黄鸣《新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心态研究述略》(《学术论坛》2005年第8 期),陈友冰主编《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等。⑨以上这些论著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作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而尤以陈友冰主编四卷本 《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最为厚重,全书共计四卷,依次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卷”“宋辽金” 和“元明清近代”,对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与主要成就作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书后还附有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论著要目索引, 具有学术集成与文献检索的双重价值。

与“新时期”二十周年有所不同的是,学界提前启动了“新时期”三十年古代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工作,而且同时出现了“新时期”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不同冠名。 先是《文学遗产》2008年第1 期新辟“古典文学研究三十年”栏目,约请有关专家、 学者就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学术实践问题进行宏观探讨, 旨在为转型时期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 该期先行刊发了袁行霈《走上宽广通达之路——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趋向》、胡明《为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立块碑石》、徐公持《谈“杂文学化”与“边缘化”》、汪涌豪《文学史研究的边界亟待拓展》、蒋寅《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等文。 至第4 期又刊出邓绍基《永远的文学史》、黄天骥《解放思想,继续开拓——兼谈“边缘化”问题》、孙逊《期待突破: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的问题与思考》等文。《文学评论》亦于2008年第4 期新设“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文学研究”栏目,其中有载关爱和、朱秀梅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一文。同年4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文学研究” 研讨会于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30 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八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从学科史、学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体的研究领域以及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研究等诸多方面,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向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⑩此外,还有诸多独立发表的相关论文,其中除了卢盛江《新时期30年古典文学基础研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思考》(《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 期)等文明确标示“新时期30年”之外,其余的相关学术史论文实际上也都是紧扣这一重要节点而展开。⑪

在此, 还有必要关注一下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文学卷)⑫所列“30年中国文学研究大事记”,其中有关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占有9件,依次为:

(1)1980年7月,《社会科学战线》 编辑部邀请知名古典文学史家举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号召“继续解放思想,把古典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981年,国家在高校设立首批博士点。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扬州师范学院被国家批准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被国家批准为中国各体文学博士点。 复旦大学被国家批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点。 北京师范大学被国家批准为民间文学博士点。

(3)1983年, 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规划会议,同年11月成立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并在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古典文献专业,至1985年,在全国20 所高校建立了古籍整理研究机构。

(4)1982年,《全清词》 编纂由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立项。 至1994年《全清词》(顺康卷)开始出版,2002年出齐。

(5)1988年, 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 《全宋文》开始出版,至2006年出齐。

(6)1988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批准为首批中国古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学科为首个民间文学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为首个古典文献学国家重点学科。

(7)1991年,北京大学古文献所编纂的《全宋诗》开始出版,至1999年出齐。

(8)1999年,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9)2001年11月,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在上海联合举办“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学科的延伸与拓展。

三十年间归结为9 件事情, 这是以另一种方式对新时期古代文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成就的简要总结,富有参考价值。

2018年,是“新时期”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但学界已普遍舍弃了“新时期”而倾向于“改革开放”之名。 为了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经验与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分别于2018年10月8日与31日在京举办了“改革开放40年古代文学研究座谈会”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中青年学者座谈会”。⑬前一场座谈会特别邀请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出生的十四位在京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石昌渝、陶文鹏、葛晓音、詹福瑞、赵敏俐、郭英德、张晶、左东岭、刘跃进、刘勇强、廖可斌、杜桂萍、刘石、刘宁,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亲历者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主持了本次座谈会, 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因为从口述史的角度看,四十年是一个时代的重要门槛。 今天站在这个门槛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尤其重要。与会学者重点围绕以下四大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是改革开放为古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发展契机; 二是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三是当前古代文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是未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展望。 彼此都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领域的拓展、方法的更新、质量的提升等等予以充分肯定,甚至称之为百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最活跃、 最有成绩的时期,同时也指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包括学科重新定位、文献整理回归、研究方法突破以及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关怀等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⑭十四位与会代表的发言文稿后来连续刊载于次年《文学遗产》。⑮与上述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性发言不同,陈文新与潘志刚《改革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刘跃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四十年》 等文则普遍侧重于对改革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的系统回顾、总结与展望。前文率先从“文学史研究与编纂”“古代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唐诗、 宋词和明清小说名著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辞赋研究、 散文研究和文言小说研究渐入佳境”和“唐诗之外的古典诗研究”五个方面对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⑯后文则将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成就归纳为: 在经典中寻找方向, 在传统中汲取力量, 在创新中积累经验,在回归中实现超越。 从宏观发展趋势看,这种研究呈现回归经典的历史趋势、 中华文学的观念建构、 文献整理的时代特色和理论研究的强势回归等特征。⑰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的历史时段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占有特别重要的分量, 古代文学研究也是如此, 从前三十年的社会学—政治学批评范式为主导到后四十年的学术复兴、理论自觉与多元发展, 明显烙上了改革开放特定时代精神的印记,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特定时代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三、20 世纪百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扩容

