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夏季伟
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以来,各级各地各领域密集出台了一批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少政策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这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希望、信心和动力。但从民营企业的视角看,一些地方和领域仍然存在“氛围好、实惠少、作用小”的现象。当前在紧抓相关落实工作时,需要警惕支持民营经济“新形式主义”问题,亟待贴近企业需求有的放矢,促进相关支持服务政策落地生根。变好,工作自然就会变稳定。反之,因帮扶不到位,企业倒闭了,广大工人也就失业了,群众的生活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纪检部门将干部都管住了,管好了,各项惠民政策、民生福利就不会被剥夺,各种补贴就不会被侵占和克扣,普通的各种获得感就会不断增强。
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很多部门和干部都是尽心尽力的,尤其是在要求和政策出台以后,更是加大了帮扶的力量和力度,成绩可圈可点。其实,服务企业本来就不能搞假帮扶,不能出现“新形式主义”,应该实打实,认真将各项帮扶措施一以贯之。然而,在相关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也有一些地方在帮扶企业上不够尽心尽力,认为帮与不帮一个样,帮好帮坏一个样,进而在真心帮扶上,做了手脚、打了折扣。
所以说,纪检部门的一举一动,不仅党员干部要关心和关注,所有普通群众更值得去关心和支持。对于“新形式主义”还需“心药”医。之所以一些干部在帮扶上不真心,不给力,就是因为早就得了相关的“心病”。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帮扶国有企业才是正解;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民营企业帮不帮无所谓,市场经济就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帮民营企业有无成绩都无所谓,并不影响自己的政绩,等等,这些都是帮扶上的“心病”。
事实上,不管是在服务企业上,还是在帮助困难群众上,都玩不得虚假,搞不得套路,这既是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党员干部的份内职责。倘若做什么工作都打折扣,缺斤少两,久而久之,党的基业势必会受到削弱,群众的幸福感势必会受到影响。
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了这个门,就应该说这家的话,应该随时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新的形式主义,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关注,所有普通群众也值得关注。
一方面,群众往往是各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试想,一个企业发展好了,农民工或者打工者在企业里待遇自然就会
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不应是一时一地的短期行为、零打碎敲的临时做法,更应通过系统化、协同性政策措施,实现政府项目不戴“有色眼镜”,政策实施不搞“一刀切”,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要想叫停这种假帮扶,要用“心药”医。既要在监督执法上的动真格、出真招,加大监督巡视检查力度,让各项帮扶政策都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打消干部的一些侥幸心理;也要从内心深处激发广大干部的职责共鸣,企业发展好了,就是对地方经济的最大帮助,就是对当地群众的最大关心,绝不能只会一根手指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