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志强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共青团理论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五四运动百年来,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开展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五四运动研究的议题众多,观点各异。比如,对五四运动的界定就各不相同。叶曙明认为,五四时代与五四运动是两个概念,五四时代始于公车上书,终于陈炯明的中国联邦宪政实践;而五四运动是因外交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1]。周策纵则认为,五四运动不仅是指1919年5月4日的学生游行示威,也包括之前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如新文化运动和各种罢工、罢市等,最终导致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界的变革[2]。笔者认为,五四运动不仅是指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五四事件,还包括了之前的新文化运动和之后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运动,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是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觉醒运动。张德旺指出,百年来五四运动研究形成了三种总体思路和叙事体系。第一种是重视十月革命的影响、肯定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密切联系的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第二种是以国民党人为中心的总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以刘永明的《国民党人与五四运动》为代表。第三种是以学生运动为中心、以自由主义为主导思想的总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张德旺进一步指出,新的五四运动史研究思路呈现三个发展趋向:一是进一步体现历史真实;二是个案研究不断涌现;三是在构建更真实全面的五四运动史总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上将有进一步突破[3]。五四运动虽已百年,但仍“被述说”, 我们为什么要重温和纪念五四运动?究其缘由,五四运动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奠基者,因为五四运动的“现存历史因素”仍属于新时代、仍属于当代中国,与各个时期青年的血脉相通,且能够激发新时代青年的活力和动力,能够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存历史因素”,发掘和探究五四运动的“现存历史因素”,是历史社会学视域研究五四运动的使命。
历史社会学编织了联结社会学与历史学的纽带,是中国社会科学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领域。从历史社会学维度探讨五四运动,是当代社会学研究“转向历史”的学理发展趋势。打开历史镜头,让五四运动重返历史情境,反思现实镜像,有助于深刻理解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时代内涵。
第一,历史社会学是基于大历史观对五四运动的理论观照。历史社会学较好地把握了历史与现实的内在关联性:只有立足现实,才能深刻理解历史;只有观照历史,才能真正把握现实。五四运动的传统是割不断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依然站在五四运动的延长线上。历史社会学视域契合了大历史观。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现存历史因素的积淀规律和形式。(2)历史因素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作用。(3)现存历史因素的社会功能。(4)历史因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4]。可见,历史社会学注重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分析,注重社会事件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性,注重历史因素的积淀和传承,注重现存历史因素的时间内在逻辑。研究五四运动,必须从深层次的历史维度进行分析,既要重温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又要反思和观照五四运动对当下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及意义,这是历史社会学的理论逻辑。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在的过去”,即“现存历史因素”,而非“过去的过去”。历史社会学的视角不是挖掘五四运动的史料,而是解读五四运动的留存成分及其功能。
第二,历史社会学是青年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内社会学研究出现了历史转向的趋势。所谓社会学研究的历史转向,是指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历史研究[5]。青年研究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和前沿领域,因此,青年研究出现历史转向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历史社会学视域研究五四运动和中国青年运动,是青年学和社会学关系的必然趋势。当下与未来均是以过去为基础,中国青年运动、社会运动都有历史渐变或突变的过程,中国青年运动系列事件存在一定的历史逻辑,中国青年运动与社会运动、社会结构环境的关联并非碎片,而是一个统一体。鉴于此,笔者基于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关注五四运动,追寻中国青年运动历史发展轨迹,深刻理解五四运动事件和过程,深刻认识中国青年运动在整个社会运动中的时空位置。
第三,历史社会学是研究中国青年运动的一种视角。历史社会学从历史事件变迁中总结出不变法则,指明了当前困境的化解与未来道路的选择。历史社会学有两种研究范式,即阐释和解释[6]。阐释型是韦伯代表的“社会科学的历史化”,在于提炼或运用社会科学概念与方法,理解和阐释独特的历史过程与现象。解释型是涂尔干代表的“历史的社会科学化”,试图在纷繁复杂的史料中发现不变的“社会事实”、因果法则及本质规律,由此解释、分析并预测普遍的历史过程。基于历史社会学的维度解读五四运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阐释型研究范式,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中国青年的角色扮演和文化特质;通过解释型研究范式,可以发现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揭示中国青年运动的规律性,在宏大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精准研判未来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议题和发展,预测未来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
