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声俊
(接上期)
战略决策是决定政党、国家,以及各项事业成败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注重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他总是从战略高度观察和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并要“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9月13日)。从这种战略思维方式出发,习近平总书记以“定海神针”鲜明的比喻,言简意赅地道出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强大威力性。他讲解说,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都是能确保自己粮食安全的国家。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粮食安全这根“弦”决不能放松!(以上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瞿长福,《经济日报》,2016年3月1日)。
把粮食安全喻为“定海神针”,意指抵御惊涛骇浪、保障天下太平。正是从对世界粮食风雨跌宕的历史的洞悉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富有启发性地忠告或警告说:一个国家靠进口吃饭等于让别人卡住咽喉,靠不住、危险大。在新形势下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确保产能和科技支撑两个战略着力点。(《高层播报》,《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告诫,诱发对历史的回忆和记忆。是的,个别霸权国家欺凌我国的粮食“禁运”的霸道行径不可遗忘!
与上述“两个战略着力点”相呼应,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强调保持“战略定力”。2015年7月16日,他来到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考察,沿着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长势,同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叮嘱他们细化增产技术措施,争取秋粮丰收。习近平总书记嘱咐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说:“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国家粮食局:《建设粮食产业强国——实践与探索》,《中国财富出版社》,2018年1月)。
把粮食安全喻为“定海神针”,还意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保持战略定力的精髓在于“定”,以稳应变。当前,我国必须以战略定力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绝不可受贸易战的干扰,而犯颠覆性的错误。切实做到稳方向、稳道路、稳大局、稳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步步深入、甚至引用古典故事讲述底线思维的辩证法法。他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88页)。同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再次深入、明确地阐述:“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杨永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学习时报》,2014年9月1日)。在另一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时,又一次循循善诱地讲述道:“粮食安全是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战略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平衡好粮食生产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多依靠科技实现增产。只有这样做,才能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他特别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中国经济网》,2014年8月13日 )。更令人深思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出发阐述道:“粮食安全是关系子孙后代的长远战略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平衡好粮食生产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多依靠科技实现增产。只有这样做,才能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中国经济网》,2014年8月13日 )。在一年之内,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多个不同的重要场合、以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意识,阐释底线思维的道理。
为了阐明底线思维的要义,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周易·系辞下》的一句名言:“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意思是说: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在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安身保国。聆听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寓意深刻的故事,使人感受到,坚持底线思维,就能“有备无患”。要学会和善于用底线思维来“说话办事”,做到思有所“虑”、心有所“戒”、行有所“惧”,严防可能突破粮食安全底线。
当前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粮食出现结构性、阶段性供过于求,开始出现“国家粮食安全已经过关”的思想苗头,一些人认为“国家不需要种那么多粮食”,有的地方出现了抓粮食生产“可松一松劲儿”的情绪,这是危险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守住粮食安全的风险底线。即:确保粮食产能,尤其是要稳定扩大优质粮食产量;全力维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手中的粮食卖得出、卖得好,不发生“卖粮难”;确保储备粮安全,全力避免发生大的粮油储存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加强市场监测和跨区域调运,防止粮食断档脱销。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数百年前宋代学者叶适在他的《留耕堂记》中留下了这句千古格言——它成为后来者倡导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座右铭。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天下粮田,始终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有丝毫闪失。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亿亩。与此相应,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禀赋不断提高。此外,国家还做出决定,对 106个重点城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其总面积扩大到1883万亩(以上见《中国政府网》,2016年6月14日)。按照全国人大的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不可逾越。然而,自“18亿亩耕地红线”提出以来,许多人对“耕地红线”存在疑惑和不解,甚至置疑耕地“红线”该“守”还是该“放”?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口头上高喊要保护耕地,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相当普遍出现土地撂荒,基本农田“红线”未完全保住,致使耕地不合理地趋于减少。
针对“耕地红线”是“守”还是“放”这一直接关系粮食安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简明形象的比喻讲解说:“耕地红线”必须坚决“守住”,不可逾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他反复明确地告诫:“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288页)。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忠告坚守“耕地红线”,充分体现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即着眼于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管控。所说的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警戒线”,必须严防死守,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警戒线”,才能端牢明天的“饭碗”。如果耕地“警戒线”守不住,粮食生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失去了人民赖以吃饭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把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学上的土地问题,用人民赖以吃饭的“命根子”作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透彻了坚守“耕地红线”的大道至理,成为保护耕地的巨大力量。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浪费型资源消耗转变为节约型资源利用,各地努力做到严管理、严保护、控增量、挖存量、促集约、强占补,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退化耕地、污染耕地综合治理和修复。“三管齐下”对耕地实行数量、质量、生态等“三位一体”的系统性保护,牢牢守住我国的耕地保护“红线”。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对照,我国经济也发生阶段性转变,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大民众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阶段性转变的准确判断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包括粮食和食品在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他以心系天下苍生的家国情怀、从民众最迫切的愿望出发,强调提升产品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方向和途径。早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提出了攸关提升质量的“三个转变”的谈话: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之后,他在各种不同场合、通俗透彻地讲解提高粮食和食品质量的民生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从源头观察和分析如何保障粮食和食品质量安全。他像和百姓谈家常一样娓娓讲解:“粮食是最基本的食品,是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粮食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按照增产和增效并重、良种和良法配套、农机和农艺结合、生产和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粮食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今后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经济日报》:2016年3月2日 )。
在细致分析采取良种良法等农业粮食生产技术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讲解说:粮食和食品安全的源头在田头,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要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其次,粮食和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他严格而明确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刘伟丽:《深圳特区报》,2018年4月25日)。
如今,我国通过大力推行“质量强国”战略向世界宣告:中国正迈向高质量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质量提升和建设过程:既是农业粮食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生产质量、消费质量、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外化,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同时又是价值理念、文化观念、制度环境、分配机制等因素的外化,是国家“软实力”的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有16处之多论及“高质量发展”问题,充分彰显出时代的要求与呼唤:“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实现中国创造,叫响民族品牌。”(刘伟丽:《深圳特区报》,2018年4月25日)
梳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安全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以概括出未来经济工作的战略方向、战略重点,以及战略途径:在今后的包括农业粮食产业在内的整个经济工作中,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以“提高质量”和“质量强国”为明确方向;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主体和着力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两大原则;提升供给质量是我国质量提升的“主战场”;通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是根本目标。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生动的中国粮食故事,深思保障粮食安全的“大义”,使人体味其深刻的内涵,感受其深远的意义,领会其“粮稳天下安”的治国之道、理政之策,以及“粮安天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以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粮食的故事”,微言大义透彻阐明了“粮稳天下安”的战略宏论:体悟这些宏论,堪称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粮食新思想、新论断。深切感受到,字字充实,撑着天下耕者之祸福,含着天下粮政之要义。在目前国际环境和国际贸易环境多变、特别是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复杂条件下,更需要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和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坚持粮食战略定力、战略重点、战略方向和战略道路,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