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019-01-25 19:30
智能城市 2019年24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土地利用用地

(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用地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还带来了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匮缺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只有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有正确的掌握跟理解,并且做好土地利用跟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处理,改变不合理的图例利用方式,才能够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获得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效果。

1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几点生态问题

1.1 农业用地结构过于单一

我国目前很多区域还存在有农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蔬菜种植以及畜禽养殖用地面积比较小,农业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对于我国农业发展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业种植体系中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作为主导,还没有形成耕地规模化发展趋势,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水平不足,对于耕地效益的提升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此外农业还有着抗风险能力差的特点,过于单一的农业用地结构也制约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农村用地不够规范

与城市区域比较,农村的空气质量比较高,但是因为经济发展以及传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多数农村存在环境恶劣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业生产跟日常生活的设施简陋,大多数的房屋还是由农民自己进行修建的,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居民点的道路设置不合理,排污基础设施欠缺,部分畜禽养殖人员还不顾他人利益,直接进行污水的排放,这样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积,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农民都选择在城市务工定居,村内闲置房屋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很多耕地资源还处于闲置的状态下,土地利用效率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保障。

1.3 水体污染过于严重

土地利用方式还会直接影响到水资源,如果存在用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会导致水资源利用率大幅度下降,水体受污染程度也会提升。工业废水、乱排生活污水、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行为均会对当地的水质造成污染。一些农村区域的农民任意改厕建厕,造成内外部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一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村民们的饮水安全系数得不到保障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1.4 森林覆盖率比较低,水土流失情况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我国森林也造成了比较大的破坏,降低了森林的覆盖率。另外,有着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容易导致山洪以及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对于整体生态效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说森林覆盖率对于生态多样性以及水土流失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障森林的整体覆盖率,才能够有效避免水土流失等问题发生,保障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生态效益。

1.5 城市经济效益占主导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第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环境承载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私家车数量增加,城市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严峻,对于城市居民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增加需求,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选择朝着城郊地带来进行建设,原本用来绿地建设的面积也转变为住房用地,使得环境恶化更为严重。

2 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为了获得土地利用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在全社会监督管理下让人们自觉遵循土地使用规范,实现经济效益跟生态效益的持续与协调发展。

2.1 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导致生态危机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人类活动对于土地生态系统的好坏有着一定的支配作用,对于土地功能效能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只有做好土地环境的保护工作,对现有的生态力量进行不断改善,才能够为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说还要进一步提高公民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对民众们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传播,从而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这样才能够保障各项生态活动的有序开展。只有所有公民们都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才能自觉地避免一些土地使用不当的问题发生,让土地的利用合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2.2 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就上述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使用规划。在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采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资源利用跟地域组织的计算以及安装,不得以牺牲其他部门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为代价,土地规划部门要坚持做到因地制宜原则、整体功能原则以及生态价值原则,因为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跟自然条件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土地利用方式上不得照搬其他国家,而是要在结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基础状况下来进行土地分区以及用途管制,对现有的土地利用规范管理条例进行区分。在土地合理规划过程中,需要将某一区域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结合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跟生态伦理,寻求物种之间的公平性。此外还要结合生态环境状况及时调整各项用地面积比例跟空间结构,进行生态农业以及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态效益跟经济效益两者的有机协调与统一,促进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2.3 加强土地整治效果,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

要想实现土地利用的长效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的土地管理水平,构建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完善科学的土地利用评估体系中,通过适当的市场价格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调整跟补偿,并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基础上来制定跟农地相配套的优惠政策跟补偿措施,实现城乡土地的一体化发展,这样就可以在保障土地利用效益基础上,有效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最后还要不断加强对土地管理方法的立法跟执法力度,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以及违法用地情况也要进行严惩,实现对土地的动态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承载体,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跟优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该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对经济效益跟生态效益两种要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土地开发方式,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各项需求。本文主要就目前土地规划利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阐述,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带来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土地利用用地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