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相交织的第二个层面是对20 世纪百年(1901—2000)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后者的终点与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相衔接, 而其起点则向前延伸至20 世纪之初,彼此有半个世纪的重合, 因而可以视为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学术反思的扩容与提升。

20 世纪整体文学史观的建立, 可以上溯至1985年陈平原与钱理群、 黄子平首次提出的“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⑱,然后由此转向“重写学术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从而引发了20 世纪80—90年代的“重写学术史”大讨论。 再至90年代后半期,明确标以“世纪反思”的讨论正式启动,由高校、科研机构、出版社、期刊界等联手营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世纪反思浪潮, 无论是涉及面之广阔, 还是反思度之深刻, 都是以往所无法比拟的。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反思之所以特别重要, 是因为在此百年之间同时经历了走向现代与走向世界的划时代变革与重建, 诚如谭邦和《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初议》一文所言:20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不仅从时间上走到了现代,而且从空间上走向了世界。这一百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 也因而有了与此前几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很不相同的研究价值,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学术断代。因此,“在世纪之交及时进行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的研究, 有着十分紧迫的战略性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经验、 历史教训的回顾总结和理论反思, 是建设21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新学术的新的逻辑起点,是21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攀登新境界的必要精神准备。 ”⑲这实际上是为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进行学术定位。

为了主动适应二十世纪百年学术反思的需要,《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哲》《北京大学学报》等纷纷专门开辟了“百年学术”“学术史回眸”“当代学术纵览”“学术回眸与反思”“跨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走向”等专栏,约请相关专家、学者笔谈。 有关二十世纪百年学术反思的学术会议更是此起彼伏,盛况空前。这些会议的部分论文集随后正式出版,比如1996年举行的“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及丝绸之路文明” 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于1997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举行的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会议论文集题为《百年学科沉思录: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于199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2004年12月23日由黑龙江大学与 《文学评论》 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讨会,旨在为推进黑龙江大学古代文学学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二十世纪古典文学学科通志”的顺利进行,但同时也是为了认真总结国内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态势与走向,并对学术精神的重铸提出了更高的期许,正如胡明所言:“研究20 世纪的学术史是为21 世纪的学术发展铺开一条新路,我们更应意识到,改造我们的学术的同时,也在重铸我们的精神”。

