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翔 吴 敏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上海 201418)
生态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是描述社会空间的理论隐喻,它强调行为主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行为主体之间的生态互动。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关联的、和谐的有机整体[1]。从宏观层面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指一切对师生员工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与结构的总和;从微观层面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涉及校内众多要素、每个要素之间又具有各自组成部分并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我们将它作为一个“微”生态系统。这个“微”生态系统由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大部分组成。本文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探讨。
根据已有文献,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生态学有关概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生态学原理与高校思政工作的融合,引入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生态学视角,将高校思政工作视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生态结构加以研究[2]。其次,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其多主体性、多环节性、多领域性的特征,并聚焦于如何从生态系统内部目标的一致性、系统的开放性、机制的协调性以及作用的非线性出发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的合力路径[3]。而学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微”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有学者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中包含的各个子系统的特点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与影响,并从内部环境建设、外部环境完善以及“三全”育人机制出发,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方法[4]。有学者聚焦于高校思政“微”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结合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等各种方法,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5]。本研究从政策效能的角度切入,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政策的应然要求与高校思政“微”生态系统的实然发展之间的张力,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探索重构高校思政“微”生态系统。
高校思政工作总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那么,步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这些现状与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政策要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张力?有哪些方面是需要加强政策规制与导向的?从对这些问题的考量出发,课题组对一所高校开展了调查研究。
课题组综合使用全方位、多层次问卷调查的量化研究方法与开放式访谈的分析方法,分别对1 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对20名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访谈。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1 190份,经过人工筛选,有效填写问卷1 184份。部分调研题目采用李特尔五点量表的形式,部分采用多样选择与开放作答的形式。
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涵盖大一至大四各学段的学生,各年级学生占比分别为33.1%、28.4%、25.4%和13.1%, 其中男生占比53.5%,女生占比46.5%。由于该所高校属于以工科见长的综合类高校,因而参与调查的学生自然科学类专业占54.3%,人文社科类专业占比45.7%。从学生的生源情况看,来自北上广等大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的学生占比46.2%,来自县城、农村和乡镇地区的学生分别占比8.3%、25.9%、19.6%。因而,从调研的学生构成来看,学段比例、男女比例、专业比例、学科比例以及生源比例都较为均匀。在正式调研前我们对问卷做了信度测试,选取调研代表小组采用阿尔法信度测验,信度系数为0.8,所得调研结果具有科学性。通过对获得的问卷调研数据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1.入党动机的价值取向多样性与兼容性并存
加入中国共产党意味着政治觉悟的提高、心灵的净化以及奉献精神的提升。入党动机是大学生政治观的直接体现,正确的入党动机更是衡量一名大学生能否成为共产党员的思想基础,对保证党员队伍纯洁性与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多元复合的入党动机。调研结果显示,选择共产主义信仰的占71.3%,为国家、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占65.2%,家族传统影响占12.8%,就业竞争资本占15.7%,自我提升并谋求未来仕途发展的占18.4%,证明自己优秀占1.1%。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多样化、复合型的状况。在开放式访谈中,被访者在谈到为什么入党时,许多学生说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同时也认为在满足国家需要的同时兼顾自身的利益是可取的,表明大学生在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之间不做严格的边界性取舍,呈现出兼容性的动机价值取向。
2.学习及政治社会化需求多元化
政治社会化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政治学习与社会实践,形成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态度与思想信念、政治准则和价值观的过程。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多元化的学习与政治社会化的需求。对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访谈发现,占83.7%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开阔眼界、开展国内国外的交流学习、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客观地认识与理解社会。伴随着高校国际化办学的进程,学生尤其对涉外交流学习表现出较高的需求,占24.6%的大学生参加过国外交流学习,占83.2%的大学生有参加对外交流活动的打算; 当问到“在涉外活动中你是否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一些言论感兴趣”这一问题时,占14.4%和占14.3%的学生选择了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在被问及“你是否向往美国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时,占50.3%的大学生表示中立,占14.3%和占23.2%的学生表示感兴趣与比较感兴趣,说明大学生具有多元化的学习与政治社会化需求。青年时期是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参与社会实践成为获得政治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尤其是涉外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受到西方政治观的影响,并遭遇到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冲突。