历史社会学关注的是“现存历史因素”,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蕴含着爱国主义、现代化、斗争精神、青年先锋作用等。追源溯本,重返五四现场,上述现存历史因素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元素,呈现在五四运动口号、宣言、行为之中。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上述现存历史因素依然在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既在宏阔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对当下和未来社会结构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五四精神包含了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等内涵,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的口号、宣言等表达了青年的爱国情怀:“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抵制日货”、“废除二十一条”等;许德珩用半文半白书写了五四宣言“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7]罗家伦用白话文起草了五四宣言,喊出了中国青年的心声“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五四运动的爆发,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理想与政治运动领域的爱国热情相得益彰,从而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民族新觉醒,使之深刻认识到民族独立的重要意义,提升了民族凝聚力。五四运动形成的民族意识一直延续至今,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诸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理智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不一样。一是将五四运动置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古代知识分子倡导和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主义传统。二是将五四运动置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中,爱国主义主旋律始终如一地贯穿于中国青年运动之中。中国青年的血脉里流淌着爱国主义传统,百年中国青年运动一直坚持民族利益至上,追求民族复兴,这是从五四运动继承下来的。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和灵魂,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源头,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凝聚当时中国各阶层力量,促进新的民族意识形成。三是将五四运动置于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史中,无论是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还是建设时期的青年运动,其原动力均是爱国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爱国运动不断从无序到有序、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发到自觉。
爱国主义是百年中国青年运动的永恒主题,这面旗帜是青年的最大公约数,能汇聚力量、激发动能、形成合力。百年中国青年运动虽表现出不同特征,但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始终如一。爱国主义凝聚不同时期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青年群体,始终为民族独立、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在五四运动中,新旧两派青年学生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站在一起、达成共识、一致对外。革命年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爱国主义表现为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建设年代和改革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爱国主义是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爱国主义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因此,新时代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四运动是一次现代化思想启蒙运动,带来了民众的思想解放和社会革新与进步。科学和民主本身就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把科学与民主视为五四运动的两面旗帜[8]。五四运动反对旧礼教的束缚,提倡思想解放和妇女解放,扫除封建残余,这代表着民主和进步。五四运动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五四运动要打碎旧文化、旧伦理和旧思想的枷锁,冲破封建迷信堡垒。五四运动激发了“个体”力量,塑造了现代意义的公民,个体从家庭伦理关系中走出来,发扬中华民族天下为公的精神,走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关系格局。五四运动促进了普通民众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新觉醒,追求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历史的起点,具有划时代意义,其理论逻辑有三:一是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序幕。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历史进程来看,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点。二是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来看,五四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省,开启了中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新时代。在宏大历史结构中,五四运动成为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三是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主体视角看,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和现代化主体发生了结构性的根本变化,开始了主导力量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历史性转变[9]。从此,关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主体范围从部分精英拓展到普通大众,行为方式从“莫问国事”到“走上街头”,广大民众开始主动追求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追求现代化一直在路上。五四运动提出向“德先生和赛先生”学习,新时代民主和科学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是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过程,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现代化进程投射到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上,表现为中国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10]。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不断追寻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有些方面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目标,有些方面正在接近现代化目标,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