在20 世纪学术史研究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批属于整体性乃至集成性研究成果的陆续问世,在新世纪之前的1997年,赵敏俐、杨树增《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史研究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先行出版。 此书旨在从宏观上阐述发生在20 世纪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的重大变革和发生在研究者头脑中的深刻思想变化的历史轨迹,指明20 世纪古典文学研究的鲜明时代特征和它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并为21 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方法上的借鉴, 亦是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史研究史的奠基之作。 继之者有吕薇芬、张燕瑾主编《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黄霖主编《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刘敬圻主编《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等。 其中黄霖主编《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按文体分为总论、诗学、词学、散文、小说、戏曲、文论七卷,各卷作者在叙述各种文体的学术研究发展史时,多能将客观历史回顾、 理论的深度阐释以及个人的学术见解融汇一体。 尤其是主编在《总前言》中站在世纪学术的高度,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对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九大问题,一一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2005)、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20 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2006)也都囊括了文学研究史著作序列。以上著作皆为系列丛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而在专题性的学术史研究著作中,黄毅、许建平《20 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聚焦于百年古代小说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另辟蹊径,富有特色。 至于相关的学术史研究论文更是不胜枚举,重点从综合与专题性两个方向展开,前者主要有董乃斌 《中国文学史百年——回顾与前瞻》(董乃斌等主编 《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徐公持《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 期), 郭英德、过常宝《困境和出路: 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 期),葛景春《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中州学刊》2000年第1 期),冯保善《百年沉重——20 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民族艺术》2000年第1期),冯汝常《中国文学史内容和体例建构百年回眸》(《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 期), 刘跃进《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中、下)》(《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4、6 期),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百年反思》(《复旦学报》2005年5 期),孙琴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四大新增长点》(《社会科学》2004年第6 期)等。 而后者则尚有断代、分体、专题以及名家名著等不同类型,从不同纬度丰富了学术史研究的内涵与形式。 由于这些“世纪反思”之作往往在百年回顾与反思的同时包含了未来展望,所以也都对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对于先前各个不同重要节点的学术回顾与总结, 世纪之交的百年反思显然具有更为强烈的历史感、整体性与理论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宏观问题就是20 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性质,这就不能不涉及到“近代化”或“现代化”的概念与学理问题。徐公持在《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一文中将20 世纪百年学术发展的主线归结于古典文学学科的“近代化进程”,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本世纪内走过了一条由古典型向着近代型不断演变的道路,然后将此近代化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即1900—1928年的起步时期;1928—1949年的发展时期;1949—1978年的统一时期;1978—2000年的多元化发展或者说再发展时期。 然后对各个时期的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学科成果、学科人才的状况及特征进行了评析,并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探讨。但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从“现代化进程”或“现代型转化” 的学理维度探讨这一论题。 早在1986年,王瑶曾在全国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上提出,文学研究要发展,应当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特别要研究近代以来,许多著名学者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王瑶这一观点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其十年后主编出版的《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转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然后至2002年陈平原主编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的出版, 在两代之间的学术接力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论题。郭英德、过常宝《困境和出路: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历程》则从“现代学科”的特定视角对此做出了世纪反思, 认为二十世纪前期的学者为了实现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变,在古典文学研究的实用性、 独立性和新的表达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古典文学研究学科, 必须真正地获得一个独立自足的研究领域, 自觉地向当代文化提供独特的意义贡献,更多地采用独特的意义揭示方式,积极地寻求面向当代文化的共通的表达方式。吕薇芬、张燕瑾在《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前言》进而将“现代型转化” 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世纪之交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起始阶段; 五四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发展阶段;从1949年至1978年是学术一统化阶段;1978年至今, 是学术多元发展阶段”。此与徐公持“近代化转型”的四个阶段划分之异同,彼此可以相互参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注重从“世界性”的学理维度反思与总结20 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傅璇琮、周发祥《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的启示》强调指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在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日益深入的当今时代, 建立开放型的文学研究不仅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更是开拓学术领域, 提高学术境界, 使之成为中国文学的传统研究与世界现代文明相协调、相接轨的必要途径。 有鉴于此,该文认为世纪之交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筹划和撰写一套十卷本的《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丛书,以期通过一纵一横、纵横交织的探索,最终能够对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这一文化现象, 作出较为系统深入、全面细致的描述与探索。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作为20 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中国悠长的文化传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与洗礼, 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经历了痛苦的蜕变与新生, 伴随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经历了曲折的重建与辉煌。 其中的后半个世纪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时段相重合。所以,“世纪反思”中回顾百年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就, 总结学术史的经验与教训, 同样包含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的学术进程, 其未来指向则都在于为了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

四、新世纪近二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深化

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相交织的第三层面是对21 世纪近二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后者的起点是20—21 世纪之交,既与20 世纪百年反思相衔接,又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同下限,彼此有近二十年的重合,因而可以视为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深化与提升。