3.辅导员政治意识相对薄弱且学生工作边界模糊
作为承担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主要力量的辅导员队伍,在工作中的政治意识与思想素养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态度与价值观的关键因素。相对薄弱的政治意识使得辅导员忽视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诸多抓手。调研发现,只有8.4%的学生会经常与辅导员交流思想困惑。一直以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主题班会,逐渐被辅导员们所忽视,64.3%的学生认为,主题班会没有主题内容,仅仅传达了近期学生的重点事务。主题班会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更多地成了联系沟通学生事务的一种手段。不仅如此,随着微信、微博、QQ 等各类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方式正逐渐被“线对线”的形式所取代,班会的思想引导效力被冲淡。此外,由辅导员指导开展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党日活动,占50.6%的同学认为,团日与党日活动没有太多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内容。在回答“你认为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哪些”的问题时,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评奖评优、学风检查与违纪处分。只有10.2%的学生认同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是辅导员的主要职责。调研表明,从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维度出发,辅导员的思想引领职责并未引起较大重视。同时,依然有部分受访同学表示,不清楚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目前的学生工作存在着边界模糊的问题,即现实中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与范畴没有清晰的划分与界定。
4.第二、第三课堂的价值引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有别于传统课堂,学生课外活动、各类社团、社会实践以及文体活动等形成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融入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第三课堂则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网络文化空间,它构成了大学生线上的学习生活场域,蕴含着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功能。调研显示,在作为第二课堂主要构成的学生社团中,仅有21.3%的同学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团”等理论学习类社团感兴趣,有87.6%的同学认为与主流理论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学习研习类社团在高校的影响力较小。在社会实践中,以宣扬新时代新思想的主题社会实践的占比也相对较小。
第三课堂在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上的现状又如何呢?首先,大学生使用网络开展学习的比例较小。调研显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用途有:用于人际交往包括刷微信朋友圈(47%)、即时通讯(72.4%);用于在线学习包括各类学习app打卡(26.4%)、查找资料完成作业(33.9%),以及用于在线游戏与观看视频直播(32.7%),即大学生使用网络主要用于人际交往与休闲消费,而与学业有关的运用相对较少。其次,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各类官微推送的关注度与互动参与度不高。在 “阅读学校各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频率”中,有43.3%学生表示不经常关注,有17.1%的学生表示从不关注。在“参与学校网络活动的互动与投票”这一问题上,只有有26.6%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说明高校运用第三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5.学生动态信息掌握不充分
学生动态信息包括学生的物理动态信息与网络动态信息,对学生动态信息的掌握,是高校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维稳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主要抓手。在学生对于动态信息报送的认识态度上,只有31.2% 的学生表示认同,占51%的同学持中立态度,占13.5%的同学持不认同的态度。在学生动态信息掌握上,首先,存在着信息的屏蔽问题。占5.7%的学生表示,在辅导员统计近期动向时没有如实告知。尤其在网络动态信息的掌握中,辅导员通常是独立于学生班级圈群之外的个体。班级组织除了有辅导员参与的“官方群”之外,还有屏蔽了辅导员的真实意见表达的“民间群”,导致辅导员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其次,存在着信息虚假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动态信息上。网络中的自我表达往往呈现出“脸谱化”的倾向,即学生通常塑造的个人网络形象并非真实的自己。此外,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力度仍然不够。开放式访谈发现,学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学困生、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动态信息变化的掌握依然不足。
根据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学生工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梳理了近几年所出台的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并分析这些政策文件是否对所存在的问题起到了改善作用。近年来,根据新形势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政策文件不断更新,比如,2016年出台的“3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代替了2004年出台的“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7年的“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使得2006年出台的“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自动废止。 相关的政策文件更新还包括“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更新了“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的要求。
1.针对学生入党动机复杂的挑战
面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价值取向多样性与兼容性的挑战,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分析了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指出“有的党组织对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发展党员质量需要提高”[6]。该文件明确要求“及时把品学兼优的学生发展成党员,重视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首要标准,把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党员发展的首要考察内容”。 201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强化发展质量,严把发展关口,深入考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确保政治合格,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7]两份文件均提到,入党动机是学生党员发展的关键考察点,要求深入考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针对党支部书记,2018年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强化党的基本知识、纪律规范和党建工作方法的学习提高。”[8]强调了党建工作的纪律规范与工作方法。