五四运动的现存历史因素包括斗争精神。五四口号中“惩”、“争”、“除”、“还我青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表达了五四青年的斗争精神。五四运动的本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五四运动体现了青年知识分子、工人、商人等群体的革命精神气质。五四运动体现了一种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彻底抗争的精神,具有极强的批判斗争意蕴,通过反传统求新求变。青年既是传统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传统的批评者和革新者。青年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重构传统,赋予传统新的内涵,实现传统的再生与新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运动反传统指向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中国青年运动反传统指向是西方资本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青年运动反传统指向是重新反思历史。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各个领域出现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新风险,诸多“新”的解决或化解,均需要一种革命的决心和精神。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保持“伟大斗争”的精神,必须积极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斗争精神需要长远的思想指导和组织领导。百年中国青年运动在议题、领域、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中国青年运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是斗争精神需要思想引领和指导。五四运动的爆发遵循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的演进逻辑。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加速传播和广泛宣传,仁人志士的目光从欧美转向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五四运动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领导和组织作用,后来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五四运动引起了共产国际的关注,派遣代表魏经斯基来到中国,与李大钊等青年知识分子建立了联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共产主义是在五四运动过程中开始萌芽的。陈独秀指出,五四运动由空想转向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11]。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首先是在思想领域的变革和解放思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斗争精神需要组织领导和调动。五四运动让国民认识到“力量在于组织起来”。1919年6月3日,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他们以各种方式组织起来,彰显了各自的力量和社会影响力。五四之前,中国劳工组织较为分散,后来现代工会开始发展起来,工人运动的组织性得到加强。城市商人也以建立联合会的形式把不同行业的商人组织起来,如上海的“马路联合会”。“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不可。”[12]“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13]因此,青年运动必须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才能呈现青年运动的革命先锋作用和示范效应。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青年运动的前进方向从此有了灯塔。回顾百年中国青年运动史,经历了世事变迁,却能不断发展壮大,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历史社会学注重“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冲在前列、敢作敢为,是一支先锋队。毛泽东曾在1939年阐释了“先锋队”的作用,那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在传统农业时代的中国社会,强调长者经验和权威,忽视和排斥青年,社会理想是“向后看”,而非“向前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青年开始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示于社会,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青年都承担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要角色。在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时期和新时代,青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和照顾青年的特点,全党、全社会都要尊重青年的先锋地位和生力军作用,关注、关心和关爱青年,为青年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政策支持。新时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生力军,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攻坚克难的突击队。没有青年的社会参与,没有青年的社会融入,整个社会就会缺乏活力和动力。新时代青年要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勇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这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五四运动既有“现存历史因素”,也有“未留存历史因素”。五四运动未存留的历史因素包括一些极端化现象和行为。在五四运动过程中,有人抨击和反对一切传统文化,对传统的攻击存在过度和过激倾向,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不加以区分,如全盘否定儒学等传统文化。叶曙明认为,五四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但未能同时高举自由与法治的旗帜[14],这是五四运动的缺失,这种“过去”影响着“现在”甚至“未来”。
五四运动的历史细节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淡去,但五四精神、五四文化等现存历史因素却积淀下来。百年来,五四运动留存了“现在的过去”,依然延续下来并发挥作用,而“过去的历史”则成为橱窗里的记忆。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的传承规律是什么?