正是由于对20 世纪的百年反思同时包含了未来展望,所以对于21 世纪近二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反思可以直接与此相衔接。 大致从2000年开始,学界纷纷将世纪反思与展望改换为“新世纪”或“二十一世纪”。 这首先体现在相关学术会议上,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1年就先后举办了五次学术会议,依次为:5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6月12日至17日由浙江师范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与《文学评论》编辑部、《光明日报》文艺部、《新华文摘》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文艺研究》编辑部、《学术月刊》编辑部等联合举办的“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前瞻与创新”学术研讨会;9月14日至18日由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走向”学术研讨会;11月28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学术研讨会,由此可见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与讨论之盛况。上述学术会议之后,也同样多有系列论文发表,比如作为2001年9月14日至18日由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 “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走向” 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 期刊载了郭延礼 《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走向的思考》、乔力《古典文学研究之本质意义与唐宋词发展阶段论示例》、薛瑞生《关于“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走向”的思考》、齐裕焜《中国小说史研究在新世纪的走向》、马成生《新世纪古代小说研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陈彩玲《应当关注中国古代戏曲导演理论的研究》、 王一之《新世纪古代民族文学研究刍议》、何积全《在新世纪应把古代少数民族大学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范畴来研究》、张伯伟《加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戴伟华《在新世纪应加强交叉学科的古典文学研究》等文。

另外比较常见的是笔谈方式,2002年第11期《江汉论坛》邀约石昌渝、葛晓音、李炳海、毛庆、赵敏俐等围绕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如何体现中国文化传统”进行笔谈,以期推动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 鉴于当前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边缘化、 逐渐失去话语权力等危机, 此次笔谈涉及如下一系列重要论题: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学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 如何重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如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 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富于前瞻性眼光与忧患意识的学者们所经常讨论、思考的问题, 富有现实性与前瞻性的双重意义与价值。2007年,《文史哲》开辟“当代学术纵览”专栏,力图对文、史、哲诸学科展开全景式的深度反思与展望。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刊发了跃进《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文史哲》2007年第5期),张毅、王园《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文史哲》2007年第6 期)等文。 前文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向何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学科疆界划分的意义与问题到对文学研究诸多问题的回归与超越, 最终的目标是尽早步入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新世纪的文学研究在转型期的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的问题,涉及到文学研究的思想原则、 学术方法和研究态度等诸多方面。 后文将近年来文学的文化研究归纳为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学、文学的文化批评、社会文化语境里的文学文本研究三种倾向, 认为在文化研究成为显学的时代,引发学界对于“纯文学”的讨论、“文学性”问题的回顾、文学“经典”形成过程的思考,为对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行反思,提供了从整体上观察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理论视阈。 其焦点是文艺审美现代性与社会世俗现代性的矛盾。 现代性已成为后现代语境里的一项未竟的事业,面对文学消费的大众化与时尚化,以及图像文本与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感知和表达方式的颠覆, 文学研究除了坚持追求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伟大文学传统外, 还可以从后经典叙事学和互文性理论获得一种非文学的另类思路。

至于独立发表的学术论文尚有:张稔穰《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百年学科沉思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杜贵晨《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中国古代文学与21 世纪随想》(《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李显卿《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 第4 期),吴建民《非主流文学: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5 期),乐云《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 问题与重新定位》(《学术交流》2009年第6 期)等。与上述诸文重在强调古代文学研究主流趋势不同,乐云《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与重新定位》重点关注古代文学所面临的研究萎缩与“边缘化”两大困境,认为世纪之交,面对当代整个文化学术系统不断发生的新裂变与新组合, 古代文学研究应该围绕多元化格局下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识这一命题重新定位, 构建符合21 世纪我国需要的古代文学学科体系,一是建立多元化与开放性相结合、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大文化视野观; 二是实现以多参照和通观性的跨文化阐释为主体的中西文化交流下的文论互补; 三是确立以文学为本位和以民族化为本位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吴建民《非主流文学: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则将读者的视野引向非主流文学研究, 认为非主流文学是整个古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主流文学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之“全景”。 但是,在20 世纪的古代文学研究格局中非主流文学所占的份额太少, 这一疏漏不应在新世纪继续延续。 研究非主流文学对于全面把握古代文学之价值、 解决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及弥合“话语文学史”与“文学实况史”之差距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论文大致印证了从20 世纪百年学术反思走向新世纪学术展望的转化历程。