三份文件均对学生党员的入党程序进行了规范性与纪律性的要求,但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操作程序的模糊性问题。比如,一些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很长时间里无人过问等。对于高校而言,品学兼优显然是一名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但如何对综合素质与政治标准这两个重要标准进行区分与量化评估?一些学生党支部实行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制”,又是否与“注重学生关键时刻表现”这样的素质要求相背离?这些问题均体现出操作程序上的模糊性。
2.针对学生动态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了解并掌握青年学生的动态信息,尤其是思想动态,分析原因并及时向上级汇报。针对学生动态信息掌握不充分的问题,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9]在之后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指出:“要着力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培养训练主动设置议题、汇集研判网上思想动态、回应网上关切的方法手段。”[10]这从网络思想动态的角度,提出了研判网上思想动态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了对网络舆情的关注与应对。
相关政策要求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要求上,没有明确关于学生物理动态信息掌握的指导性要求。 此外,在对学生网上思想动态的把握上,依然存在着操作性模糊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高校在网络舆情研判、学生网上思想动态把握、抵御不良思潮渗透等工作中,高校目前开展的研究针对性不够,缺乏清晰的指导机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思潮与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
1.针对辅导员政治意识相对薄弱的挑战
针对辅导员政治意识相对薄弱的挑战,2016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1号文件)提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11]等。201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则将“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作为辅导员的首要职责。但在开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自身专业背景以及对主流理论的学习与理解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开展思想理论教育以及开展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政治意识的个体差异性给政策要求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针对学生工作边界模糊的挑战
针对学生工作边界模糊的问题,2017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十大育人体系[12],其中有五条与学生工作直接相关,包括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组织育人,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2017年的“43号令”则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与清晰的界定,提出辅导员九项主要工作职责[13],以政策法令的形式为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做出了整体的统一界定。
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专业化的队伍建设要求与非专业化的事业生涯依然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现实矛盾。九项工作职责是政策对于辅导员职责的整体统一性界定,但由于工作分工与学校的发展要求不同,辅导员还承担着日常实际工作中的“兼职性工作”“交叉性工作”和“边缘性工作”,呈现出职责的个体差异性特征。在事业生涯发展中,许多辅导员并非将这一职业作为专业化发展的事业追求,而是作为转行政岗位或者专业教师岗位的准备。总之,学生工作边界的模糊性在现实场域中集中表现为辅导员工作的非专业化发展。
1.针对学生多元化学习与政治社会化需求的挑战
针对学生多元化学习与政治社会化需求的挑战,“31号文件”关注到了涉外学习的问题,文件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提出“高度重视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文件提出要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具有宏观指导意义,但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开展主导价值观教育却没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多元化的政治社会化需求所面对的是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如何将爱国落实到行动中等则亟需指导性的、清晰的机制保障与引导。
2.针对第二、第三课堂的价值引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分别对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育人质量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针对第二课堂,2018年出台的《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第二课堂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科学评估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意见提出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第二课堂的成效进行量化评估[14]。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或许高校依然面临具体运行的复杂性问题,深化提升第二课堂的价值引领功能尚需进一步研讨。
针对第三课堂建设,有多个文件指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如,“31号文件”提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而如何通过第三课堂开辟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从而主导网络空间,在现实中则面临诸多的挑战,呈现出艰巨性与复杂性并存的态势。网络空间已成为争论与传播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以其信息传递的隐秘性、信息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信息指向的离散性和网民的易群体极化性为特色,使高校有效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成为一项复杂工程,也给如何将第三课堂作为价值引领的主阵地带来了巨大挑战。
以上基于实证的政策效能分析发现,政策与学生分别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且两种要求体现在高校思政“微”生态系统中呈现出限制与灵活并存的双重属性。存在于“微”生态系统中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生状况、师生互动、文化活动等各种生态因子的独立运行与相互作用之中。生态因子的相互影响构成了高校思政“微”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状态,而生态因子的运作条件存在的可控性、运作条件的重复再现性以及互动内容的多样性,又给这一“微”生态系统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综合性及有机性。