历史因素之所以能够积淀和传承下来,前提条件必有两个:第一,历史因素对现存社会的正功能。五四运动历史原型中含蕴的精神、文化等因素依然具有正功能。五四精神的积淀和传承,是因为五四精神在宏阔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其在新时代的社会正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惯性作用使然,历史因素的厚度越大,则力度越强。当然,此结论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历史因素具有较强的正功能,即能推动社会进步。倘若历史因素已经不合时宜,其社会正功能会日趋消退甚至消逝,那么历史因素则必然被摒弃。五四运动距今已有百年,但五四运动的余波尚未消逝,五四运动中精神文化层面的历史因素依然具有较强的现实社会功能,且能与新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交融在一起,实现新旧融合。因而,五四运动历史因素的厚度愈大,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度则愈强。第二,历史因素能够与现实因素实现融合。经过积淀的历史因素要从原型中游离出来,与现存元素形成新的有机体。五四运动蕴含的现存历史因素,就如同可以充电的电池,时代发生了变迁,但它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及趋势一致,它依然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五四运动的历史因素才能够积淀下来,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才能够延续下去。
精神和文化层面是五四运动社会历史传承的首要因素。从构成要素来看,物化等具有历史细节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去,而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更容易积淀下来。比如,民族意识和民族觉醒。民族是人类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共同体,个体不可能脱离民族共同体而独立存在。当中华民族受到外部力量侵犯和欺辱时,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则以历史因素积淀下来。当巴黎和会传来“强权”战胜“公理”的消息,五四运动随即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新觉醒,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懈奋斗。从某种意义而言,五四运动依然“活着”,这是因为以爱国主义、进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依然“活着”。放置于大历史观之中,五四运动的青年深受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传统的熏陶和影响。延续至今,五四精神一直是青年和国民追寻的目标。
在历史长河之中,一些历史传统和因素能够积淀下来,是因为遵循了历史承继逻辑。第一,现存历史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保持恒常状态。由于历史惯性作用,人们会主动承继某些历史传统,这些历史因素得以恒久留存。在宏大历史结构中,五四运动要么掀开序幕,要么开启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征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追求现代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前赴后继。这些均具有历史承继逻辑,留存于大历史结构之中。第二,现存历史因素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关联性。五四运动是一次由先进知识分子主导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具有历史承继逻辑。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均存有新文学运动和新思想变革的先例。五四运动遵循了这一历史逻辑,且在广度和深度上,产生了独一无二的影响力。第三,现存历史因素契合了时代发展要求。五四运动的“现存历史因素”之所以能够承继下来,是因为他们契合了时代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等环境提供了其积淀的丰厚土壤。
历史社会学的重要议题是历史因素的继承方法与路径。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继承方法与路径,才能让五四运动的现存历史因素发挥作用,才能让五四精神传承下来,才能让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统一起来。
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承继下来的。一是五四运动的直接继承法。所谓直接继承法是指将历史因素直接继承下来,而非借鉴某些倾向性成分。直接继承法包含三种具体方式:直接归入、简化并入和过滤并入[15]。根据不同受众群体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力,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可以采取上述不同的三种方式。比如,进步和科学精神可以直接归入,民主精神则需要过滤并入,民主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具有不同指向。因此,民主精神必须考虑民主的时空意义,不能直接归入和简单并入。二是五四运动的倾向继承法。所谓倾向继承法是指忽略时间、地点等具体时空情境,定向地从历史因素中得到借鉴与启示。虽然历史因素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历史因素中的稳定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并且现实与历史总有相似之处,这些是历史因素可资借鉴所在。五四运动发生的具体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依然具有纵向的承继关系,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可能发生变化。倾向继承法不是将现存历史因素直接并入现实社会,而是以此作为倾向性的借鉴或启示。鉴于此,五四精神、五四文化理应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与新时代的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趋势相符合。
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的传承路径必须立足现实、结合历史情境,主要通过以下具体路径:一是基于特殊时间窗口举行仪式。重构历史情境,通过历史讲座、历史图片影像等仪式活动重现五四运动情境,让青年感知、感受五四运动中的人物和故事,从而产生情感体验。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不仅受制于人们的认知程度,还取决于人们的情感倾注。鉴于此,五四运动不仅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讲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要借助情境体验,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情感共鸣。现存历史因素的继承方式可以通过仪式活动,通过特定的时间窗口举行,让青少年在仪式中得到教育,激发情感能量,发现真谛力量,获取精神动力。二是借助新媒体平台重返历史场域。现存历史因素的继承路径可以结合时代特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趋势,符合时代青年需求和特点,通过新方式和新渠道来保留和传递。比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制作五四运动漫画、短视频等,将五四历史因素与新时代现实元素融合起来,通过缅怀五四先驱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基于历史社会学视域分析和理解五四运动,有助于梳理和归纳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揭示五四运动现存历史因素的积淀规律。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五四运动历史,关键是牢记五四运动的历史沉淀因素,将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起来,将五四运动的历史因素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更好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