然后至2011年6月17日至18日,由《文学遗产》 编辑部在京召开的编委会扩大会议设置了“新世纪十年论坛”,这是21 世纪第一次明确标示的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 与会专家就新世纪十年的古代文学研究作了学术研讨,《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作了题为《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的“新世纪十年论坛”致辞,回顾并提炼了新世纪十年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论题, 诸如文学史研究的边界问题、 文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问题、电子化时代的研究方式问题、学术研究该怎样把握主观与客观维度问题等等, 然后提出如下期望:“当新世纪十年成为历史的时候, 我们可以坐下来,就像今天这样,神闲气定,看看我们的足迹,想想我们的未来,也许不是没有意义的事。 与会代表,都是我们这个领域的顶尖学者,都有着深邃的学术理念,更有着丰富的研究实践。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言之不足,虽不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至少还可以形诸文字, 以笔谈的方式继续各位的思考。 ”此后,《文学遗产》陆续刊发了莫砺锋《新旧方法之我见》,廖可斌《古代文学研究的国际化》, 詹福瑞 《关于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个性问题》,李浩《谈古代文学学科的包容性特色》(以上载《文学遗产》2011年第6 期);左东岭《文学经验与文学历史》,梅新林《学科交融与学术创新》,陈尚君《兼融文史,打通四部》(以上载《文学遗产》2012年第1 期);周裕锴《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右文说”》,韩经太《古典文学艺术:价值追问与艺术讲求》,王兆鹏《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以上载《文学遗产》2012年第2 期);胡可先《中国古代文学实证研究的思考》,马自力《古代文学研究中理性史观和语境史观的平衡与对话》,王长华《“了解之同情”与历史意识建立》,吴相洲《注意古代文学知识的转化》(以上载《文学遗产》2012年第3 期),等等。 此外,还有两篇论文——杨庆存《国家观念与世界视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 问题与走向》(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 期)、李昌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文学遗产》2014年第2 期),无论是论题本身还是时空维度与主要观点都值得予以关注。至于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则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于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古代小说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会议,此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这一重要节点而召开的小说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的20 余名国内小说研究专家从“小说史及小说文化学”“小说文献学”“区域文化与小说的关系”“小说名著”“近代小说” 五个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总结。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到了2020年即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会有更为密集的关于古代文学学术反思与展望之作问世。 当然,从时间维度来看,新世纪的学术反思还刚刚开始,尤其需要诸多的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并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五、七十年学术史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由建国七十年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二十世纪百年、新世纪近二十年的重要节点相交织,彼此一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尽管分而论之,彼此都有独立存在之价值,故而也都有独立研究之必要;但统而言之,则都可以一并纳入建国七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的还原与建构之中, 以期臻于历史逻辑与学理逻辑的辩证统一。 由此产生的直接成果即是各种反思论著的相继问世, 也许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各种不同节点的研究综述的问世, 这些研究综述对于我们了解20 世纪以来的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和推进今后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学术质量参差不齐,理论深度多有不足。 相对而言,尤其以那些集成性的学术史研究著作更具学术含量。早在20 世纪90年代,傅璇琮、郭英德、谢思炜三位学者在《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思考》一文中从文学史学科发展的要求出发, 积极倡导开展学术史的研究。至1995年,郭英德等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由中华书局出版,更为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板。此后,便有承续这一体式而各具特色的学术史成果相继问世,具有学术集成之价值。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 学术反思不仅仅是为了总结过去,同时还有启示未来的功能。 也就是说,对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成果, 不应仅仅局限于诸多研究综述或学术史论著的问世, 而应重在为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新的逻辑起点与学术参照——这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更为重要的目标指向与重要使命。