基于此,本文拟分别从生态系统的教导性子系统、引导性子系统、过程性子系统以及联动性子系统四个方面出发,探索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生态系统。
1.教导性的“微”生态子系统构建
教导性的“微”生态系统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其他相应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为辅,主题班会、主题党日团日活动为补充所形成的教导性的教育“场”,由课堂教学活动与延伸的课外实践活动两大实现形式所组成。课堂教学活动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有效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此相伴,课外实践活动外化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外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通过课外实践的体验,大学生才能检验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认知。
教导性的“微”生态系统重构需要思考教导内容的丰富性,进行一定的供给侧改革,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和发展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2.引导性的“微”生态子系统构建
引导性的“微”生态子系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生态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产生作用的教育引导“场”,主要包括各类宣传思想教育活动与各类学校管理服务活动。宣传思想教育是与大学生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宣传思想教育活动不仅有学校运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橱窗等实体性的宣传思想引导活动,也包括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宣传思想教育活动,诸如运用校园网、易班、校园各类移动终端以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等方法,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引导性的思想引领与教育影响。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校管理与服务的行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环境生态方面的影响,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社区与餐饮服务等生态因子。管理与服务的内涵理念以及外化行为应本着“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理念,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乐于服务、精于管理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观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引导性的“微”生态子系统的重构需要形成高校相关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需要党政工团多方面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平行分工的宣传部、学工部、社科部、后勤保卫处、教学科研等机构,在为学生营造引导性的教育“场”时,应为相关部门搭建”联网”的制度性平台。应对时代的需求,充分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创建宣传、管理与服务的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形成引导性的“微”生态子系统的网络矩阵,开展线上线下的合力引导。
3.过程性的“微”生态子系统构建
过程性的“微”生态子系统由学生自组织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类互动等学生以过程体验性的方式所接受到的教育过程“场”,在过程体验中,各类活动对大学生开展以形势、政策、任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影响。同时也包括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类体验性的生态子系统,即以各院系学生工作集体和辅导员为主导,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管理、服务所产生的各种具体思想问题、认知问题以及意识问题等开展教育的系统。
过程性的“微”生态系统的重构尤其需要注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体验中,辅导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以及学生领袖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组织引导能力的提升。注重对他们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对于思想引领与政治引导的敏锐性;增强开展过程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精于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各类活动与解决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之中。
4.联动性的“微”生态子系统构建
联动性的“微”生态系统构建包括内部各生态因子间的联动以及内外部各生态因子间的联动。内部联动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动,以及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的联动。目前,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还比较薄弱,需要使师生两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形成良性互动,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此外,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联动,使思政课教师加入课程思政的开发,使专业教师善于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重构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的联动,围绕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大学生思政“微”生态系统的“同心圆”。
内外部各生态因子的联动主要包括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宏观的生态环境因子以及与高校内部的相互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外部生态环境中,也处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宏观”生态系统之中,这些外部生态环境与宏观生态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方式对高校“微”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构成一定时期内动态平衡的状态。如果相互影响与互动是良性的,那么,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起到积极的作用。因而在重构内外部联动的“微”生态子系统时,需要有意识地倡导与弘扬符合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外部教育内容,让学生客观地进行形势判断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思政整个“微”生态系统的结构是建立在各个子系统以及各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基础之上的。高校思政“微”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需要整体系统与组织内部、外部形成良好的能量供给关系,无论哪个子系统或是因子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迫切性的忽视或轻视,整个“微”生态系统的生态链就会发生断裂,影响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