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王兵 付艳
(1.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 本溪 117000;2.本溪市中心医院预防感染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肠道功能紊乱性病变,以腹痛、持续或间歇性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异常大便性状等为主要表现[1]。IBS病变发展缓慢,但无规律周期,病程较长,且受到精神、饮食、不良睡眠、外界寒冷环境等因素刺激可随时诱发或加重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伤害,影响其生活质量[2]。为有效改善预后,帮助患者摆脱痛苦,在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适宜护理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院引进新的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模式对IBS患者进行护理,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诊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3例。对照组患者男102例,女91例;年龄22~57岁,平均(42.4±5.1)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1.5±0.2)年。观察组患者男105例,女88例;年龄24~56岁,平均(42.2±5.4)岁;病程7个月至3年,平均(1.6±0.3)年。纳入标准:均符合《肠应激综合征学》诊断标准[3],症状反复发作≥6个月,近3个月腹痛或者腹部不适症状≥3 d/月,排便习惯或排便性状有所改变;患者年龄>18岁;患者意识清晰,能有效表达观点和感受;依从性好,能配合完成治疗;圣体状态良好,可耐受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全身其它器官或系统较严重疾病;孕期或哺乳期患者;中断治疗或随访丢失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临床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执行各项临床观察和治疗,并不定期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讲解以及相应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1)成立小组:成立一个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小组,开展护理工作前对成员进行疾病病症、护理内容、护理方式、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技能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培训,以保证循证护理工作能专业化、规范化顺利完成。(2)提出问题并寻找证据:从患者饮食、心理、用药、生活习惯等多个对IBS预后产生影响的方面寻找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查询文献、著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和讨论,以寻找护理实证。(3)应用证据:根据寻找到的实证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对患者而制定合理、全面、针对性护理计划:①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述有关于IBS的知识,主要包括病变原因、病变机制、症状反应、诱发因素、治疗方法、预后问题等,建立患者正确认知观,避免患者对病变及治疗产生畏惧,使其积极面对治疗。②饮食护理,无论何种类型IBS都与饮食有不同程度关联,嘱患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生冷、高脂、乳制品食物,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建立良好、规律饮食习惯。便秘型患者多食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保证足够水摄入,以改善症状;腹泻型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防止腹部着凉受冷,注意保暖[4]。③用药指导,详细说明药物应用方法、应用时间以及应用剂量,说明药物长期应用必要性,增加其服药依从性,防止患者因耐受下降或症状好转自行停药,致使病变迁延不愈或反复加重。④心理护理,心理干预应贯穿于整个病变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指定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及时疏导,避免不良情绪产生,影响治疗结果。⑤日常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每天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和良好睡眠质量。维持干净整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杜绝赌博、喝酒、抽烟等一些不良嗜好。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价,分别对治疗前后IBS特异性生活质量相关8项指标(烦躁不安、身体不适、饮食限制、精神压力、冲突行为、家庭关系、排便异常以及健康忧虑)进行评分比较,每个项目计1~5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2)心理状态: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价[5]:SAS/SDS量表含20条项,每项1~4分计分,总分×1.25为标准分,SAS评分≥41分、SDS评分≥51分,表明患者有焦虑、抑郁状态,分数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3)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度:应用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测评。护理质量合格率:评分方式对责任护士护理工作进行测评,包括考核评分(80%)和患者满意度评估(20%),总分≥80分计为合格。健康教育达标率:通过健康教育问卷测评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计算得分,分数≥60分则达标。治疗依从率:患者完全遵从医嘱按规范配合操作或者基本可遵照医嘱完成操作,偶有不规范行为但不影响治疗结果视为治疗依从。
2.1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评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及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健康教育比较[n(%),n=193]
ISB是临床常见非器质性胃肠道功能紊乱病,对患者危害包括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精神压力,症状迁延反复,患者很容易思想上扩大病情严重程度,致使情绪低沉,焦虑抑郁;腹泻型患者反复发作使得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可诱发营养吸收障碍,致使机体出现维生素缺乏或是贫血等发生[6]。ISB病变因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是目前公认具有特殊性的生理、心理疾病,如何在治疗ISB患者的同时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减轻患者经济、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预后恢复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这也是我们探索研究的目的[7]。
传统护理模式将护理着重点放在疾病上,不能从根源上达到治疗目的,使得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整体护理是新兴的临床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从自身状况、环境、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开展护理工作;循证理念则是立足于探索病变诊治的原因、依据,以寻找到的实证为基础进行临床护理,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将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全方面围绕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8]。IBS是一系列生理变化引起的症候群,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及精神方面不良反应,而心理不良刺激能够改变内脏敏感性和胃肠动力,使得胃肠道症状进一步加重,焦虑情绪波动、睡眠质量下降等均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病变的因素[9]。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能够及时了解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解除其思想顾虑,建立积极治疗信心,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整体护理贯穿于整个病变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饮食、用药、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均进行完善护理指导,以循证为基础,结合实践指导,使患者需求可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加全面的提升护理质量和效率,避免盲目护理,对患者后期恢复及预防反复发作均有积极意义[10]。结果还显示,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评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循证整体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能获得满意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