首先,学科体系建设是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 学科体系通常理解为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科门类与层级系统,根据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颁布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有关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个级次的划分, 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可以归结为:文学(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学科方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经历了学科独立、 学科复兴与学科自觉三个历史阶段。 在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中,原来的“中国文学”学科一分为二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学科,“古代文学”学科自此趋于独立。 从历史逻辑的维度来看,原为一统的“中国文学”趋于古今分科,实际上可以视为“五四”时期新旧文学之争的延续及其在学科设置中的反映, 但最为直接的原因则是深受苏联高校专业精细化分科影响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学科大调整的结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破旧立新的大变革时代,“中国文学” 的古今分科以及“古代文学”学科的独立设置,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学术意义。 然后至1978年,伴随声势浩大的改革开放运动的正式启动, 得益于文艺思想解放和外国文学思潮输入双重资源的作用和影响, 历经浩劫的古代文学开始走上学科复兴之路。一方面是学术“矫正”—“平反”—“定位”的三部曲,如果说学术“矫正”重在“破”,学术“平反”是由“破”而“立”,那么,学术“定位”则是重在“立”;另一方面是学术“定位”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理念、对象、方法以及文学史研究的全方位展开, 重在强调古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属性和学术独立性, 应在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与价值的同时努力探索其发展演变规律,这对新时期古代文学学科的复兴以及学术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 世纪之后,古代文学学科借助“世纪反思”的东风,而由此前的学科独立、学科复兴进而走向学科自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古代文学学科反思成为“世纪反思”的重要内容。2000年9月,北京大学中文系与《文学遗产》共同举办了“古代文学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就古代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全民族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2001年5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了“新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就古代文学在新世纪遭受的困境展开了讨论, 并注力于学风建设。2001年9月在辽宁大学召开的中国古代文学“从学科传统走向学科创新”学术研讨会也就学科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2003年1月暨南大学举办了“龙榆生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涉及古代文学的现代性以及与理论建设、文学创作的联系;如何走出国门,与国际汉学界接轨;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与方法的多样化等论题。其他如陈友冰《关于古典文学学科体系的思考》(《江淮论坛》2002年第3 期)、李炳海 《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整合刍议》(《江汉论坛》2002年第11 期)、毛庆《关注古典文学学科的生存状态》(《江汉论坛》2002年第11 期)、 乐云《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与重新定位》(《学术交流》2009年第6 期)等文,也都直接论述或涉及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此外,新世纪古代文学的理论自觉还体现在“文学史学”学科的讨论与建构, 以及古代文学分支方向或交叉研究的理论建树上,前者以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 《中国文学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董乃斌《文学史学原理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的问世为标志,后者则以新兴的小说叙事学与文学地理学等为代表。 以上三个层面既是古代文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又反过来成为推动古代文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中的局限是普遍关注学术研究本身而忽视了学科组织体系建设, 因为学科包含着知识分类体系与学术组织体系两种含义, 前者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 后者是指高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的功能单位,是一个通向基层的实体组织系统。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应该同时包括并重视以上两个方面,这是我们赖以讨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然而以此反观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经历了学科独立、学科复兴与学科自觉的历史进程,几乎都偏重于前一方面而忽略了后一方面的内容,所以需要加以切实有效的纠正。

其次,学术体系建设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传统上的“学术”概念,经历了先秦两汉时期“术学”先行于“学术”、魏晋至唐宋时期“术学”与“学术”并行、宋元以降“学术”逐步替代“术学”而独行、晚清以来“学术”的新旧转型与中西接轨的演变历程,梁启超释之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当前“学术”的意涵通常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则古代文学的学术体系即主要是指以古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的系统的学问。 鉴于学科是由知识分类体系与学术组织体系两个方面所组成, 则古代文学的学术体系主要对应于其中的知识分类体系, 所以古代文学的学术体系并非外在于学科体系而存在,而是学科体系内核之所在。综合当前学界有关古代文学学术体系建设的讨论, 我们认为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分支体系、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因而古代文学学术体系建设应重点聚焦于以下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分支体系建设。即在从“文学”一级学科到“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之下,明确其相应的研究方向, 既要在纵向上涵盖古代文学各个不同时段,如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文学,又要在横向上包括古代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各种文体;同时还需由文人精英文学延伸于民间通俗文学、 由汉民族文学延伸于少数民族文学、 由境内古代文学延伸于境外汉文文学。此外,还涉及古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的跨界研究。这是一个最富有弹性的研究领域,亦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另一大亮点。 二是理论体系建设。 在理论体系内部同样也是具有不同等级序列的, 其中的最高层级是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本体理论, 实质上亦即是关乎中国文学本质的理论。其下第二层级的理论,即是文学代际理论与文学辩体理论。所谓文学代际理论,主要是就古代文学的纵向代际变化而言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不同时代的文学需要建构不同的理论体系;所谓文学辩体理论,则主要是就古代文学的横向文体分合而言的,从传统的“泛文学”到现代的纯文学及其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体的划分, 也都需要融合传统与西方文体学理论而建构新型文体理论。第三个层级则是文学阐释学理论,无论是古学新用还是西学中用, 或是两者的相互交融,皆具极为广阔的学术空间与前景,而且还可与下文所要论述的方法体系相互贯通。 三是方法体系建设。方法体系与理论体系互为一体,息息相关。 通观七十年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先后经历了社会学-政治学批评、美学批评、文化批评、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叙事学、传播学、阐释学、译介学、地理学、图像学批评等的兴替与分合, 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还是文化批评,而借鉴最为成功的则是叙事学方法。后者对于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体系, 为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系统, 进而丰富西方叙事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除了传播学、阐释学、叙事学、译介学依然比较活跃之外, 分别基于文学地理学与互文理论的空间批评与图像批评相继兴起, 不仅广泛应用于古代文学研究之中, 而且注重中西融合而走向本土化的方法创新与重构。

最后,话语体系建设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的载体。 所谓话语体系,通常是指话语表达、交流、传播体系,是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符号系统与表达形式。 古代文学话语体系建设之重要,一方面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看, 当前的古代文学话语体系还存在着种种缺陷。概而言之,就是西化、泛化与俗化三大问题。关于西化问题,早在1995年,曹顺庆就在《21 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中高度关切中国文论“失语症”问题,提出21 世纪将是中西方文化多元对话的世纪,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中国”自己的文论话语,以便在世界文论中有自己的声音?此后,古代文学研究界的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品格》(《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王筱芸《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状之我见》(《文学遗产》1997年第5 期)、陈厚诚等《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张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与运用》(《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6 期)等都曾论及这一重要论题;关于泛化问题, 首先与勃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息息相关, 文化学方法既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也易于导致古代文学研究非文学化的不良倾向,詹福瑞《文化研究: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最佳思维》(《文艺研究》1997年第3 期),李辉、许云和《回顾反思 开拓前进——记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讨论会》(《文学评论》1992年第2 期),吴格言《古典性特征与文化学方法——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蓝旭《文化史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 期),杨扬、罗云锋等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倾向》(《山花》2003年第4 期) 等文都对此作出了学理辩思。另一方面,亦与当今古代文学跨界研究的主流趋向密不可分, 因为跨界研究同样具有促进学科交融、学术创新与走向泛文学化的双重作用,诚如英国学者舒马赫所言:“每门学科都是在它的专属范围内有益,一旦越过这个范围就成为有害的,甚至起破坏作用”;关于俗化问题,毫无疑问,古代文学研究既需要普及,也离不开大众传播,但不能以此与“索隐”“戏说”划等号,在《红楼梦》等经典名著中,既存在着不断的作者“发现”,以致于出现数十位作者“候选人”,但没有任何一个可靠的证据,也出现了离奇的文本解读,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捕风捉影,胡编乱造,实际上已远离了文学研究。 克服和消除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西化、泛化与俗化三大问题,关键是要回归文学本位,回归科学态度,回归审美特征。 然后思考如何以契合古代文学内涵、特征与功能的话语体系,进一步讲好古代文学故事,传播古代文学经典,弘扬古代文学精神。

总之,加强中国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需要以学科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学术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话语体系建设为载体,这既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使命, 也是未来古代文学研究进一步走向繁荣发展的目标导向。

注释:

①胡念贻:《研究古典文学与批判继承遗产——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文艺百家》1979年第1 期。

②参见《继续解放思想把古典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座谈会综述》,《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 期。 刊发于本期的相关笔谈文章有杨公骥《漫谈三十年来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张白山《继续清算极“左”思潮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徐中玉《谈谈当前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问题》,程千帆《从新经学的迷雾中走出来》,王季思、黄天骥《我们的几点想法》,吴调公《从探索古典文学艺术规律所想起的》,郭预衡《关于文学史研究的一些想法》,张志岳《从教学实际出发搞好古典文学研究工作》, 喻朝刚 《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古代作家作品》,郭石山《研究古典诗歌应当重视感情因素》,张松如《应该探讨文学发展规律》,傅庆升《要重视文学的特殊规律的研究》,郭绍虞《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问题(书面发言)》,林庚《两点想法(书面发言)》等。

③卢兴基主编:《建国以来古代文学问题讨论举要·前言》,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4 页。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就在建国三十、四十周年之间,尚有章培恒《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一文,发表于《复旦学报》1984年第5 期,在对建国三十五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加以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再以明代文学研究为例作了重点展望。

④闻涛:《在历史反思中推进学科本体理论建设——建国四十年古典文学研究反思讨论会概述》,《文学遗产》1989年第4 期;宗文:《建国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反思讨论会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 期。

⑤刘跃进:《弘扬民族精神,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文史知识》2009年第7 期。

⑥陈贻焮:《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成就和方法论问题》, 郭预衡:《再谈我对古典文学研究的看法》, 沈玉成:《新旧之间的随想》, 邓绍基:《新方法与融会贯通》, 宁宗一:《关于古典文学研究现状的思考》,见《文学评论》1991年第2 期“关于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的笔谈”。

⑦李辉、许云和:《回顾反思,开拓进取——记新时期古典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讨论会》,《文学评论》1992年第2 期。

⑧刘跃进:《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6 期。

⑨再如冯孟琦 《20 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唐代传奇小说研究综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 期),罗勇珍《20 世纪80年代以来宋元话本小说研究综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 期),尽管没有明确标示“新时期”,但实际上是以“新时期”的1978年为起点,可以归入“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反思之作。

⑩参见武新军《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8年第4 期。

⑪参见邱美琼 《新时期以来古典文学传播研究述略》(《嘉应学院学报》2007年第1 期),宋皓琨《新时期人性、人道主义讨论与古典文学研究》(《学术交流》2009年第6期),王飞《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史述略》(《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 期),张胜利《从社会历史批评到历史文化学批评——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转型考察》(《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2 期),等等。

⑫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⑬马昕:《“‘贯彻十九大精神总结四十年成就’古代文学研究中青年学者座谈会” 综述》《文学遗产》2019年第2期);《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改革开放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中青年学者座谈会综述》,见http://www.sohu.com/a/272509049_672023。

⑭陈菁霞:《学界总结改革开放40年古代文学研究》,《中华读书报》2018年10月17日;孙少华《理熟须嬗变,复归启新知——“改革开放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座谈会”综述》,《文学遗产》2019年第1 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时代新起点——“改革开放四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座谈会”综述》, 见http://wxyc.literature.org.cn/home/show?ChannelID=231&ContentID=14187&ActionName=(《文学遗产》网络版)

⑮同载于《文学遗产》2019年第1 期的有:石昌渝《古代文学研究四十年的思考》、陶文鹏《加强创新、融通与理论研究》、葛晓音《在开放中走向成熟》、詹福瑞《回归文学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古代文学研究》、赵敏俐《加强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建设和人文关怀》、 郭英德 《守正出新: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随想》、张晶《阐释:作为古代文论的提升途径》;同载于《文学遗产》2019年第2 期的有:左东岭《走向成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刘勇强《古代文学的功能定位与研究思路》、廖可斌《构建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生态》、 杜桂萍《古典戏曲研究四十年:“让思想冲破牢笼”》、 刘石《对古典文学研究发展趋势的两点认识》、刘宁《用改革的活力与理性激扬学术个性》。

⑯陈文新、潘志刚:《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孔学堂》2018年第3 期。

⑰刘跃进:《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四十年》,《深圳大学学报》2019年第1 期。

⑱黄子平、 陈平原、 钱理群:《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 期。

⑲谭邦和:《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术史初议》,载董乃斌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古代文学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更正说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学术动态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重要启事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写在改版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